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颅内栓塞

颅内栓塞

  别名:脑栓塞

概述

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发生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约占脑梗死的15%~20%。

病因

常见原因有:
   1.动脉源性栓塞:椎基底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可引起脑栓塞,是老年人TIA最常见病因。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是栓子的主要来源;
   2.脂肪栓塞:常见于长骨骨折或髋骨骨折,少数可见于头外伤或手术后;
   3.空气栓塞:主要见于静脉穿刺、潜水减压、人工气胸;
   4.癌栓塞:浸润性生长的恶性肿瘤,可以破坏血管,瘤细胞入血形成癌栓塞。
   5.其他:少见的感染性脓栓、寄生虫栓和异物栓等也可引起脑栓塞。

症状

1.一般特点:脑栓塞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是发病最急的脑卒中,而且多表现为完全性卒中。发病时病人通常意识清楚,无恶心呕吐头痛等全脑症状,少数病例发病时可伴一过性意识障碍,出现短暂意识模糊,特别是颈内动脉主干栓塞、多数动脉或广泛的颅内大动脉栓塞时,可发生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昏迷抽搐发作,椎基底动脉系统栓塞时可发生昏迷。大多数患者伴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等,或存在心脏手术、长骨骨折、血管内介入治疗等栓子来源病史。有些患者同时并发肺栓塞(气急、发绀胸痛咯血和胸膜摩擦音等)、肾栓塞(腰痛、血尿等)、肠系膜栓塞(腹痛,便血等)和皮肤栓塞(出血点或淤斑)等疾病表现。意识障碍有无取决于栓塞血管的大小和梗死的面积。
   2.血管栓塞的临床表现:不同部位血管栓塞会造成相应的血管闭塞综合征。与脑血栓形成相比,脑栓塞易导致多发性梗死,并容易复发和出血。病情波动较大,病初严重,但因为血管的再通,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可迅速缓解;有时因并发出血,临床症状可急剧恶化;有时因栓塞再发,稳定或一度好转的局灶性体征可再次加重。本病如因感染性栓子栓塞所致,并发颅内感染者,多病情危重。

诊断

骤然起病,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既往有栓子来源的基础疾病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的骨折等病史,基本可作出临床诊断,如合并其他脏器栓塞更支持诊断。CT和MRI检查可确定脑栓塞部位、数目及是否伴发出血,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

1.原发病治疗:针对性治疗原发病有利于脑栓塞病情控制和防止复发。对感染性栓塞应使用抗生素,并禁用溶栓和抗凝治疗,防止感染扩散;对脂肪栓塞,可采用肝素、5%碳酸氢钠及脂溶剂,有助于脂肪颗粒溶解;有心律失常者,予以纠正;空气栓塞者可进行高压氧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瓣膜病患者可行瓣膜成形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可行心间隔缺损修补术,瓣膜钙化者可行瓣膜置换术。
   2.抗凝治疗:心房颤动或有再栓塞风险的心源性疾病、动脉夹层或高度狭窄的患者可用肝素预防再栓塞或栓塞继发血栓形成。最近研究证据表明,脑栓塞患者抗凝治疗导致梗死区出血,很少给最终转归带来不良影响,治疗中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并调整剂量。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也可试用。本病由于易并发出血,因此溶栓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