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头痛

头痛

  别名:头部疼痛

概述

头痛(headache)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一般指头颅上半部(眉弓、耳廓上部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的疼痛。头面部及颅内外组织的痛觉主要由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以及颈1~3神经(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等支配并沿相应的神经结构传导至中枢。颅外只有部分结构对疼痛敏感,它们包括颅外的骨膜、关节面、帽状腱膜、肌肉、皮下组织、头皮、脑膜中动脉、颞浅动脉、眼、鼻(包括鼻旁窦)、耳(外耳及中耳)、牙和口腔黏膜;而颅内的敏感结构有颅内静脉窦及其大分支、脑底部的硬脑膜、硬脑膜之中的动脉、软脑膜。蛛网膜之中的动脉、大脑镰、小脑幕以及上述传导头面部疼痛的神经。颅骨、脑实质、大部分硬脑膜、软脑膜、蛛网膜、室管膜和脉络膜丛对疼痛均不敏感。
  

病因

产生头痛的原因主要包括:
   1.颅内外动脉的扩张:多见于颅内感染、代谢性疾病、中毒性疾病等;
   2.颅内痛觉敏感组织被牵拉或移位(牵引性头痛):多见于颅内肿瘤、颅内血肿、脑积水和低颅压等;
   3.颅内外感觉敏感组织炎症(如脑膜刺激性头痛);
   4.颅外肌肉的收缩(紧张型头痛);
   5.传导痛觉的脑神经和颈神经直接受损或炎症,如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等;
   6.眼、耳、鼻、牙齿病变疼痛的扩散(牵涉性头痛)等;
   7.高级神经活动障碍见于神经症和重症精神病。在发生上述头痛过程中有致痛的神经介质参与,如P物质、神经激肽A、5-羟色胺(5-HT)、组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和前列腺素(PGE)等。

症状

1.头痛的起病方式
   突发性剧烈头痛,首先应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其他急性起病的头痛有头部外伤、颅内感染、高血压性头痛、腰椎穿刺后头痛、青光眼和中耳炎等。亚急性头痛多见于脑肿瘤、慢性硬膜下血肿、慢性脑膜炎(真菌性、结核性、癌性脑膜病)、颞动脉炎和鼻旁窦炎等。慢性或反复发作性头痛多见于紧张型头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等。
   2.头痛的部位
  头痛按头部的神经和血管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当某一个或几个分支有了病变或受到损害时,就可以首先出现该部位的头痛,如一侧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有病变,则疼痛主要位于病变侧的神经分布区。通常由颅外病变引起的头痛与病变侧相一致,或位于病灶附近,常见的眼源性、鼻源性和牙源性头痛疼痛部位大多与这些器官相连。头痛如果是发作性且为偏侧性,则应首先怀疑偏头痛,但偏头痛中也有左右交替、或双侧疼痛者。双侧头痛伴有枕、项和肩部发生僵硬时,以紧张型头痛的可能性大,但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脑炎和颅内高压也有可能。额部疼痛,必须除外额窦炎、筛窦炎和青光眼。急剧上眼眶痛及眼痛,伴有复视和同侧眼周围感觉减退时,首先要考虑海绵窦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另外,动脉瘤也可出现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的疼痛和感觉障碍、眼球突出和以眼外肌麻痹为特征的眶上裂综合征。青光眼引起的头痛,多位于眼周围或眼睛上部(额眶部)。一侧枕大神经病变时,疼痛主要位于该侧枕颈部。然而,头颅深部病变或颅内病变时,头痛部位与病变部位不一定相符合。小脑幕以上的病变,头痛多位于病变同侧,以额部为主,常向颞部放散。小脑幕以下病变(占位性病变多见),头痛多位于后枕部。垂体瘤或蝶鞍附近的肿瘤所引起的头痛,多发生于双颞部。颅内感染、出血性病变(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和颅外感染性疾病多为全头痛,呈弥漫性,很少呈放散性。颈肌纤维组织炎时,头痛主要位于枕颈部,且与头颈活动有密切关系。
   3.头痛的病程
  头痛若发生快,且呈持续性,既往无类似发作,又伴有部分体征者,常见干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等所致的颅内出血;头痛发生快,但持续时间短而无体征,又是反复多次发作者,多为血管性头痛;慢性持续性头痛,以器质性病变引起者居多,往往伴有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如脑瘤、颅血肿、颅内压增高等,常呈持续性、进展性头痛,也可伴有可长可短的缓解期。持续数日者,可见于耳源性、鼻(包括鼻旁窦)源性、牙源性头痛,或腰椎穿刺后引流性头痛头痛的病程长短与病情轻重或预后有一定关系,如紧张型头痛,尽管头痛病程很长,但其后果并不严重,预后良好。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头痛,尽管头痛发生时间并不长,但病情却较重,预后也相对险恶。
   4.头痛的性质
   搏动性疼痛为血管源性头痛的特征,见于偏头痛、丛集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发热、血管扩张药、酒精和CO中毒等。头重感、戴帽感和头紧箍感等持续性疼痛是紧张型头痛的特征。尖锐针刺样的持续数秒至数十秒的电击样痛是神经痛的特征,见于三叉神经痛和枕神经痛等。脑肿瘤等颅内占位病变伴有的头痛(曾为“牵引性头痛”),具有低头、愤怒和咳嗽等使头痛加重的特点。功能性头痛多为弥漫无固定部位的胀痛或钝痛。
   5.头痛的伴随症状
   (1)恶心呕吐:常为颅内压力增高脑膜受刺激的表现,多见于颅内肿瘤或颅内感染,突发头痛恶心呕吐而后头痛缓解者可见于偏头痛
   (2)眩晕:多见于后颅窝病变,如小脑炎症、肿瘤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3)体位改变:脑室系统病变和后颅窝病变常有强迫头位,低颅压性头痛常于卧位时头痛消失,坐位或立位时加重。
   (4)视力障碍及其他眼部症状:颅内压增高性头痛和青光眼发作可有短暂的视力减退或视力模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也可见短暂的视力减退,偏头痛发作前多有视觉先兆如闪光性暗点和偏盲等。出现复视伴呕吐者应高度怀疑脑肿瘤,如同时伴有发热则应考虑脑膜炎的可能,伴有眼底视乳头水肿出血可为脑肿瘤或高血压性脑病等。
   (5)精神症状:紧张型头痛和功能性头痛常伴失眠、焦虑和紧张等。病变早期出现淡漠或欣快可能为额叶肿瘤或神经梅毒。
   (6)自主神经症状:头痛时常伴有面色苍白、多汗、心悸、呕吐以及腹泻等症状,多见于偏头痛和不典型梅尼埃病等。
   6.头痛的加重和缓解因素
   已知应激及月经等可使各类型头痛加重。紧张型头痛时,家庭、工作单位和学校的应激具有重要意义。在偏头痛中,也有因食用巧克力和冰激凌而诱发的。三叉神经痛及舌咽神经痛是由进食动作和会话等诱发的特有的神经痛,患者本身有时能指出其扳机点。在偏头痛发作时如使室内变暗、压迫颞动脉以及冷敷可防止动脉扩张,减轻头痛。紧张型头痛时,休息、入睡前沐浴及按摩能使头痛缓解。一般的镇痛药无效时,应考虑偏头痛(麦角胺和舒马普坦等有效)和神经痛(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有效)的可能。

诊断

头痛的诊断,首先是区别原发性和继发性头痛。原发性头痛的诊断首先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头痛。应从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等方面逐步缩小鉴别诊断的范围。
   头痛诊断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患者的年龄、头痛的出现时间、部位(让患者指出具体部位)、发生频率、性质、持续时间、使之加重和缓解的因素;有无先兆及伴随症状;怎样才能使疼痛缓解及既往就诊的情况等。
  

治疗

在治疗上,也可针对头痛发生的机制进行选择,例如:
   1.纠正颅内压:如颅内压高者给予脱水药和利尿剂,低颅压者应静脉给予低渗液等;
   2.收缩扩张的血管:如偏头痛发作时应及早使用麦角碱类药物,对非偏头痛类血管性头痛则常用含有咖啡因的复方解热止痛药;
   3.松弛收缩的肌肉:适用于肌紧张性头痛,如按摩、热疗和痛点封闭等,也可服用地西泮等镇静药,既有助于松弛肌肉,也有助于解除精神紧张;
   4.封闭神经:用于脑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枕大神经痛等。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