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疟疾

疟疾

  别名:疟原虫感染

概述

疟疾(malaria)是由疟原虫引起、经按蚊传播的传染病。临床特点为间歇性、规律性、发作性寒战、高热和大汗,伴有贫血和肝脾大。导致人类疟原虫感染的只有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及卵形疟四种,后者比较罕见。间日疟、三日疟可反复发作而成为慢性,恶性疟易侵犯内脏,可引起凶险发作,且发热不规则。1%~2.5%的病人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呈现凶险发作。

病因

引起人类疟疾的疟原虫有四种: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以间日疟原虫及恶性疟原虫为多见。

症状

1.潜伏期:一般在2周左右,但各种疟原虫所引起的疾病各有不同,恶性疟最短(8~15天),间日疟和卵形疟次之(12~20天),三日疟最长(18~40天),不过间日疟也有潜伏期长达6~12个月或以上的长潜伏期型者。
   2.普通型疟疾:临床发作包括发冷、寒战,继之发热,可达39~40℃,持续2~6小时后出汗而体温迅速下降。间日疟与卵形疟患者间隔1天发热1次,三日疟则间隔2天发热1次,恶性疟发热不规则,每日均可有发热。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患者肝、脾逐渐肿大,而以脾肿大尤为明显,同时贫血也逐渐加重。
   3.重型或凶险型疟疾: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临床表现时,即可诊断为重型疟疾:
   (1)脑型疟:主要症状有昏迷、头痛、全身性抽搐、烦躁、谵妄等,病死率可达10%~30%。
   (2)休克:成人的收缩压低于70mmHg,儿童低于50mmHg,并伴有冷而黏湿的皮肤,皮肤与中心体温(肛门温度)相差>10℃。
   (3)急性肾衰竭:多见于感染严重的患者,红细胞疟原虫感染率常在10%以上。患者出现尿少,24小时尿量成人<400ml或儿童<12ml/kg,继而无尿,且在补充液体后仍无改善,血清肌酐值> 265μmol/L,尿素氮也明显升高。
   (4)血红蛋白尿症(黑尿热):大多因患者红细胞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使用奎宁、伯氨喹或氨基比林等药物后发生血管内溶血,引起血红蛋白尿及急性肾衰竭。此外,高原虫血症患者经抗疟药治疗后,大量原虫死亡后,含虫红细胞大量在血管内崩解时,也可出现一过性血红蛋白尿。
   (5)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出现呼吸加速、气短、呼吸困难、青紫,咳血性泡沫痰等,双肺有散在水泡音。对部分患者来说液体输入过量、高原虫血症、肾衰竭及妊娠常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
   (6)黄疸及肝功能障碍:轻度黄疸在重症疟疾患者中常见,抗疟药治疗后即可恢复。但重度黄疸,血清胆红素增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并有血清ALT水平明显升高,肝脏明显肿大且有压痛,表明肝脏有明显受损,多见于重度感染者。少数患者可出现肝肾综合征,此时病死率极高。
   (7)重度贫血:疟疾患者血中疟原虫数超过10 000/μl时,出现正细胞性贫血,血细胞比容<15%或血红蛋白<50g/L,
   (8)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齿龈、鼻腔、胃肠道等处出血及/或实验室DIC的证据。胃肠道出血往往伴发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病人。
   (9)高原虫血症:在无免疫力的患者中,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5%或恶性疟患者末梢血片中出现恶性疟原虫的裂殖体。
   (10)超高热:患者肛门温度达40℃或腋下温度达41.5℃可认为超高热,此与体温中枢失调及皮肤散热功能障碍有关,部分由输液反应引起。超高热易引起患者抽搐、呼吸衰竭、心律紊乱及心力衰竭。

并发症

1.黑尿热:是恶性疟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所致,其原因不明。起病较急,起病时有寒战、高热、全身乏力、头痛、呕吐、腹痛,肝脾迅速增大,进行性贫血和黄疸,尿量骤减,呈酱油色(黑尿),尿中有大量血红蛋白并有白蛋白、管型、上皮细胞等。重者除急性肾功能衰竭外,可出现低血压、意识模糊、抽搐及昏迷。
   2.急性肾功能衰竭:多见于成人恶性疟患者,常于发热发作后的第4~7天,出现进行性少尿和闭尿(个别人为多尿),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增高,也可并发低血糖、黄疸、高血压和肺水肿
   3.低血糖:多见于恶性疟患者中的孕妇或儿童,使用奎宁或奎尼丁治疗者及重症恶性疟患者中较多见,重症恶性疟孕妇用奎宁或奎尼丁治疗时,低血糖的出现率可达50%。
   4.肺水肿:多见于恶性疟中免疫力低下、高疟原虫血症、低血糖、肾功能衰竭、脑型疟及孕妇患者。肺水肿常在抗疟治疗1~2d后突然发生,主要表现为气促、呼吸窘迫及发绀,常伴有烦躁,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易误诊为吸入性支气管肺炎。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惊厥,重者在数小时内死亡。
   5.心血管异常:恶性疟患者血压常处于正常低限。严重低血压伴有循环衰竭者见于肺水肿、代谢性酸中毒、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及胃肠大出血的患者,但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者少见。
   6.黄疸和肝功能不全:多见于重症成人恶性疟患者。部分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系抗疟药所致,一般不出现肝衰竭。肝脾大并不意味着肝功能异常。血清胆红素增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者提示为溶血性黄疸,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者则提示有肝功能不全。

诊断

1.流行病学史:患者有在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
   2.临床表现:临床上有周期性发冷、寒战及发热,
   3.实验室检查:患者末梢血涂片或厚涂片,经瑞氏脾脏逐渐肿大者。(Wright)或吉氏(Giemsa)染色后找到疟原虫,在疑及疟疾而未找到疟原虫时,应在6小时后复查血片,必要时可做皮内血片或骨髓涂片检查。
   血清抗体检测对初发患者并无早期诊断价值,但对多次发作而未确诊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血清循环抗原检测具有早期诊断价值。以抗恶性疟原虫富含组氨酸蛋白2 (pf. HRPⅡ)抗体来检测患者血液中的pf. HRPⅡ,对恶性疟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PCR检测较为敏感,应用两套引物可同时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

治疗

1.病原治疗:抗疟治疗是根据疟原虫发育的不同阶段,选用不同抗疟药。
   (1)控制疟疾症状药物
   ①磷酸氯喹(chloroquine phosphate):简称氯喹,是目前控制疟疾发作的首选药物。对红细胞内裂殖体具有高效和速效杀灭作用。适用于各型疟原虫治疗。口服吸收快,排泄慢,作用持久。副作用轻,长期服用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失眠、视力减退、白细胞减少等。过量可致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血压下降等。服药后24~48小时退热,48~72小时血中疟原虫消失。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有很高的耐药性,故应避免在恶性疟中使用。
   ②硫酸奎宁(qulnlne sulfate):对红细胞内裂殖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服药后1~2日多能控制症状。口服常用剂量,1岁以下按每月龄0.01g计算,每日总量不超过0.1g;1~10岁按每岁0.1g计算;10~15岁按每日1.0g计算,每日量分3~4次服用,连服7日。常见副作用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心悸及荨麻疹。一旦出现黑尿及黄疸等溶血表现,应立即停药。
   ③青蒿素(artemisinine)及衍生物:青蒿素是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研制的抗疟新药,继而又发现了蒿甲醚、蒿乙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等衍生物,其抗疟作用较青蒿素高10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主要作用于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对红细胞外期的原虫没有作用。对间日疟和恶性疟原虫包括耐氯喹的疟原虫均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口服吸收快,具有速效、低毒等优点。缺点是复燃率高,有研究显示联合其他抗疟药物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复燃。该药的副作用轻,偶有皮疹、心率减慢或P-R延长等。
   ④咯萘啶(pyronaridine):是我国研制的苯肼萘啶类药,其抗疟作用与氯喹相似。对各种疟原虫红内期裂殖体均具有杀灭作用。与氯喹无明显交叉耐药性,主要用于耐氯喹疟疾或恶性疟。副作用少,偶有恶心、腹痛、腹泻。
   (2)预防疟疾的药物:乙胺嘧啶(pyrimethamine)能抑制配子体,也能杀灭各种疟原虫的速发型,主要用于预防。口服吸收完全,排泄慢,作用持久。成人口服25mg可以维持有效1周以上。儿童用法及剂量:年长儿为25mg,学龄前儿童为12.5mg,每隔10~14天口服1次。副作用有头晕、恶心、呕吐。一般与氯喹同时服用。
   (3)防止疟疾复发药物:伯氨喹(primaquine)能杀灭肝细胞内的速发型和迟发型疟原虫及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作为根治药物,有预防和防止复发的作用。对红内期裂殖的作用甚微,故不单独用来控制症状发作。常见副作用有头晕、呕吐、腹痛与发绀等,过量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
   2.对症治疗
   (1)脑型疟疾:在使用抗疟药同时及早使用脱水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利尿剂等。
   (2)黑尿热:立即停用伯喹类药物,改用青蒿类药物。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急性溶血。若贫血严重者,可少量多次输血。少尿无尿时按肾衰竭处理。
  
  

预防

1.传染源管理:对患者和带虫者均要进行正规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环境卫生,消灭蚊虫孳生地。在早春灭蚊,对消灭越冬蚊效果较好。
   3.保护易感者:在流行区采用蚊帐、蚊香、纱窗、纱门、涂擦避蚊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等防蚊措施。对高疟区居民和外来人员,在流行季节内应预防服药。有关人体疟疾疫苗仍在研发中。动物实验证明核酸疫苗对小鼠有一定保护作用。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