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粒细胞缺乏

粒细胞缺乏

  别名:粒细胞减少

概述

循环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它们在白细胞中占有不同的比例,有着各自独特的功能。正常白细胞总数为4.0~10.0×109/L。当白细胞计数<4.0×109/L时被称为白细胞减(leukopenia)。因为嗜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占绝大部分(50%~70%),所以白细胞减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嗜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当嗜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2.0×109/L时被称为粒细胞减(neutropenia),<0.5×109/L时被称为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简称粒缺),为重症粒细胞减少症,后者极易发生严重的难以控制的感染。

病因

粒细胞缺乏症可继发于药物反应、化学药物中毒、电离辐射、感染或免疫性疾病,亦可原因不明,但最常见的病因是药物反应。

症状

起病急骤、突然畏寒、高热、周身不适。肺、泌尿系、口咽部和皮肤是最常见发生感染部位,粘膜可有坏死性溃疡。由于介导炎症反应的粒细胞缺乏,所以感染的体征和症状常不明显。如严重的双侧肺炎在胸片上仅见轻微浸润,亦无脓痰;严重的皮肤感染形不成脓液;肾盂肾炎不出现脓尿等。感染极易迅速播散发展为败血症。若无积极救治病死率甚高。

诊断

要确定粒细胞缺乏的确切原因常是困难的,下列特殊检查可辅助了解粒细胞减少的发病机制:①骨髓粒细胞贮备功能检测: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可使骨髓粒细胞释放,以了解骨髓贮备粒细胞的量及释放功能。静脉点滴氢化考的松200mg或口服泼尼松40mg五小时后白细胞计数较用药前增加2×109/L以上者为正常。②粒细胞边缘池功能检测: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2mg 20分钟后白细胞计数较注射前增高2×109/L或较注射前增高1倍以上者,提示粒细胞过多地聚集于血管壁或血窦的内皮细胞上(边缘池)。如无脾肿大,则可考虑为假性粒细胞减少。③白细胞凝集素或嗜中性粒细胞抗体检测:免疫性粒细胞减少者血清中可测得阳性结果,但多次输血者或经产妇亦可阳性。④DF32P标记中性粒细胞细胞动力学测定:可了解粒细胞的生成情况。

治疗

1.碳酸锂:可增加粒细胞的生成,但对慢性骨髓功能衰竭者无效。成人剂量为200mg~300mg,一日三次口服。常见副作用有震颤、胃部不适、瘙痒、水肿等,肾脏疾病者慎用。
   2.免疫抑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和环胞素对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骨髓衰竭有良好的疗效。
  

预防

放射线及苯等化学毒物接触者和使用易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者,须定期检查血常规,以及时诊治。有药物过敏史或发生过用药后粒细胞减少者,应避免服用同类药物。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