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肿瘤

  别名:肾上腺癌(主要包括恶性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概述


   发生于肾上腺的恶性肿瘤称为肾上腺癌(adrenal carcinoma)。常见的肾上腺恶性肿瘤有:
   1.恶性嗜铬细胞瘤(malignant pheochromocytoma)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嗜铬细胞(chromaffin cell)。胚胎期,嗜铬细胞的分布与身体的交感神经节有关。随着发育成熟,绝大部分嗜铬细胞发生退化,其残余部分形成肾上腺髓质。因此绝大部分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髓质。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自颈动脉体至盆腔的任何部位,但主要见于脊柱旁交感神经节(以纵隔后为主)和腹主动脉分叉处的主动脉旁器又称Zuckerkandl organ。嗜铬细胞瘤90%以上为良性肿瘤。肿瘤切面呈棕黄色,血管丰富,间质很少,常有出血。肿瘤细胞较大,为不规则多角形,胞浆中颗粒较多;细胞可被铬盐染色,因此称为嗜铬细胞瘤。
   恶性嗜铬细胞瘤临床上较为罕见,在原发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约占13%~29%,而肾上腺外的比例却高达43%。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通常预后不佳,平均5年生存率为40%左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有良性、恶性之比大约9:1,肿瘤可生长在肾上腺内、外,有单侧及双侧肿瘤,分别占9:1。良、恶性嗜铬细胞瘤在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上均缺乏特异性指标。长期以来,恶性嗜铬细胞瘤公认的诊断标准是在没有嗜铬细胞的区域出现转移灶,如脊柱、淋巴结、肝、肺等。无论是原发还是肾上腺外病灶,如何准确迅速的判断其性质,是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adrenal neuroblastoma)又称为神经细胞瘤,是来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高度恶性的肿瘤,生长迅速,很小的肿瘤即可通过淋巴系统和血液转移至肝脏、骨髓甚至皮下。临床少见。成人偶有发生,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肿瘤,占儿童恶性肿瘤的15%,多发生于婴幼儿,半数为2岁以前小儿。男女之比为1.7:1。其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半数发生于肾上腺髓质,亦可谓肾上腺髓质无功能性神经肿瘤;亦可见于腹部、颈部、纵隔、腹主动脉旁交感神经链、盆腔等外周交感神经的任何部位。
  
  

症状

1.恶性嗜铬细胞瘤
   本病的临床表现千变万化,以至像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多数患者表现为以肿瘤或增生组织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多数为去甲肾上腺素)为基础的症状和体征。阵发性高血压或持续性高血压是本病的典型特征;多数患者伴有代谢紊乱。
   严重的患者可以表现为高血压危象,恶性高血压,急腹症或心血管并发症,此时常需要紧急药物处理和(或)手术治疗。相反,大约10%“功能隐匿的嗜铬细胞瘤”可无儿茶酚胺增多的典型症状和体征。
   2.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1)肿块可于腹部、颈部、盆腔扪及肿块,呈球形,深而固定,表面不光滑,发展较快,可越过中线。
   (2)恶液质表现有贫血、消瘦、苍白、发热等表现。
   (3)消化道症状有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4)肿瘤出血症状肿瘤增大、局部疼痛、腹腔内出血表现等。
   (5)内分泌表现因分泌儿茶酚胺化合物,可有皮肤潮红、出汗、心悸、不安、易激惹、感觉异常等症状。
   (6)压迫症状肿瘤增大后可压迫周围组织而产生相应压迫症状。若在颈部,可有Homner征,呈患侧瞳孔缩小、上睑下垂、虹膜异色症。若压迫喉返神经,则有声音嘶哑。如在纵隔,可有咳嗽、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若压迫下腔静脉、淋巴,可有下肢肿胀。压迫脊髓时,可有瘫痪表现。在盆腔压迫输尿管时,可致肾盂积水、肾功能损害;如压迫直肠膀胱,可致便秘、尿潴留。肿瘤发生在肾上腺,可使肾脏受压并被推移向外下方。如为脊柱旁沟部位肿瘤,则沿神经根侵入椎管,形成哑铃状肿瘤。
   (7)转移症状转移至眼眶则有突眼、眶上出血症状;转移至骨,则有局部疼痛,如四肢痛,可发生病理学骨折;转移至肝脏,则有肝大、疼痛;转移至皮下,则有皮下结节以及淋巴结转移时有淋巴结肿大等。

诊断

1.恶性嗜铬细胞瘤
   (1)放射性核素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131I 间碘苄胍(MIBG)由于其对嗜铬细胞组织特异的亲和力,一直为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重要手段,对异位的阳性病灶能判断其恶性性质。MIBG最小可检出直径0.4cm的病变,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达88.4%和98.5%,但缺乏对肾上腺原发灶的诊断能力和无法对转移灶准确定位。CT、MRI对肾上腺外转移病灶无法判断其性质和来源,但配合MIBG技术联合诊断有一定优势。有报道采用MIBG、SPECT、MRI融合图像技术在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病灶识别和精确定位中显示出很好效果。
   近年来PET技术也应用于恶性嗜铬细胞瘤诊断。Pacak等用PET技术发现9例恶性嗜铬细胞瘤均能在PET图像中识别其异常,而大多数良性嗜铬细胞瘤无异常表现。对PET与其他诊断技术联合从而更经济有效的发挥其优势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2)DNA倍体型分析
   用流式细胞仪技术(FCM)对DNA核型分析已用于多种肿瘤研究,尤其在许多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肿瘤方面有较大优势,但对判断嗜铬细胞瘤的良、恶性仍存在较大争议。Nativ等对184例嗜铬细胞瘤分析报告,非整倍体型中恶性嗜铬细胞瘤中占20%,而二倍体型中仅占2%。但此后多项研究都指出,良、恶性嗜铬细胞DNA倍体型无明显差别,甚至良性嗜铬细胞瘤异倍体型的比例高于恶性。因此,这项技术在诊断中的参考价值还有待探索。
   (3)肿瘤标记物
   恶性嗜铬细胞瘤的瘤标近年来研究发展迅速,涉及肿瘤发生的多个方面,为我们临床的判断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①端粒酶 端粒酶是一种能合成端粒序列的核糖核蛋白酶,被认为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肿瘤标记物。对端粒酶的提取分析包括PCR为基础的端粒复制扩增模型(TRAP)技术和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Kubota等通过19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检测和随访发现,良性组织和正常髓质组织活性表达均正常,而3例确诊为恶性的组织中,活性明显升高,这与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国内范晋海等在23例良性嗜铬细胞瘤随访研究中发现,2例端粒酶阳性的患者分别于术后19个月和6个月出现盆腔转移灶。1例阴性的患者术后10个月出现肺部转移灶。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端粒酶表达阴性可能是由于肿瘤早期端粒酶尚未激活,某些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缺失和实验室误差等。最近,Elder等指出,使用逆转录PCR进一步研究肿瘤组织中端粒酶亚单位hTERT的表达,发现它在恶性嗜铬细胞瘤中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
   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形成是恶性肿瘤发展和转移浸润的重要变化,并在其早期就已经出现。新生血管化过程中,缺氧促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增加。缺氧诱导因子HIF21α和PAS1在其中起了调节作用。Favier等对19例嗜铬细胞瘤组织的血管形成进行研究,他们用抗CD34和抗α2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描记血管构造,并用原位杂交技术分析HIF21a、PAS1、Ang等介质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所有的恶性嗜铬细胞瘤血管构造均异常,而良性嗜铬细胞瘤几乎均表现为正常的形态。调节因子VEGF、EPAS1在恶性嗜铬细胞瘤中表达明显高于良性,其mRNA分别为良性的3.5倍和4.5倍。Zielke等使用Ⅷ因子染色和计算血管密度的方法来研究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血管形成,取得了相同的结论,证明了血管形成是判断恶性嗜铬细胞瘤重要的形态学证据。VEGF、EPAS1表达情况可成为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③细胞增殖相关抗原细胞过度增殖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Ki267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用Ki267的单克隆抗体MIB21测定其阳性细胞的比例可提供重要信息。Brown等测定45例良性和6例恶性嗜铬细胞瘤组织中MIB21免疫活性,结果显示100%的良性和50%的恶性嗜铬细胞瘤MIB21活性<1%;另50%恶性嗜铬细胞瘤活性为10%~15%。良、恶性嗜铬细胞瘤间可见显著性差异。
   ④环氧化酶 环氧化酶(COX)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变为前列腺素(PGs)的关键酶。其亚型COX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Salmenkivi等对通过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技术分析其在恶性嗜铬细胞瘤中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正常肾上腺髓质中COX-2表达阴性;所有恶性嗜铬细胞瘤中表达均呈中等程度或强阳性;75%的良性嗜铬细胞瘤中表达成阴性或弱阳性,良恶性嗜铬细胞瘤间有显著差异。COX与肿瘤发生机制尚未明了,其催化产物PG。可能有诱导细胞增殖、刺激bcj2介导的凋亡抑制和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从而促使肿瘤发生。
   ⑤肝素酶细胞外基质(ECM)和基膜蛋白的降解是肿瘤发展、浸润和转移的重要过程。HPR是其中发挥降解作用的蛋白酶,在许多肿瘤细胞中均有表达。Ouiros等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对29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检测其肝素醇(HPR)表达。结果显示良、恶性嗜铬细胞瘤中HPR表达阳性的比例分别为37%和100%,存在显著差异。HPR的生物学作用可能包括:降解ECM和基膜促使肿瘤浸润转移;激活VEGF介导血管形成;抑制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⑥抑制素/刺激素βB2亚基异二聚体糖蛋白2抑制素包括α亚基,βA亚基或βB亚基;激活素仅含βB亚基。Salmenkivi等指出:抑制素/刺激素βB2亚基在正常肾上腺髓质中表达呈强阳性;90%的良性嗜铬细胞瘤中呈中等或强阳性表达;100%的恶性嗜铬细胞瘤表达呈阴性,良恶性肿瘤中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分析糖蛋白mRNA表达在良恶性肿瘤中无显著性差异,表明βB2亚基是通过转录后的调节发挥作用的。
   ⑦细胞黏合素细胞黏合素(tenascin)是细胞外基质中一种糖蛋白,在许多肿瘤形成过程中均表达增强。Salmenkivi等通过免疫组化分析其在嗜铬细胞瘤中表达,结果显示正常肾上腺髓质tenascin表达阴性;28例良性嗜铬细胞瘤表达阴性或弱阳性;28例组织学可疑恶性(交界性肿瘤)中有13例表达中等强度或强阳性;7例恶性嗜铬细胞瘤均呈中等强度或强阳性表达。Tenascin在良恶性嗜铬细胞瘤中表达有显著性差异。Tenascin的生物学作用体现在细胞的黏附移动,内皮细胞脱落、细胞生长等过程中。Tenascin的过度表达改变了细胞外基质的作用从而促使肿瘤细胞的浸润。
   ⑧肿瘤相关基因 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是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Liu等通过25例嗜铬细胞瘤癌基因c2myc研究发现恶性中基因mRNA表达量是良性的3倍。Gimenez及Roqueplo等研究编码琥珀酸脱氢酶亚基B的基因(SDHB)发现,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基因突变率远高于良性。其他基因如c2erbB22、RET等对判断嗜铬细胞瘤性质未得到证实。
   2.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1)实验室检查
   ①常规检查血红蛋白降低、淋巴细胞增多,>3×109/L。
   ②生化检查显示肾上腺内分泌功能正常,血、尿中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高香草酸(HVA)及3-甲氧-4羟基苦杏仁酸(VMA)呈升高。
   ③血浆癌胚抗原阳性,预示预后差。
   ④尿中查出胱硫脲(cystathioni)表示有转移;单克隆抗体E3显示有转移性肿瘤;特异性血清试剂显示淋巴结转移。
   ⑤放射性免疫性检查显示有细胞毒性淋巴细胞、血清封闭抗体、细胞毒性抗体;血中血管活性肠肽(VIP)值增高,可区别肿瘤性腹泻与非肿瘤性腹泻。
   (2)影像学检查
   ①X线检查X线平片显示肿块软组织阴影。25%~50%肿块阴影内有散在呈斑点状钙化灶;排泄性尿路造影显示肾上腺肿瘤将肾脏、输尿管压迫、推挤向外下方移位;肿瘤在盆腔压迫输尿管致肾积水时,肾脏不显影;动脉造影显示肿瘤的供应血管。在骨转移时,X线检查显示骨质破坏、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骨皮质有溶骨,骨骺近端有虫蚀状破坏,骨膜下有新骨形成。
   ②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显示骨转移,较X线检查可早期发现骨、骨髓转移。
   ③超声检查显示实质性占位病变。呈界限清楚,但不规则、非均质光团,有钙化之声影;合并坏死、出血时,则密度不均;可显示肝转移。
   ④CT、MRI检查显示密度不均之肿瘤及钙化灶,可显示与周围组织关系及大血管受累情况。
   (3)其他检查
   ①骨髓检查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已很少用。
   ②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在B超引导下对肿瘤行细针穿刺活检可确诊。

治疗

恶性嗜铬细胞瘤联合化疗:
   恶性嗜铬细胞瘤化疗的适应证同放射性核素治疗。用于缓解儿茶酚胺过度分泌产生的症状,属姑息性治疗。临床上通常使用CVD化疗方案(环磷酰胺+达卡巴嗪+长春新碱),21天为一治疗周期。
   有研究表明,此方案的血生化效应比例可达64.3%。近年来不断有报道采用CVD化疗使有转移灶的恶性嗜铬细胞瘤血儿茶酚胺减至正常,转移灶的体积明显缩小。CVD化疗过程中可出现高血压危象、血白细胞数减少和胃肠神经系统毒性,治疗过程中应检测血常规变化以调整用量。联合化疗配合放射性核素治疗可减少化疗药物剂量,缩短治疗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