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肿瘤

  别名:结直肠癌

概述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结直肠癌是第4位常见的恶性疾病,也是第二大癌症杀手。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结肠息肉个人病史、结直肠息肉或癌家族史或者炎症性肠病史等。

病因

大肠癌病因尚未明确,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饮食与环境:饮食因素在大肠癌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在大肠癌高发的北美、西欧、澳大利亚等国每人每日进食的脂肪量平均在120g以上,在发病率居中的波兰、西班牙、南斯拉夫等困每人每日消耗的脂肪在60~120g之间,而在大肠癌低发的哥伦比亚、斯里兰卡、泰国等地每人每日的脂肪消耗量只有20~60g。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发病率低的日本居民移居欧美后发病率上升,至第二代与当地居民的发病率相似。脂肪饮食可能通过改变大便中胆酸浓度的作用而引起大肠癌的发生。同时高脂肪饮食常摄入较多的肉类,而肉类在油煎和焙烤过程中可能产生致癌物杂环胺。在美国,50年代起倡导改变饮食习惯使大肠癌发病率有下降趋势。
   2.大肠腺瘤:是最重要的结肠癌前病变。80%以上的大肠癌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从腺瘤演变为大肠癌大约需要5年时间。根据腺瘤中绒毛状成分所占比例不同,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成分在20%以下)、混合性腺瘤(绒毛成分20%~80%)和绒毛状腺瘤(绒毛成分在80%以上,又称乳头状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约为40%~50%。
   3.大肠慢性炎症: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大肠癌发生率比正常人高5~10倍。血吸虫病、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肠病以及克罗恩病发生大肠癌均比同年龄对照人群高。这些慢性结肠炎症可能通过肉芽肿、炎性或假性息肉而发生癌变。
   4.遗传因素:大肠癌患者的子女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2~4倍,约10%~15%的大肠癌发生在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有患大肠癌的人群中。目前已有两种遗传性易患大肠癌的综合征被确定:一为家族性大肠腺瘤病,子女中发病率约50%,患者5~10岁时大肠开始出现腺瘤,如不治疗,癌变率高(20岁时约50%,45岁约90%)。第二为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一级亲属中发病率可高达80%,占全部大肠癌病人的5%~6%。近年来分子水平的研究也证实大肠癌的发生与基因变化的累积有关。
   5.其他因素:在宫颈癌放射治疗后结肠癌的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数倍。提示放射线损害可能是一致病因素。亚硝胺类化合物以及原发性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症也可能与本病发生有关。

症状

本病男女差别不大,但其中直肠癌男性较多见,年轻结肠癌患者男性多见。我国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发病高峰在50岁左右,但30岁以下的青年大肠癌并不少见。
   大肠癌起病隐匿,早期常仅见粪便隐血阳性,随后出现下列临床表现。
   1.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常为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以血便为突出表现,或有痢疾样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有时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大便形状变细。也可表现为腹泻与糊状大便,或腹泻便秘交替,粪质无明显黏液脓血,多见于右侧大肠癌。
   2.腹痛:是本病的早期症状,多见于右侧大肠癌。表现为右腹钝痛,或同时涉及右上腹、中上腹。因病变可使胃结肠反射加强,可出现餐后腹痛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时腹痛加重或为阵发性绞痛。
   3.腹部肿块:肿块位置取决于癌的部位,提示已届中晚期。
   4.直肠肿块:因大肠癌位于直肠者占半数以上,故直肠指检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诊断方法。多数直肠癌患者经指检可以发现直肠肿块,质地坚硬,表面呈结节状,有肠腔狭窄,指检后的指套上有血性黏液。
   5.全身情况:可有贫血、低热,多见于右侧大肠癌。晚期患者有进行性消瘦、恶病质、腹水等。左、右侧大肠癌临床表现有一定差异。一般右侧大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和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左侧大肠癌则以便血、腹泻便秘和肠梗阻等症状为主。并发症见于晚期,主要有肠梗阻、肠出血及癌肿腹腔转移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左侧大肠癌有时会以急性完全性肠梗阻为首次就诊原因。

诊断

要求做到早期诊断本病。首先应做到对有症状就诊者不漏诊大肠癌的诊断,认识大肠癌的有关症状如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腹痛、贫血等,提高对结肠癌的警惕性,及早进行X线钡剂灌肠或结肠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鉴于早期大肠癌并无症状,如何早期发现这类患者则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对40岁以上具有下列高危因素者:大肠腺瘤、有家族史如大肠息肉综合征或家族遗传性非息肉大肠癌或一级血缘亲属中有大肠癌者、溃疡性结肠炎等,应进行长期随访,可定期肠镜检查。
  

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大肠癌根治术后仍有约50%病例复发和转移,这可能是术前未能发现隐匿转移灶或术中未将病灶完全切除,因此在剖腹术中先进行肿瘤肠腔内化疗或直肠癌术前灌肠给药,可阻止癌细胞扩散,杀伤和消灭癌细胞。术后继续化疗,有可能提高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对大肠癌较有效的化疗药物包括氟脲嘧啶(5-Fu)或氟脱氧脲嘧啶核苷,丝裂霉素C及表阿霉素、甲基环己亚硝脲、顺氯氨铂等。联合用药可能提高疗效、降低或不增加毒性、减少或延缓耐药性。

预防

大肠癌的一级预防:主要是预防其发病,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如控制脂肪摄入、增加纤维膳食,积极防治癌前病变如大力防治血吸虫病、根治结肠及直肠腺瘤和息肉病。非皮质激素类消炎药阿司匹林、w3多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剂维生素C、E、钙剂和维生素D等应用于高危人群有一定效果,但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对大肠腺瘤的处理近年来受到了重视,约30%~50%的病例为多发腺瘤。因此凡在直肠、乙状结肠发现有腺瘤者,均应做全结肠镜检查。同时约30%的病人在大肠腺瘤摘除后可能再长新的腺瘤,因此必须定期随访检查。有研究钙离子可直接抑制大肠上皮细胞的过分增生,可能有预防大肠腺瘤、大肠癌的作用。
   大肠癌的二级预防:主要是早诊断早治疗。除临床上对已出现症状的病人及时诊断减少误诊和漏诊外,对高危人群进行监测有利于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包括有肠道症状者、大肠癌高发区的中老年人群(年龄在40岁以上)、大肠腺瘤患者、大肠癌手术治疗后患者、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家族性大肠腺瘤病患者、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结肠慢性炎症以及盆腔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患者。监测的项目包括定期粪隐血试验、直肠指检、钡剂X线检查以及结肠镜检查等。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