蛋白尿
概述
尿内出现蛋白称为蛋白尿。正常肾小球滤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质,含量20mg/100ml。通过肾小管再吸收,最后残留在尿液中,蛋白质甚少,不过超70~100mg/24h,用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即为蛋白尿。尿内有无蛋白,不是诊断有无肾脏病的唯一依据,因肾脏病患者尿内常有数量不等的蛋白,但肾外疾病尿内也可出现蛋白,即使在健康人,尿内可含有少量蛋白,而患有严重肾脏病者尿内也可从无蛋白出现。
病因
正常肾小球滤过膜允许分子量较小蛋白滤出,如核糖核酸酶、溶菌霉、卵蛋白、肌肉释放的肌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尿中可有小于30mg/min蛋白出现,但被肾小管几乎全部再吸收。当肾小球基底膜有损害时,基底膜增厚,孔隙增大,蛋白漏出增加或肾小管病变,蛋白再吸收能力下降,两者均可引起蛋白尿的增加。
正常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带负电荷,故对带负电荷的蛋白质不易漏出称电屏障功能。基底膜电的屏障功能作用是很大的,有人提出肾小球壁固定负电荷减少,不仅会导致蛋白质大量进入泌尿腔,甚至能影响循环中免疫复合物,使其在肾小球基底膜上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