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用药品 > 缩宫素

缩宫素

  别名:缩宫素

性状

为白色至黄褐色粉末,有吸湿性,易溶于水。

适应症

1.用于引产、催产、产后及流产后因宫缩无力或缩复不良而引起的子宫出血。
   2.通过催产素激惹试验了解胎盘储备功能。
   3.经鼻给药可促使排乳(仅用于协助产后一周分泌的初乳排出)。

禁忌症


   1.对本药过敏。
   2.明显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
   3.脐带先露或脱垂。
   4.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5.胎儿窘迫。
   6.宫缩过强。
   7.产前出血(包括胎盘早剥)。
   8.子宫收缩乏力长期用药无效。
   9.产道受阻。
   10.多胎妊娠。
   11.子宫过大(包括羊水过多)。
   12.疤痕子宫或有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剔除术史。
   13.骨盆狭窄或畸形。
   14.完全性前置胎盘。
   15.前置血管。
   16.需要立即手术的产科急症。
   17.孕妇禁用本药鼻喷雾剂。

不良反应


   1.据报道,母体可出现下列不良反应:过敏、心率增快或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恶心、呕吐。药物过量或过敏可导致妊娠子宫高张性、痉挛性、强直性收缩,甚至子宫破裂。大剂量应用时可引起高血压或水滞留。骶管阻滞时应用本药,可发生严重的高血压,甚至脑血管破裂。
   2.胎儿可由于宫缩过强引起宫内缺氧、窒息,甚至死亡。有报道,婴儿出生5分钟时可出现阿普加评分低、新生儿黄疸。

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1.慎用:
   (1)心脏病。
   (2)临界性头盆不称。
   (3)曾有宫腔内感染史。
   (4)宫颈曾经手术治疗。
   (5)宫颈癌。
   (6)早产。
   (7)胎头未衔接。
   (8)孕妇年龄已超过35岁。
   (9)有伴损伤的难产史。
   (10)部分性前置胎盘。
   (11)胎先露异常。
   (12)多胎经产妇。
   (13)高渗盐水中止妊娠的流产。
   2.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尚不明确。
   3.药物对哺乳的影响:有协助乳汁排出作用,无促进乳汁生成作用。
   4.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1)子宫收缩的频率、持续时间及强度。
   (2)孕妇脉搏及血压。
   (3)胎儿心率。
   (4)静止期间子宫肌张力。
   (5)胎儿成熟度。
   (6)骨盆大小及胎先露下降情况。
   (7)出入液量的平衡,尤其是长时间使用本药者。

用药前,需告知您的医师或药师,您的过敏史、手术史、病史、正在使用的药品及采取的治疗;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准备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等相关信息。

此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或查看药品说明书。

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

用法与用量

药物的剂量因人而异,请您遵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使用。下面是常用剂量,如您的用药剂量不同,请您不要未经医生允许擅自更改剂量。


   成人
   1.静脉滴注:
   (1)引产或催产:一次2.5~5U,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每1ml中含有0.01U。静脉滴注开始时每分钟不超过0.001~0.002U,每15~30分钟增加0.001~0.002U,直至宫缩与正常分娩时相似,最快每分钟不超过0.02U,通常为每分钟0.002~0.005U。
   (2)产后出血:每分钟静脉滴注0.02~0.04U,胎盘排出后可肌内注射5~10U。
   (3)不全流产或难免流产:参见肌内注射项。
   (4)催产素激惹试验:试验剂量同引产,用稀释后的缩宫素作静脉滴注,直到10分钟内出现三次有效的宫缩。此时注意胎心变化,若为阴性说明胎儿耐受力好,阳性者则应分析原因,尽早结束分娩。
   2.肌内注射:
   (1)不全流产或难免流产:立即肌注 10U,必要时30分钟后重复,亦可静滴给药。
   (2)子宫出血:一次5~10U。极量为一次20U。
   (3)产后出血:参见静脉滴注项。
   3.经鼻给药:
   (1)滴鼻液:用于催乳,在哺乳前2~3分钟,用滴鼻液滴入一侧或两侧鼻孔内,一次3滴。
   (2)鼻喷雾剂:用于催乳,在哺乳前2~3分钟,采用坐姿,向两侧鼻孔各喷入本药一次。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5-07-0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