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

  别名:Leptospirosis

概述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引起的自然疫性急性传染病。我国除少数干旱少雨地区外,大多数省份均发现有本病存在,尤其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常见病之一。
   人类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轻型似流感,重型表现为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及脑膜脑炎型等。肺弥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贫血及肝肾功能衰竭为常见致死原因。

症状

潜伏期2~28天,平均约为10天。
   1.早期钩体毒血症状:一般起病3天内,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身痛、眼结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中毒症状。
   2.中期器官损害症状
   (1)感染中毒型:此型为钩体病轻型患者,仅有一般全身中毒的症状,经5~7天后可自行缓解。在流行中此型占绝大多数。
   (2)黄疸出血型:此型患者由早期毒血症状后,出现进行性黄疸出血倾向及肾功能损害等表现。并可因广泛严重出血、肾衰竭或肝衰竭死亡。此型在国外仍称为Weil病,国内已较少见。
   (3)肺出血型:约占流行病例的10%左右。一般肺出血型在全身毒血症出现后,表现为血痰或小量咯血,但肺部体征不明显,亦不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少数病例可迅速出现进行性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表现为发绀、心慌、烦躁,肺部湿啰音迅速扩展至全肺,可咯血或无咯血。最终因进行性广泛肺脏内溢血导致患者窒息死亡,特称为肺弥漫性出血型。此型为我国钩体病死亡的主要类型。
   (4)肾衰竭型及脑膜脑炎型:肾衰竭型常与黄疸出血型同时存在。单独的脑膜脑炎型临床较少见,但脑炎型表现为昏迷、抽搐及呼吸衰竭者,预后很差。
   3.后期免疫损伤
   主要表现在发病10日后,亦可在数月后,再次出现发热、眼部炎症,如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等,以及闭塞性脑动脉炎等症状。通称为钩体病后发症。

诊断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史
   钩体病为人畜共患疾病,流行有特定的环境、季节、地区,故流行病学史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在我国主要发病为收割水稻及爆发洪水时。
   2.临床表现
   钩体病的早期钩体毒血症症状,以及肝、肾损害和肺部的特殊表现,均有助于临床诊断。
   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仍为钩体病确诊的临床依据。
   (1)病原体检查:可直接采用暗视野显微镜或染色直接镜检法检查钩体,但受标本中钩体数量较少的影响,阳性率不高。钩体分离培养需较长时间,仅能作回顾性确诊。
   (2)血清学检查:主要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以血清效价≥1:400或双份血清抗体效价≥4倍增高为阳性。此法除诊断外,还可采用标准血清进行菌型鉴定。

治疗

1.激素的应用:重症钩体病人高热>40℃、血压下降或极重症黄疸出血型钩体病可用1~3d。先兆大出血患者,可给予地塞米松30~40mg或氢化可的松100~200mg静脉推注,1h 1次,以后地塞米松40mg或氢化可的松200mg维持2~3d。危重患者同时可加用氢化可的松,以免发生赫氏反应。
   2.脑膜炎型防止脑水肿可静脉注射20%甘露醇250ml,同时配合使用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注射减轻脑水肿。
   (4)后发症:后发热,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体温可自行消退,症状重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眼部后发症多见眼葡萄膜炎,症状明显,可用散瞳药以减轻粘连,神经系统后发症以脑动脉炎常见,且严重,可采用青霉素40万~80万U,肌内注射,2/d,2周;泼尼松30~40mg/d,配合血管扩张性药物疗效较好。对颅内出血、颅内高压者给予对症治疗。
   3.抗菌治疗
   早期应用抗菌治疗可有效地缩短败血症所致的发热期、进一步减轻各器官的损害、减轻症状、防止病情向重型发展。钩体敏感的抗生素有: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多西环素及头孢菌素类。
   青霉素为首选药物。目前主张首剂40万~80万U,每6~8h 1次,肌内注射,每日总量160万~240万U,首剂用药后应加强监护。
   危重患者可给青霉素600万~800万U/d,分次静脉滴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换用上述其他药物。

预防

1.控制传染源
   灭鼠、防鼠、对家养的猪及犬加强管理。
   2.切断传播途径
   对鼠、猪、犬尿液污染的水加强管理;防止水源与食物被污染,加强个人防护,减少或避免与疫水接触。
   3.保护易感人群
   应用多效价钩体菌苗对重点人群接种,应在流行季节前1个月(4~5月份)完成,保护率95%,未注射疫苗但接触疫水者,可口服多西环素200mg,每周1次,保护率90%。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