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骨髓纤维化

骨髓纤维化

  别名:髓纤

概述

骨髓纤维化症(Myelofibrosis)简称髓纤,是指骨髓中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纤维沉积伴有肝脾等器官髓外造血特征的综合征。髓纤的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diopathic myelofibrosis),又称“骨髓硬化症”、“原因不明髓样化生”等,而继发性则伴有明确疾病引起髓纤。

病因

动物实验中MF可被某些化学物质、药物及病毒等诱发,注射抗骨髓血清也可成功地建立MF的动物模型。但人类IMF的原因未明,观察到部分IMF患者曾暴露于甲苯、苯或电离辐射。日本原子弹爆炸辐射区的人群,IMF的发生率为未遭辐射人群的18倍。

症状

IMF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在确诊前往往有一段很长时间的无症状期,有的长达数年,甚至10余年。此期可占整个病程的2/3左右,唯一的临床表现是脾肿大。有人推算肿大的脾脏每1cm(肋下)约代表1年的病程。诊断时约20%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往往因常规查体或因其它病症检查时发现病。IMF有下列几组病理生理改变所致的临床表现。
   1.髓外造血
   绝大多数累及脾脏,常明显肿大,40%的病例以此为首发表现。1/3~1/2患者脾肿大达脐下,并向盆腔延伸,向右常超过中线。脾质地坚硬,可清楚扪及脾切迹。脾肿大可致左上腹牵拉感,压迫胃时出现饱胀感及食纳下降。并发脾梗塞或脾周围炎罕见,表现为较剧烈的左上腹痛,甚至左肩痛,脾区压痛明显,可触及摩擦感及闻及摩擦音,并可伴左侧反应性胸膜炎。少数患者诊断时无脾肿大,但B型超声检查或CT检查时脾已肿大。
   肝肿大占50%~80%,大多为轻至中度肿大,仅20%患者肝大>肋下6cm。但脾切除术后有部分患者肝可进行性增大,超过脐平面,甚至进入盆腔。淋巴结肿大较少见,约10%~20%的病例呈轻度肿大。
   髓外造血有时出现较特殊的临床表现:
   (1)纤维造血性髓外肿瘤(fibrohemopoietic extramedullary tumors):肿瘤由造血组织组成,可伴明显的纤维化。见于皮肤、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纵隔和胸膜、乳腺,少数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颅内或脊髓硬膜外间隙,产生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如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也可发生谵妄、昏迷等意识障碍。此外,尚有肢体感觉及活动异常,甚至出现偏瘫、截瘫。肿瘤可经各种影像诊断检查,如CT、MRI、脊髓造影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进行定位、定性诊断。造血细胞也可植入浆膜,其中主要是巨核细胞,也可为幼稚粒细胞,偶尔为幼稚红细胞,分别造成胸腔、腹腔或心包积液。积液大多发生于脾切除术后,渗液中可找到上述幼稚造血细胞。髓外造血肿瘤可能为循环中造血祖细胞增加的结果,脾切除后滤过功能丧失也为诱发因素。
   (2)门静脉高压症和腹水:见于6%~8%的晚期病例。巨脾造成门脉血流明显增加,局部血管容量扩大及血流淤滞;肝内造血细胞浸润及纤维化使肝、肝内血管的顺应性均降低。上述病理改变导致门脉高压,表现为腹水、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及门脉血栓形成。少数病例还可并发肝性脑病。
   2.代谢亢进症候群
   主要见于病程早期及中期,此时骨髓造血细胞过度增殖,故代谢亢进。患者出现乏力、盗汗、消瘦、甚至低热等症状,但临床上仅少部分患者有上述表现。
   3.骨髓衰竭
   大多见于IMF晚期,由于骨髓造血障碍所致。贫血最为常见,骨髓红系受抑及无效造血、红细胞寿命缩短、红细胞滞留于肿大的脾脏、血浆容量扩大以及伴发的出血或溶血均为贫血的原因。有一组报告,54%的患者红细胞存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样缺陷。
   异常克隆的巨核细胞致生成的血小板质量欠佳,晚期巨核细胞数量下降,以及脾内滞留均使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骨髓粒系受抑及脾功能亢进使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易并发感染。
   4.其它临床表现
   (1)骨痛:国外病例多见,而国内病例少见。疼痛可能和骨小梁增生,伴发骨硬化或骨膜炎有关。较常见为下肢疼痛。罕见的病例由于并发骨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致溶骨性损害,也可产生骨痛。
   (2)皮炎:为隆起的痛性斑丘疹,病理为中性粒细胞浸润,酷似Sweet综合征。皮损可进展为大疱或脓皮病及坏疽。国内病例皮损较少见。
   (3)痛风:国外病例发生率为6%,可伴肾绞痛,为尿酸结晶沉积于泌尿道所致。少数病例痛风为IMF的首发表现。

诊断

1.国内诊断标准:
   (1)脾肿大;
   (2)贫血、外周血出现幼稚粒、红细胞;
   (3)骨髓穿刺多次失败或“干抽”,或涂片显示“增生减低”;
   (4)肝、脾.淋巴结病理学检查显示造血灶;
   (5)骨髓活检病理显示网状纤维和/或胶原纤维明显增生。
   上述第(5)项为必备条件,加上其他4项中任何2项,并能排除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即可诊断为IMF。
   2.美国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协作组于1983年制定IMF诊断标准:
   (1)脾肿大;
   (2)外周血涂片有幼稚粒、红细胞;
   (3)红细胞数正常,Ph染色体阴性;
   (4)取材良好的骨髓活检病理切片中,纤维组织占1/3以上;
   (5)除外其它全身性疾病。
   国外诊断标准中强调要排除PV,故要求红细胞数正常,但实际上部分IMF患者在早期红细胞数可轻度升高,在晚期又可伴贫血。国内标准中提出髓外造血较有意义,但实际临床工作中往往难以执行。因此,仍强调骨髓活检病理显示纤维化为最主要的诊断依据,其它各项均为参考条件,并在除外继发性者后才能最后诊断IMF。

治疗

1.蛋白同化激素: 适用于以贫血为主的血细胞减少者,需长期应用,通过刺激骨髓造血祖细胞,使之生成更多的血细胞。约半数患者经3个月以上的治疗,红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或停止、减少输血,少数患者白细胞、血小板也有所升高。鉴于IMP,尤其是伴血细胞减少者可自发缓解,至今尚无大系列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资料,故此类药物的确切作用还未肯定。
   2.糖类皮质激素:伴溶血者,或血小板明显减少伴出血者可试用。应用1个月无效者,可较快逐渐减量停用,以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者宜缓慢逐渐减量,部分患者需长期应用维持量。有报告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对部分患者取得较好疗效。剂量为20~30mg/(kg·d),连续3天静脉滴注,然后更换口服制剂逐渐减量。皮质激素长期应用有诸多不良反应,应设法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之。
   3.细胞毒药物:适用于血细胞单项或多项明显升高者。该类药物可阻止造血细胞异常增生,其中通过抑制巨核细胞,使其产生的各种相关细胞因子减少,间接阻抑成纤维细胞增殖而减轻纤维化。
   常用药物有白消安(busalfan,BUF)、羟基脲(hydroxyurea HU)、6-硫鸟嘌呤(6-thioguamne,6-TG)、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CBI348)。除降低血细胞外,部分患者肿大的脾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但长期使用,尤其是烷化剂,可能有诱发AL的危险,故主张短期、间歇应用。另有报告HU对早期患者可能有逆转骨髓纤维化作用。必须强调,不少IMF患者对化疗甚为敏感,可发生严重的血细胞,甚至全血细胞减少,故宜谨慎使用。
   4.抗纤维化药物:此类药物通过不同环节抑制胶原合成,或促进胶原分解。1.25双羟维生素D,具抑制CFU-Meg增殖,减少胶原合成;同时促进CFU-GM增殖,使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更多的胶原酶,降解胶原及减少其沉积。不良反应为伴发高钙血症。使用剂量为0.5~2μg/d,分次口服。青霉胺是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而胶原生成过程中需赖氨酸单胺氧化酶,故其具抑制胶原合成的作用。不良反应有恶心、味觉障碍、肝功损害,以及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故应慎用。剂量为0.3~0.6g/d,分次口服。秋水仙碱通过破坏细胞微小管,减少胶原前体的分泌,同时也增加胶原酶合成,加速胶原降解。其不良反应较多,包括恶心、纳差、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周围神经炎和血细胞减少。剂量为每日1mg,一次服用。
   抗纤维化药物目前正在临床试用之中,由于均需长期服用,难有随机对照的疗效结果,故是否确实有效,尚有争论。
   5.干扰素α(IFNα):IFNα其有抗细胞增殖作用,通过抑制巨核细胞增生发挥效应;IFNα同时有降低TGF-β活性的功能,从另一途径抑制纤维化。临床应用有效者,表现为肝、脾缩小,减少的血细胞上升。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部分患者血细胞可进一步降低。剂量为300万~500万U/d,每周3次皮下或肌肉注射。IFNα的治疗价值正在观察之中,由于需长期应用,价格又较昂贵,故难以普遍使用。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6-01-08 本信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