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别名:Atherosclerosis

概述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动脉硬化中常见的类型,为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动脉硬化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常见的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Monckeberg's arteriosclerosis)、小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三种。
   小动脉硬化是小型动脉的弥漫性增生性病变,主要发生在高血压病人。动脉中层钙化多累及中型动脉,常见于四肢动脉,尤其下肢动脉,管壁中层变质和局部钙化,多无明显症状而为X线检查所发现,临床意义不大。
   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病变发生在动脉内膜,且主要局限于该处。先后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和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力型和大、中等肌型动脉,多呈偏心性分布,如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此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

病因

本病过去被认为是老年退行性病变。现在认为本病是多因素引起的疾病,这些因素称为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
   1.主要的易患因素有:
   (1)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其实病理变化在青年期甚至儿童期即已开始,只是在中老年期才出现临床表现而已。
   (2)性别: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2:1,女性于绝经期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发病迅速增多。
   (3)高脂血症: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脂蛋白B100、脂蛋白(a)(Lp(a))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Ⅰ和AⅡ降低,均属易患因素。
   (4)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60%~70%有高血压,高血压病人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较血压正常人高4倍,且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都重要。
   (5)吸烟:吸烟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达2~6倍,且与每日吸烟支数呈正比。
   (6)糖尿病:糖尿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较无糖尿病者高2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中糖耐量减退者颇常见。
   2.较次要的易患因素有:
   (1)职业: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本病。
   (2)饮食:常进食较高的热量,较多的动物性脂肪、胆固醇、糖和盐者易患本病,故西方的饮食方式是致病的因素。
   (3)肥胖:超标准体重的肥胖者易患本病,体重迅速增加者尤其如此。
   (4)A型性格:进取心和竞争性强、工作专心而休息不抓紧、性情急躁、强制自己为成就而奋斗者易患本病。
   (5)微量元素摄人:铬、锰、锌、钒、硒不足,铅、镉、钴过多为易患因素。
   (6)遗传:家族中有在较年轻时患本病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族。有认为本病属多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致的家族性高脂血症,常是本病的易患因素,而作为本病易患因素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也有遗传的影响。
   (7)其他尚有缺氧、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维生素C缺乏等能增加血管通透性的因素。
   3.新近提出的易患因素还有:
   (1)食物中缺少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A等。
   (2)体内铁贮存增多。
   (3)存在胰岛素抵抗引起高胰岛素血症。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的多态性和过度表达。
   5.凝血因子的变化如纤维蛋白原增高,第Ⅶ因子增高等。
   6.血同型半胱氨酸增高。此外还有认为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等感染也可能与本病有关。
  

症状

主要是有关器官受累后出现的病象。
   1.一般表现
   可能出现脑力与体力衰退。
   2.主动脉粥样硬化
   大多数无特异性症状。主动脉广泛粥样硬化病变,可出现主动脉弹性降低的相关表现:如收缩期血压升高、脉压增宽、桡动脉触诊可类似促脉等。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结向左上方凸出,有时可见片状或弧状钙质沉着阴影。
   主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后果是形成主动脉瘤,以发生在肾动脉开口以下的腹主动脉处为最多见,其次在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瘤多在体检时查见腹部有搏动性肿块而发现,腹壁上相应部位可听到杂音,股动脉搏动可减弱。胸主动脉瘤可引起胸痛、气急、吞咽困难、咯血、声带因喉返神经受压而麻痹引起声音嘶哑、气管移位或阻塞、上腔静脉或肺动脉受压等表现。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的相应部位增大;主动脉造影可显示梭形或囊样的动脉瘤。二维超声、X线或磁共振显像可显示瘤样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瘤一旦破裂,可迅速致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也可发生动脉夹层分离。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肌纤维化。
   4.颅脑动脉粥样硬化
   颅脑动脉粥样硬化最常侵犯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和脊动脉,颈内动脉入脑处为特别好发区,病变多集中在血管分叉处。粥样斑块造成血管狭窄、脑供血不足或局部血栓形成或斑块破裂,碎片脱落造成脑栓塞等脑血管意外(缺血性脑卒中);长期慢性脑缺血造成脑萎缩时,可发展为血管性痴呆。
   5.肾动脉粥样硬化
   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年龄在55岁以上而突然发生高血压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如发生肾动脉血栓形成,可引起肾区疼痛、尿闭和发热等。长期肾脏缺血可致肾萎缩并发展为肾衰竭。
   6.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肠道张力减低、便秘腹痛等症状。血栓形成时,有剧烈腹痛、腹胀和发热。肠壁坏死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和休克等症状。
   7.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以下肢动脉较多见,由于血供障碍而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典型的间歇性跛行,即行走时发生腓肠肌麻木、疼痛以至痉挛,休息后消失,再走时又出现;严重者可持续性疼痛,下肢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动脉管腔完全闭塞时可产生坏疽。

诊断

本病发展到相当程度,尤其有器官明显病变时,诊断并不困难,但早期诊断很不容易。年长病人如检查发现血脂异常,动脉造影发现血管狭窄性病变,应首先考虑本病。

治疗

1.扩张血管药物:解除血管运动障碍,可用血管扩张剂。
   2.调整血脂药物:血脂增高的病人,经上述饮食调节和注意进行体力活动后,仍高于正常,总胆固醇>5.2mmol/L(200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mmol/L(120mg/dL)、三酰甘油>1.7mmol/L(150mg/dL)者,可根据情况选用下列降血脂药物:
   (1)仅降低血胆固醇的药物
   ①胆酸螫合树脂(bile acid sequestering resin):为阴离子交换树脂,服后吸附肠内胆酸,阻断胆酸的肠肝循环,加速肝中胆固醇分解为胆酸,与肠内胆酸一起排出体外而使血胆固醇下降。可用考来烯胺(cholestyramine)3次/d,每次4~5g;考来替泊(colestipol)3~4次/d,每次4~5g。易发生便秘等胃肠道反应,并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病人不易耐受。新制剂为微粒型,作用快而副作用少。
   ②普罗布可( probucol):阻碍肝脏中胆固醇乙酸酯生物合成阶段,而降低血胆固醇和LDL,但也降低血HDL,2次/d,每次500mg。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头痛、眩晕等。
   (2)主要降低血胆固醇,也降低血三酰甘油的药物
   他汀(statin)类:为3羟3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能和HMG-CoA竞争与该酶的活性部位相结合,从而阻碍HMG-CoA还原酶的作用,后者是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因而胆固醇的合成受抑制,LDL的廓清加速,使血胆固醇和LDL下降,也可使血三酰甘油和VLDL下降,而HDL和载脂蛋白An增高。可用洛伐他汀(lovastatin)10~80mg,1~2次/d,普伐他汀(pravastatin) 10~40mg,1次/d,辛伐他汀(simvastatin)5~40mg,1~2次/d,氟伐他汀(fluvastatin)20~40mg,1次/d,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10~80mg,1次/d,西立伐他汀(cerivastatin)0.1~0.3mg,1次/d,均应从最小剂量开始。副作用有肌痛、胃肠道症状、失眠、皮疹和转氨酶增高等。
   (3)主要降低血三酰甘油,也降低血胆固醇的药物。
   ①贝特(fibrate)类:最早用氯贝特(clofibrate)3~4次/d,每次0.5g,其降血三酰甘油的作用强于降胆固醇,并使HDL增高,且有减少组织胆固醇沉积、降低血小板黏附性、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和减低纤维蛋白原浓度,从而有抑制血凝的作用;与抗凝剂合用时,要注意重新调整抗凝剂的剂量。少数病人有胃肠道反应、皮肤发痒和荨麻疹,以及一时性血清转氨酶增高和肾功能改变,宜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长期应用胆石症发病率增高。现已为同类新制剂所取代,如非诺贝特(fenofibrate),3次/d,每次100mg,其微粒型制剂200mg,1次/d;吉非贝齐(gemfibrozil)2次/d,每次600mg,缓释型900mg,1次/d;苯扎贝特(bezafibrate)3次/d,每次200mg,缓释型400mg,1次/d;环丙贝特(ciprofibrate)一次/d,每次50~100mg等。
   ②烟酸(nicotinic acid)类:抑制肝脏合成VLDL而降低血三酰甘油、胆固醇和LDL,并增高HDL,还扩张周围血管。烟酸3次/d饭后服,每次剂量由0.1g逐渐增到最大1.Og。烟酸3次/d副作用有皮肤潮红、发痒、胃部不适等,长期应用要注意检查肝功能。副作用较少的烟酸衍化物,为阿西莫司(acipimox),3次/d,每次0.25g。
   ③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鱼油含有大量的n-3不饱和脂肪酸:廿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廿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acid;DHA);植物油含有较多n-6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linoleic acid)。它们可抑制脂质在小肠的吸收和胆汁酸的再吸收,可能抑制肝脏脂质和脂蛋白合成,促进胆固醇从粪便中排出。有降低血三酰甘油、VLDL、胆固醇、LDL和增高HDL的作用,尚可抑制血小板功能、减少血栓形成。可用海鱼油制剂2次/d,每次5~10g;多烯康丸3次/d,每次1.8g。其他尚有月见草油等。然而不饱和脂肪酸极易氧化形成致动脉粥样硬化物质,并有胃肠道反应,因此宜慎用。
   ④泛硫乙胺(pantethine):为辅酶A分子的组成部分,能促进血脂的正常代谢,降低血三酰甘油、胆固醇和升高HDL。3次/d,每次200mg。副作用少但作用也较弱。
   (4)其他药物:右旋糖酐硫酸酯(dextran sulfate)、谷固醇(β-sitosterol)、藻酸双酯钠、维生素C维生素B6等也曾作为调整血脂药物应用。
   调整血脂药物多需长期服用,应注意掌握好用药剂量和副作用。正是由于其不良的副作用,使以往常用的降血脂药物雌激素和右旋甲状腺素被淘汰。
   3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的药物,可防止血栓形成,可能有助于防止血管阻塞性病变和病情的发展,可用于心肌梗塞后预防复发和预防脑动脉血栓栓塞。可选:
   (1)阿司匹林:0.3g/d或用更小的剂量50mg/d,通过抑制TXA2的生成而较少影响PGI2的产生而起作用。同类制剂磺吡酮(sulfinpyrazone)用量为0.2g,3次/d。
   (2)双嘧达莫(dipyridamole,persantin):50mg,3次/d,可使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增高,延长血小板的寿命,也可减半量与阿司匹林合用。
   (3)噻氯匹啶(ticlopidine):250mg,1~2次/d,抑制血小板内Ca2+活性,并抑制血小板之间纤维蛋白原桥的形成,稳定血小板膜。同类制剂氯吡格雷(clopidogrel)用量为75mg/d。
   (4)芬氟眯唑(fenflumizole):50mg,2次/d,抑制TXA2合成酶而起作用。
   (5)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滞剂:能使血小板聚集和其他功能受抑制而起作用。临床最早应用的是静脉注射制剂abciximab,先注射0.25mg/kg,然后静脉滴注10μg/kg.h共12h;口服制剂在临床应用的有xemilofiban5~20mg,2次/d等。
   4.溶血栓和抗血凝药物:对动脉内形成血栓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者,可用溶解血栓制剂继而用抗血凝药物治疗。
  
  

预防

1.合理的膳食:
   (1)控制膳食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40岁以上者尤应预防发胖。正常体重的简单计算法为: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一般以20~24为正常范围,或以腰围为标准,一般以女性≥80cm,男性≥85cm为超标。
   (2) 超过正常标准体重者,应减少每日进食的总热量,食用低脂(脂肪摄人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其中动物性脂肪不超过10%)、低胆固醇(每日不超过200mg)膳食,并限制酒和蔗糖及含糖食物的摄入。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尽量以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为食用油。
   (3) 年过40岁者即使血脂无异常,也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肥肉、肝、脑、肾、肺等内脏,猪油、蛋黄、蟹黄、鱼子、奶油及其制品、椰子油、可可油等。以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鱼、禽肉、各种瘦肉、蛋白、豆制品等为宜。
   (4) 已确诊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严禁暴饮暴食,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同时限制食盐。
   2.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裨益,是预防本病的一项积极措施。体力活动量应根据原来身体隋况、体力活动习惯和心脏功能状态而定,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作剧烈活动,对老年人提倡散步(每日1小时,可分次进行),做保健体操,打太极拳等。
   3.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
   4.提倡不吸烟,不饮烈性酒:虽然少量低浓度酒能提高血HDL,但长期饮用会引起其他问题,因此不宜提倡。
   5.积极控制与本病有关的一些危险因素: 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等。
   不少学者认为,本病的预防措施应从儿童期开始,即儿童也不宜进食高胆固醇、高动物性脂肪的饮食,亦宜避免摄食过量,防止发胖。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