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别名:Osler-vaquez病

概述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克隆异常,导致红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病因未明。由于红细胞数量增多,临床表现为多血质、高血压、脾脏肿大、血栓形成及出血倾向等。实验室检查除红细胞数量增多外,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确定诊断靠同位素红细胞容量测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起病隐袭,进展缓慢,晚期可有各种转化,包括肝、脾髓样化生及门静脉高压症。
   临床上,红细胞增多分为绝对增多和相对增多两种。红细胞绝对增多时红细胞容量是增加的,红细胞相对增多时则否。红细胞绝对增多又分为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两种。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是由于心、肺疾病造成的缺氧所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由于有白细胞增多和脾脏肿大,临床上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骨髓纤维化相鉴别。

病因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病因至今不明,但目前较一致的意见,认为PV是一种克隆源性造血干细胞疾病。患者的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只表达X染色体编码的同一种G-6P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同工酶,而同一患者的皮肤、淋巴细胞及骨髓成纤维细胞则表达G-6PD的二种同工酶,此为一有力的佐证。利用X染色体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证实PV患者的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及血小板呈单克隆性X染色体失活。

症状

常隐匿起病。据北京协和医院70例PV的统计,有下列几组表现:神经症状:占71.4 %,包括头痛、头晕、四肢胀痛和麻木、感觉障碍、视力下降、耳鸣。严重者有意识障碍,甚至痴呆。上述症状和血粘度升高、血小板增多及腔隙性脑梗塞有关。多血质表现:占60%,表现为结膜充血、面红、唇紫、舌暗红及血管怒张等;出血:占40%,常见有牙龈出血、鼻出血,也可出现皮肤淤斑及胃肠道出血,少数患者并发脑出血。出血和血小板功能异常及血流淤滞有关,不适当使用抗炎镇痛药可致血小板功能受抑,更易诱发出血;脾肿大:占86.9%,肝肿大,占24.1%。通常为轻至肿度肿大,晚期伴骨髓纤维化时脾大可达盆腔。患者常伴两腿不适或胀痛;高血压:占78.3%,大多为轻至中度;血栓形成:病程中27.1%的患者并发某一脏器血栓形成及栓塞,以脑血栓形成最多见(包括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塞),其次为心脏冠状动脉、下肢深静脉及脾受累,少数可出现四肢动脉血栓形成。文献报道肝静脉或下腔静脉血栓可出现Budd-Chiar综合征,PV是此综合征的重要病因之一,占10%。罕见情况下,血栓形成累及心脏血管,致难治性心力衰竭。血小板明显增多时,还可并发红斑性肢痛症,严重时发生肢端紫绀,甚至坏疽。国外病例40%~60%在10年中至少发生一次血栓性并发症,远高于国内病例。
   国外病例中10%有顽固性皮肤瘙痒,原因未明,可能和组织内肥大细胞及循环中嗜碱细胞释放组胺有关。也有作者提出和缺铁有关。部分患者可并发Sweet综合征。PV由于骨髓细胞呈高代谢状态,核蛋白分解加速而致高尿酸血症,故临床痛风发作常见。

并发症

PV的首位死因是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约占30%~40%,其中心肌梗死占50%、脑卒中占31.5%、静脉血栓占18.5%,其他依次为急性白血病(19%)、实体瘤(5%)、出血(5%)。余下的病例死于晚期骨髓衰竭(包括骨髓纤维化),其中大多数因中性粒细胞缺乏,死于感染,另为血小板减少,死于内脏出血。

诊断

国内诊断标准:临床:A:多血质表现;B:脾肿大;C:高血压,或病程中有过血栓形成;实验室:A:血红蛋白180g/L(男)或170g/L(女);B:红细胞数6.5×1012/L(男)或6×1012/L(女);红细胞容量39ml/kg(男)或27ml/kg(女);C:血细胞比容0.54(男)或0.5(女);D无感染及其它原因白细胞多次11×109/L;E血小板多次300×109/L;F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100;G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增生活跃,粒、红、巨核细胞三系均增生,尤以红系为主;能除外继发性或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
  

治疗

1.化学药物治疗
   (1)羟基脲(Hyclroxyurea,HU):HU在欧美应用最普遍,剂量为1.5~2g/d,几周内血象可达正常范围,再以0.5~1.0g/d维持。HU疗效短暂,停药后常迅速反跳,故需持续用药。一旦发生骨髓抑制,在停药后数天至数周即可恢复。长期HU治疗者,5.4%发生急性白血病,虽然仍高于静脉放血者,但安全性相对较好。HU发生骨髓纤维化及死亡率和静脉放血者相似,而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则明显降低,仅6%。
   (2)烷化剂:白消安(Busulfan,myleran)在国内应用最多,剂量为4~6mg/d。通常用药一月左右才能控制血象,但作用持续时间明显长于HU,因此可间断给药。部分病例停药后数月,甚至数年血象仍维持基本正常,中数缓解期可达4年。间断用药可减低远期急性白血病的发生率,有报告仅2%。
   另一烷化剂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CB1348)作用较白消安弱而慢,中数生存期为9.1年。其急性白血病的转化达17%,另有3.5%的患者并发大细胞淋巴瘤,故目前已较少应用。
   (3)三尖杉酯碱类:为我国首创的抗白血病药物,对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均有效,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PV后发现有较好的疗效。此类药物包括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剂量均为2mg/d,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10~14天为一疗程。一般在停药后1~2个月血象降至正常,疗效大多维持3~6个月,少数可维持1年以上。复发后再次用药通常仍有效。按上述剂量及疗程用药,绝大多数患者不发生骨髓抑制,心脏毒性也少见。远期是否会促使转化为白血病,尚无确切资料。另有报告,采用每日2~4mg静脉滴注,连续或间歇用至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正常,可延长缓解期达10个月以上,但部分病人可伴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
   2.其他治疗
   近年有报告应用基因重组的干扰素α(IFN-α)治疗PV,已取得一定疗效。其抑制异常克隆的造血祖细胞及骨髓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拮抗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及转移生长因子(TGF-β),以减轻骨髓纤维化。由于IFNα起效慢,故宜在应用其它治疗,待血象明显好转后再用,作为长期维持治疗。IFNa的剂量为300万~500万U/次,每周3次,疗程至少6~12个月。单用IFNa的反应率为60%。
   有报告低剂量阿司匹林(50mg/d)即可使血栓素A2的产生减少80%以上,故推荐长期应用,尤其适用于单独静脉放血治疗者,以减少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但有应用后引起出血的报告,而反映血小板功能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并不能预报出血的危险。因此,建议用250mg/d以下的剂量,以往有出血史者禁用。
   各种抗组胺药物对PV患者的顽固性瘙痒效果欠佳,已有报告IFNα有一定效果,但起效较慢。骨髓抑制性治疗控制血象后,才能获缓解。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6-01-08 本信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