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阵发性血红蛋白尿

阵发性血红蛋白尿

  别名:Marchiafava-micheli综合征

概述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是获得性多能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引起的克隆性疾病。患者的血细胞结构异常,不能生成糖肌醇磷脂(GPI)联结蛋白,致使其对血清中补体异常敏感而发生慢性血管内溶血。正常的造血功能减低。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间歇发作的血红蛋白尿及溶血性贫血,可伴全血细胞减少或血管栓塞。病情迁延不愈,生存期可以很长,部分患者可以自然缓解。死亡原因主要为感染(国内)及血管栓塞(国外)。

病因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获得性疾病,从来没有先天发病的报道(先天性CD59缺乏除外),也没有家族聚集倾向。致使造血干细胞发生病变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
   PNH是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引起的克隆病,病态细胞与正常细胞同时存在,病态血细胞都来自同一克隆,证据是:在G6PD同工酶呈杂合子的女性PNH患者中,不正常的红细胞都具有同一种同工酶,说明异常细胞都出自同一来源;近年来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女性患者x染色体灭活类型,也可发现异常细胞都属同一类型;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可以看到PNH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中总是异常与正常细胞同时存在,而异常细胞都具有同样的不正常(如细胞表面缺乏CD59),而患者的正常血细胞则呒此种异常,说明有两种细胞来源;PNH患者的异常细胞可以查到磷脂酰肌醇糖苷-A(PIG-A)基因突变,而同一患者的正常细胞则无此突变,进一步说明两者来源不同;少数从PNH转变为急性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可具有PNH膜蛋白缺失的特征,说明白血病来自原有的PNH克隆。鉴于同- PNH患者的异常细胞缺失膜蛋白的程度可有不同,还有一些患者的PIG -A基因突变类型可不只一种,因此推测有的PNH可能有一个以上异常克隆。PNH患者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等皆有膜蛋白缺失,可以想象基因突变必然发生在很早期的造血于细胞。但是为何PNH患者发生基因突变,有何外来的致突变原(mutagen),尚不明了。此外,鉴于PNH患者常有一个以上的异常克隆,即有一种以上的PIG-A基因突变;另外,2002年Horikawa K等还报告:一个与PNH发病无关的次黄嘌呤鸟嘌呤转磷酸核糖基酶(Hypoxanthine-Guanine pho-phoribosyltransferase,HPRT)基因,在PNH患者中也易发生突变,换言之,PNH患者有PIG-A爽变同时有HPRT突变者明显比没有PIG-A突变的正常人为多。因而提示:除外界的致突变原外,是否患者还有内在的基因不稳定性(Gene Instability)。但Purow DB等1999年也曾对PNH患者的两个无关基因即HPRT及TcR基因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个别PNH患者同时具有上述两基因之一的突变,而多数患者这两基因没有改变。因而PNH患者是否具有普遍的基因不稳定性尚待进一步证实。
   PNH患者的异常克隆不具有自主的无限扩增的本质,但毕竟要有一定的扩增能力,才能使异常细胞增多到足以产生疾病表现。鉴于PNH常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相互转化或同时存在,因而想到两者是否在病因上也有关联,即PNH克隆只有在正常造血细胞受抑制时才得以扩张。这样,就要在致突变原之外,还要想到能引起AA的诸多病因,如由于某种因素如病毒、药物等所致的能抑制造血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就是PNH的双重病因或二步发病的观点。

症状

1.贫血:绝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常为中、重度。由于贫血大都是缓慢发生的,患者常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所以往往血红蛋白虽低但仍能活动,甚至工作。此外,由于长期血管内溶血,皮肤有含铁血黄素沉积,因而脸面及皮肤常带暗褐色。
   2.血红蛋白尿:典型的血红蛋白尿呈酱油或浓茶色。一般持续二三天,不加处理自行消退,重者一二周,甚至持续更长时间。有些患者的血红蛋白尿频繁发作,也有些患者偶然发作或数月发作一次,另有一些患者虽然尿色不深,但尿潜血持续阳性。还有约25%的患者在很长的病程或观察期内从无发作。能引起血红蛋白尿发作的因素有感冒或其他感染、输血、服用铁剂、劳累等。血红蛋白尿发作时可有发冷发热、腰痛、腹痛等症。至于为何有的患者在睡眠时血红蛋白尿加重,没有很好的解释。有人提出可能由于睡眠时经肠道吸收细菌脂多糖较多,激活补体所致;王毓洲2000年的观察表明:PNH患者睡眠时血pH值无明显改变、补体3激活产物C3d略有增加,与正常人一样。
   3.出血:约1/3的PNH患者有轻度出血表现,如皮肤、牙龈出血,女性患者也可月经过多,个别人有大量鼻出血、眼底出血、术后大出血等。
   4.黄疸:不到一半PNH患者有轻度黄疸
   5.肝脾肿大:多数患者没有肝脾肿大,约1/4 PNH患者只有轻度肝肿大,不到15%有轻度脾肿大。

并发症

1.感染:PNH患者容易遭受各种感染,特别是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感染又可诱发血红蛋白尿发作。在我国,严重的感染往往是PNH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2.血栓形成:不同部位的血栓形成在欧美的PNH病例中占23%~50%,是这些地区PNH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而在我国血栓形成合并症远比欧美为少。我国、泰国、日本的报告都不超过10%。国内病例的特点是血栓发生在单一部位者多,多发者少,浅部位血管多,累及重要脏器者少。下肢静脉栓塞最多,其次为脑血栓形成,极个别有门静脉或肠系膜血栓形成。而据Hillmen(1995)分析的80例患者中39%曾发生静脉栓塞;在41处静脉栓塞中,肝静脉、肠系膜静脉、大脑静脉最多见,肺栓塞也相当多见,另外也有下腔静脉、脾、肾静脉栓塞,1/4在肢体深静脉或浅静脉。此外有6例为心肌梗塞,2例为脑梗塞。总体看是静脉栓塞比动脉多,累及脏器的严重栓塞多。
   3.胆石症:PNH作为长期溶血病合并胆石症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多。据国内报告不过4%,可能由于无症状,实际病例会更多些。
   4.肾功能衰竭:PNH患者肾内有含铁血黄素沉着,但临床上发生肾功能损伤者并不多见。小部分病例有轻度蛋白尿及/或血中尿素氮增高。有人认为若长期仔细观察可发现本病患者的肾功能逐渐减低。感染或严重的溶血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但经处理往往可以恢复。近年用磁共振影像分析发现,大多数PNH患者的肾皮质信号强度减弱,提示有含铁血黄素沉着,为长期血管内溶血的结果,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则无。
   5.其他长期贫血: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严重者可致心力衰竭。个别患者有致死的严重出血如脑出血、消化道出血。此外,因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发生继发性糖尿病者也不少见。

诊断

本病虽称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但并非都有血红蛋白尿,即使有也不一定是发作性,更非必然在睡眠时出现。而且只有少数患者以血红蛋白尿为首发表现。据国内651例综合资料,54.9%是以贫血、18.3%以贫血及出血为最初表现,经过相当一段时间才出现血红蛋白尿,甚至从无肉眼可见的血红蛋白尿。只有22.5%以血红蛋白尿为首发表现。再加上合并症和疾病的转化等,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致使PNH患者常常不能得到及时诊断,乃至长时间漏诊、误诊。在有血红蛋白尿或有长期慢性贫血的患者,特别是伴有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而骨髓又增生活跃者,都应在鉴别诊断中想到本病。确诊本病需要一些实验室诊断方法。1987年我国制定的诊断条件如下:
   1.临床表现符合PNH。
   2.实验室检查Ham试验、糖水试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尿潜血(或含铁血黄素检查)等项中,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成立诊断:两项以上阳性;一项阳性,但具下列条件:两次以上阳性,或只一次阳性然而结果可靠(操作正规、有阳性及阴性对照、即时重复仍阳性);有肯定的血红蛋白尿发作或有血管内溶血的直接或间接证明;能除外其它溶血,特别是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C6PD缺乏、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治疗

1.免疫抑制剂:治疗根据国外和国内经验,单独或联合应用ATG、ALG、环孢菌素A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伴有骨髓增生不良的患者可有一定疗效,对以溶血为主的PNH则无效或效果较差。然而,根据双重发病机制的设想,前述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还是合理的。韩国Cho SG等2001年报告,给一例PNH患者用大剂量环磷酰胺|环磷酰胺|环磷酰胺预处理,然后给予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结果缓解后l2个月又复发,作者认为当初应加用ALG。另有个别报道用ATG治疗后PNH克隆暂时减少,认为可能是ATG激活补体经典途径,使PNH细胞发生溶血而导致PNH克隆减少。
   2.减轻溶血发作的方法:平时应注意避免易引起溶血发作的诱因如感冒、某些药物等。针对已经发生的溶血最常用的治疗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少或减轻正在发生的血红蛋白尿。开始时可用环磷酰胺|环磷酰胺|泼尼松30~40mg,发作停止后剂量减半,然后逐渐继续减量直至最小用量。许多患者无需维持量,若用环磷酰胺|环磷酰胺|泼尼松作维持治疗,应用最小量。另外常用的还有维生素E,每日300mg,分3次服,但效果并不肯定。国内还有人试用防溶灵(杨梅树根皮)、阿魏酸钠(当归有效成分)、山莨菪碱(654-2)、普鲁卡因静脉点滴等。
   国外有个别人试用环磷酰胺|环磷酰胺|氨苯砜环磷酰胺|环磷酰胺|甲硝唑,然而大都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多家验证,没有公认的疗效。我院曾对有持续不停的严重溶血而骨髓增生良好的PNH患者在频繁输红细胞的同时给用小剂量瘤可宁(前苏联曾有人用环磷酰胺|环磷酰胺|环磷酰胺,另有人用6MP),设想能使异常造血细胞有所减少,有些患者有效;也曾试用过极小剂量的氯喹,但所试例数都很少,很难肯定说明效果。有人企图用联合化疗的方法以去除异常造血细胞,结果病情可有一个时期的改善,但异常克隆不能彻底清除,仍不免复发,同时因为化疗对正常造血细胞也有影响,可引起严重骨髓抑制,发生致死性的感染,应该慎行。目前也在研究抑制补体激活的新药物,有人指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之一也是抑制补体,另外有人提到环磷酰胺|环磷酰胺|肝素既可抑制补体又可防治血栓,有一箭双雕的作用,然而需要进一步证实其真正效果。还有人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将正常细胞上的CD59转给缺失CD59的异常细胞,可纠正其对补体的敏感,但毕竟这只能有暂时效果,新生的异常细胞仍无CD59。
   3.贫血的治疗:针对骨髓增生不良可试用康力隆、丙酸睾丸酮、丹那唑等。若有缺铁的实验室证据可给小量铁剂(普通剂量的1/5~1/10,用量大可诱发血红蛋白尿)。缺乏环磷酰胺|环磷酰胺|叶酸者应予补充。严重或发展较快的贫血可输红细胞或经生理盐水洗涤的红细胞,以免诱发血红蛋白尿的发作。近年来还有人试用大剂量红细胞生成素(500U/kg体重,每周3次),据说用药半年以后有的患者有效,然而也是例数不多,不能有肯定结论。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6-01-08 本信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