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

  别名:乙型病毒性肝炎

概述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在我国人群中感染率较高,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症状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体后经4周~6个月的潜伏期可发生急性肝炎,其中70%~80%的急性肝炎经2~4个月的病程完全恢复,少数病程迁延超过6个月以上呈慢性肝炎,只有极少数(1%~2%)可并发重症肝炎。我国感染HBV者中绝大部分从未发生肝炎,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即使检测肝功能,也属正常范围,这种慢性HBV感染称为无症状HBV携带者,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为慢性HBV携带者。此外,要定期随访肝脏功能,一旦有肝功能损害,尚无临床症状者称为隐匿性肝炎或亚临床肝炎,此类患者存在肝硬化,甚至肝癌的潜在危险,必须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1.急性乙型肝炎:起病较甲型病毒性肝炎隐匿,多数无发热,很少有高热。前驱期部分患者可有皮疹、荨麻疹,急性期症状如同甲型肝炎,但黄疸型较甲型肝炎少,有黄疸与无黄疸之比约为1: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上升和恢复较甲肝慢,病程一般在2~4个月。儿童中急性乙肝较多见。
   2.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或隐匿性乙型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以上。儿童中多见,症状较轻,无黄疸或轻微黄疸,肝脏轻度大,质地变韧,脾脏可触及,肝功能改变以单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波动为特点,无肝外多脏器损害的症状。当症状较重时可出现乏力,食欲差,腹胀,肝区压痛,慢性肝病面容,皮肤黝黑,肝、脾大,皮肤黏膜可有出血倾向、蜘蛛痣、肝掌等体征,肝功能损害较显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或反复升高,血浆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值降低。血清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可以阳性。
   3.重症乙型肝炎:儿童以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多见,急性重型较少,在慢性乙肝基础上发生慢性重症肝炎更为少见。急性重症肝炎与亚急性重症肝炎的划分,临床上主要按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深度黄疸、严重胃肠道反应、频繁恶心、呕吐、极度乏力,可伴有高热持续、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血清胆红素上升大于171μmol/L,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后与胆红素呈胆酶分离及血浆白蛋白的含量明显下降等。假如起病后10天以上出现以上指征者,为亚急性重症肝炎。儿童重症肝炎易出现水肿、重度腹胀、腹腔积液、出血倾向和合并溶血。当慢性乙肝出现以上指征则为慢性重症乙型肝炎。
   4.淤胆型肝炎:与甲型淤胆型肝炎类似,常起病于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黄疸明显,儿童常因皮肤瘙痒而见抓痕,肝脏大,肝功能检查见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似梗阻性黄疸,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胆固醇(CHO)均见升高,黄疸持续3周以上,并排除其他肝内、外梗阻性黄疸。

并发症

乙型肝炎为全身感染性疾病,各系统均可发生并发症,急性乙型肝炎时虽较慢性肝炎时少见,但也可发生。如消化系统常见的并发症有胆道炎症、胰腺炎、胃肠炎等。内分泌系统并发症有糖尿病等。血液系统并发症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循环系统并发症有心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泌尿系统并发症有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等。皮肤并发症有过敏性紫癜等。

诊断

乙型肝炎诊断必须注意有无家属集聚性、输血或输注血制品史,是否接种乙肝疫苗并产生有效保护性抗体,临床的症状和体征,而病原学的检测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治疗

1.治疗原则:经过适当休息,合理饮食和支持疗法,多数患者能在2~4个月内康复。
   (1)休息:急性期需要充分卧床休息,减轻肝脏负担,有利于肝细胞恢复。当黄疸消退,症状减轻后逐渐增加活动。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后还应继续休息2~3个月,病情稳定后,需随访观察1年。慢性肝炎活动期应适当休息,如出现黄疸,应卧床休息。慢性肝炎稳定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2)营养: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饮食,注意适当营养,饮食要易于消化,多吃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维生素。脂肪摄入量要适当控制。
   (3)支持疗法:频繁恶心、呕吐者可静脉输注葡萄糖、维生素和复合氨基酸溶液,以补充摄食不足,增加热量,有低蛋白血症者可补充人血白蛋白。
   2.药物治疗:
   (1)急性肝炎大多为自限性,常需因地制宜选用保肝利胆的中、西药物2~3种进行治疗,可恢复正常。
   (2)慢性肝炎常在保肝药物应用的同时选用抗病毒药物或免疫调节药物。
   ·抗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IFN)、拉米夫定、阿糖腺苷与单磷酸阿糖腺苷等。
   ·免疫调节药物:包括胸腺肽α1、特异性免疫RNA、特异性转移因子等。
   (3)重症肝炎应采取合理的综合措施,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纠正各种严重紊乱,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支持疗法:每日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应严格限制,昏迷者禁食蛋白质。给予足够的维生素,并予高渗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注意液体出入量平衡,酌情输注白蛋白、新鲜冷冻血浆。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维持出入量的平衡,保持有效循环血量,防止肾衰竭。
   ·阻止肝细胞坏死,促使肝细胞再生。
   ·防止出血:维生素K1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或新鲜血浆滴注等。此外可用西咪替丁、奥美拉唑防治胃黏膜糜烂或溃疡引起的出血。
   ·阻断肠道产氨,减少有毒物质:口服或鼻饲乳果糖,稀释米醋灌肠等。
   ·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有继发感染迹象应用抗生素,应合理、适量、足疗程,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抗生素。
   ·对症处理:血氨升高者,应减少氨的产生,限制蛋白质摄入,口服或鼻饲新霉素抑制肠道细菌,减少氨的吸收,降低肠道pH。脑水肿、颅内压高者,限制输入液量,及时应用20%甘露醇。

预防

乙型肝炎的预防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避免滥用血液制品和输注血液。可接种乙肝基因工程疫苗。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6-01-08 本信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