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

  别名:感染鼠弓形虫

概述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人兽共患性传染病。人可以通过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途径被感染。人感染后多呈隐性感染,由于弓形虫感染的部位和机体反应性的差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宿主,弓形虫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全身性播散感染,是艾滋病的重要机会性感染之一:弓形虫先天性感染可致胎儿畸形,且病死率高。

症状

多数为隐性感染者,仅少数人发病。临床表现复杂,轻者为隐性感染,重者可有多器官损害。
   1.先天性弓形虫病:妊娠期妇女感染弓形虫又未治疗者,其胎儿被感染的可能性为50%。妊娠早期感染后致胎儿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率较低,但病情严重;妊娠晚期感染,先天性弓形虫病感染率较高,但病情较轻。先天性弓形虫病在妊娠期可表现为早产、流产或死产。出生后,先天性弓形虫病患儿可出现各种先天性畸形,包括小脑畸形、脑积水、脊椎裂、无眼、小眼、腭裂等。也可表现为经典的四联症,即脉络膜视网膜炎、因大脑发育不良所致精神运动障碍(智力障碍、痉挛、肌强直、麻痹)、脑钙化灶和脑积水。眼部病变除脉络膜视网膜炎外,还可表现为眼肌麻痹、虹膜睫状体炎、白内障、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和眼组织缺损等。先天性弓形虫病还有发热、多形性皮疹、肺炎、肝脾肿大、黄疸和消化道症状等临床表现。
   2.获得性弓形虫病:较先天性弓形虫病的表现更为复杂。病情的严重性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否健全有关。
   (1)免疫功能正常者患获得性弓形虫病大多数病人无症状或有颈淋巴结肿大。约10%~20%的病人有临床表现,如发热,全身不适,夜间出汗,肌肉疼痛,咽痛,皮疹,肝、脾肿大,全身淋巴结肿大等。淋巴结肿大较为突出,除浅表淋巴结肿大外,纵隔、肠系膜、腹膜后等深部淋巴结也可肿大,腹腔内淋巴结肿大时可伴有腹痛。肿大的淋巴结质硬,可伴有压痛但不化脓。症状和体征一般持续1~3周消失,少数病程可达1年。个别病人可出现持续性高热、单侧视网膜脉络膜炎、一过性肺炎、胸腔积液、肝炎、心包炎、心肌炎、吉兰-巴雷(Guillain-Barre)综合征、颅内占位病变和脑膜脑炎等。
   (2)免疫功能缺陷者患获得性弓形虫病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包括艾滋病患者)感染弓形虫的危险性极大,特别是潜在性感染的复发。在此情况下获得性弓形虫病的淋巴结病变可不明显,可能出现广泛播散和迅速发生的多器官致命性感染。
   ①中枢神经系统弓形虫感染:可表现为:
   局灶性脑病:以亚急性方式起病,有脑内占位性病变的表现,如头痛偏瘫、癫痫发作、视力障碍、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
   弥漫性脑病:较少见,但起病急,进展迅速。有神志意识障碍昏迷与脑膜刺激征等脑膜脑炎的表现,缺乏局灶定位体征。
   脊髓病变:见于艾滋病患者的弓形虫感染,可有一侧或多个肢体的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
   ②肺部弓形虫病:多见于艾滋病的晚期患者。表现为长期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可同时合并弓形虫性脑病的表现。
   ③眼部弓形虫病: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脉络膜炎,80%累及黄斑区,其视网膜脉络膜炎可分为陈旧性和再发性两类。有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飘动、视物变形等表现。
   ④其他少见的弓形虫病表现:可引起全垂体功能减退、垂体性尿崩症和消化器官受累,出现腹痛腹泻腹水,甚至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

诊断

本病临床症状复杂,无特征。诊断必须结合流行病史,包括母亲既往是否有早产、流产、死胎,有无与猫密切接触,有无进食未煮熟的肉类、蛋类、奶类,有无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及免疫缺陷等。确诊需依赖各种体液、活体组织或动物接种发现弓形虫或血清学反应阳性。

治疗

1.乙胺嘧啶和磺胺药联合治疗:两药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乙胺嘧啶用量为成人第1天50mg,儿童1mg/kg,分二次口服,第二天起剂量减半。同时合用磺胺嘧啶,成人每日2~4g,儿童每日50~100mg/kg,分4次日服,加等量碳酸氢钠。治疗期间注意检查血象及尿,注意骨髓抑制及肾毒性,应同时加服叶酸。孕妇慎用以防致畸。
   2.复方新诺明(磺胺甲基异恶唑和甲氧苄胺嘧啶):成人每次2片,每日2次。儿童酌减。
   3.螺旋霉素:成人每日2~4g,儿童每日50~100mg/kg分4次口服。此药毒性低,无致畸作用。在脏器和胎盘组织中浓度较高,适用于孕妇、先天性感染和脏器弓形虫病。
   4.氯林可霉素:成人每日0.75~1.2g。儿童每日10~ 25mg/kg,分3~4次服用,此药在眼组织中浓度较高,治疗眼弓形虫病疗效较好。
   以上药物疗程一般4~6周。可间隔2周后再治疗一个疗程。对脉络膜视网膜炎的治疗,除用上述病原治疗外,应加用泼尼松。妊娠早期感染弓形虫病易致胎儿畸形,应作人工流产。

预防

防止生食和未煮熟的肉类食品。搞好环境卫生,做好水源、粪便及禽畜的管理,以防止污染水源及食物。猫是唯一排出卵囊的动物传染源,孕妇应避免接触猫。对孕妇定期检查及追踪观察,怀孕初期感染本病者应作人工流产,怀孕中、后期感染者应予治疗。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6-01-08 本信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