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疱疹性角膜炎

疱疹性角膜炎

  别名: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概述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症称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它是由病毒感染、免疫与炎症反应参与、损伤角膜及眼表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眼病,也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发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美国约有50万患者。此病的特点是多类型、易复发、发病与被感染的HSV株以及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由于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往往因反复发作而严重危害视功能,临床尚无有效控制复发的药物,因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重要致盲原因。

症状

1.原发感染:HSK的原发感染主要表现为角膜上皮型。常有全身发热和耳前淋巴结肿痛,眼部主要表现为滤泡性或假膜性结膜炎,眼睑皮肤的水疱或脓疱,点状或树枝状角膜炎,其特点为树枝短、出现晚、存在时间短(1~3天),偶也可导致盘状角膜炎。
   2.复发感染:根据炎症的部位可分为浅层型和深层型。浅层型包括点状、树枝状、地图状及边缘性角膜炎;深层型包括角膜基质炎及角膜内皮炎。复发感染的特点是不侵犯全身,无全身症状。
   (1)点状、树枝状和地图状角膜炎:在诱因之后的数日内,眼部出现刺激症状,根据病变的部位可影响视力或对视力影响较少。角膜上皮层出现灰白色、近乎透明、稍隆起的针尖样小疱,可表现为点状或排列成行或聚集成簇,是为角膜疱疹。此期为时甚短,一般仅数小时至10数小时,因此常被忽略,有些患者在就诊时已改变。有时误诊为“结膜炎”。如及时发现和处理,痊愈后几乎不留痕迹。排列成行的疱疹,不久即扩大融合,中央上皮脱落,形成条状溃疡,并向长度伸展,伸出分枝,末端每有分叉,形成典型的树枝状溃疡。在溃疡的边缘,水肿的角膜上皮细胞有活的病毒存在。炎症继续发展,亦可形成边缘蜿蜓迂曲的地图样或星芒状溃疡。有时溃疡可有多个,排列成岛屿状。但不论形态如何,一般只作面的扩展,位于浅层。荧光素染色下,可清楚看到角膜溃疡上皮缺损处染成深绿色,而周围则被淡绿色渗透边缘所包围,说明这部分的上皮存在水肿、疏松现象,是为本病的特征。角膜感觉减退是疱疹性角膜炎的一个典型体征。感觉减退的分布取决于角膜病损的范围、病程和严重程度。病变部的角膜感觉常减低或消失,但其周围角膜的敏感性却相对增加,故主觉上有显著疼痛、磨擦感和流泪等刺激症状。多数浅层溃疡病例经积极治疗后,可在1~2周内愈合,但浅层实质的浸润需历时数周及至数月才能吸收,留下极薄的云翳,一般影响视力较小。
   树枝状或地图状溃疡愈合后,有时可见不透明的上皮细胞呈线条样或分枝嵴状堆积,这种假树枝是在愈合过程中,更多的上皮愈合被先后从不同方向向病损区伸延并最终汇合的结果,此处的角膜上皮轻度隆起,但荧光素染色一般为阴性。随着时间推移,假树枝可变光滑并消失。不要误认为感染而继续应用抗病毒药物,因为药物的毒性可使之加重。事实上,长期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本身就可产生假树枝和角膜炎。
   少数未经控制的病例,病变可继续向深部发展,导致角膜实质层发生混浊。混浊主要是角膜实质的水肿和浸润,一般从溃疡底部开始,逐渐向深部蔓延,直至后弹力层。其色灰白,半透明,有时略带灰黄色调。由于水肿和细胞浸润,角膜可明显增厚。后弹力层及内皮层亦出现肿胀粗糙或条状皱纹。常伴有虹膜炎反应,由于角膜混浊房水混浊和KP,常不能满意观察到,少数病例尚伴有前房积脓,此时瞳孔必须充分散大,防止后粘连。溃疡波及深部的病例,虽经积极治疗,溃疡愈合约需2~4周时间,至于实质水肿及浸润的吸收,可长达数月。角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可逐渐变薄,甚至溃疡穿孔。在溃疡阶段,极少数病例尚可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应该引起注意。
   由HSV感染引起的边缘上皮性角膜炎(marginal epithelial keratitis)的溃疡灶与树枝状角膜溃疡相似,只是病灶位于角膜边缘,表现为相应处角膜缘充血,角膜基质浸润,并可有新生血管形成。病人的症状较重且对治疗的反应不理想。
   (2)神经营养性角膜炎:神经营养性角膜炎可能由感染病毒或免疫反应引起,此种类型患者常伴有角膜的神经功能障碍或泪膜不正常,一般不是病毒感染的活动期,有些患者表现为无菌性溃疡(indolent ulcer)。病灶可局限于角膜上皮表面及基质浅层,也可向基质深层发展,溃疡一般呈圆形、光滑的卷边,长时间变化不大。处理不正确可能会引起角膜穿孔。它的形成是多因素的,包括基底膜损伤,基质内活动性炎症,泪液功能紊乱及神经营养的影响。抗病毒药物的毒性作用常是此种溃疡持续存在的原因。无菌性溃疡难以愈合,它的治疗首先是保护角膜上皮,最简单的方法是包扎患眼(或用治疗性软镜),停用所有药物,包括含有毒性防腐剂的各种人工泪液。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3)角膜基质炎:角膜基质炎虽然只占HSK初发病例的2%,但占复发病例的20%~48%。角膜基质可被多种因素影响,角膜上皮及内皮的病毒感染均会影响到角膜基质,引起角膜基质的水肿,对由于角膜上皮及内皮引起的角膜基质改变,其治疗主要是针对角膜上皮及内皮。角膜基质炎在临床的表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病毒的直接感染引起的基质坏死性角膜炎(necrotizing interstitial keratitis),另一种主要为基质内的免疫反应(有些患者可能合并病毒的作用)引起的免疫性角膜基质炎(immune stromal keratitis)。
   基质坏死性角膜炎常见于那些先前多次复发的树枝状角膜炎,正在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盘状角膜炎,角表现为严重的基质炎症,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坏死、新生血管、瘢痕、偶尔变薄和穿孔。同时发生虹睫炎,偶尔有继发性青光眼。它的自然病程是2~12个月,病情重,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案,预后极差。
   免疫性角膜基质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角膜基质的浸润及水肿,一般角膜上皮完整,可伴有免疫环,免疫环是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对于反复复发病例会出现新生血管,由于一些病例的角膜基质病变表现为圆盘形,所以许多作者将此型称为盘状角膜炎(disafom,keratitis)。根据其病理生理机制,盘状角膜炎主要是由于角膜内皮的病变导致的角膜基质水肿,因此我们现将其放在角膜内皮炎中叙述。
   (4)角膜内皮炎:角膜内皮炎(endothelitis)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畏光、疼痛,检查可见结膜充血、角膜后KP、角膜基质及上皮水肿及虹膜炎,角膜内皮炎患者一般不伴有角膜基质的浸润,此是与角膜基质炎相鉴别的重要体征,同时此类患者也很少有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只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患者才会出现角膜的新生血管。根据角膜后KP的分布及角膜基质、上皮水肿的形态可将角膜内皮炎分为盘状、弥散形及线形三种类型。
   盘状角膜炎:盘状角膜炎绝大多数是由HSV的直接侵犯和局部的免疫反应所引起,也可见于带状疱疹、水痘、牛痘、流行性腮腺炎或化学损伤性角膜炎。患者大多以往有过复发的病史,初次发作者较少。充血及刺激一般较溃疡型为轻,甚至可以毫无症状。患者就诊时常主诉视力模糊,眼部略有发胀感。
   盘状角膜炎是位于角膜中央或近中央处的圆形水肿,直径约为5~8mm,通常以6~7mm者居多。灰白色,略带半透明,中央部位较淡,而边缘处较浓密,犹如“钱币”状。偶尔也可见到免疫环(immuneor Wessely ring),是由中性粒细胞环绕盘状水肿的边缘形成。裂隙灯下检查,水肿在角膜实质深层为主,角膜增厚可达角膜厚度的1/4乃至一倍以上,伴有后弹力层皱纹及内皮粗糙增厚现象。大小不等的KP粘附于角膜内皮,少数病例尚有房水混浊或前房积脓。角膜上皮一般正常,荧光素不着色。但有些炎症严重的病例,角膜上皮呈现毛玻璃样水肿,滴荧光素后,在裂隙灯下检查,呈现细点状着色。除盘状混浊外,也可表面为肾图形、弥漫性、局限性、环形、马蹄形等。形状虽有不同,但病理改变基本一致。
   盘状角膜炎病程较长,通常为2~6个月。在炎症阶段,视力高度减退,但通过合理的使用抗病毒类药物与激素类药物,水肿大部分可以吸收,留下较淡的瘢痕,多数病例仍能保持有效视力。另一种情况是,在盘状角膜混浊的基础上,角膜表面可以出现树枝状或地图状溃疡,与深部炎症同时存在。有时,尚可并发单疱性葡萄膜炎,出现继发性青光眼,长期炎症的存在,又可促使新生血管长人。
   弥散形及线形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与盘状角膜炎基本相同,只是角膜后KP呈弥散分布或呈线形分布。
   总之,HSK的危害性在于炎症的反复发作和长期不愈。造成角膜细胞的严重破坏,最后为瘢痕组织所替代。大量的新生血管也是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不恰当的使用激素,亦是促使病情恶化的另一原因。至于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和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等情况,它们的严重性更是不言而喻的。

诊断

目前HSK的诊断多依靠病史和角膜病变的形态做临床诊断,反复发作史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治疗

1.抗病毒药物:目前对HSK的治疗主要还是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常用的有:
   (1)碘苷:又名疱疹净(idoxuridine,IDU)。仅抑制DNA病毒,对RNA病毒无作用。1962年首先应用于临床,只对浅层病变有效。该药毒性大、渗透性差,易产生耐药性,主要适用于初次发作病例。近年来新的抗病毒药物出现,使此药的应用减小。对多次复发病例,选用效果更好的药物为宜。眼药水为0.1%,眼膏0.5%。
   (2)氟苷:又名三氟胸腺嘧啶核苷(trifluridine,F3T),抗病毒作用比阿糖胞苷及碘苷强,可用于治疗浅层及深层HSK,眼内通透性好,全身应用毒性较大,仅局部应用,1%氟苷局部应用可引起角膜上皮病变。
   (3)阿糖胞苷(cytosine arabinoside):主要抑制DNA病毒,对RNA病毒作用不大。治疗HSK有一定效果,但对正常细胞毒性大,故常用它的衍生物环胞苷(cyclocytidine,CC),眼水为0.1%及0.05%,眼膏0.1%。
   (4)无环鸟苷:又名阿昔洛韦(acyclovir,ACV),为比较有效的选择性抗病毒药物,特别是对于疱疹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979年起应用于临床,国内外文献报道,不但疗效好,且副作用小。常用剂型为3%眼膏和0.1%无环鸟苷眼水。口服ACV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方法不仅具有治疗HSK的作用,同时具有预防HSK复发的作用,一些作者在HSK患者行角膜移植手术后采用口服ACV一年以预防HSK的复发。此外对于基质型HSK,长时间口服ACV也能预防其复发。
   (5)丙氧鸟苷:又名更昔洛韦(ganciclor,GCV),对HSV的抑制作用与ACV相当,对于HSK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对多种抗HSV药物产生耐药性病例也有治疗效果。眼药水的浓度是0.1%~3%。
   三氮唑核苷:又名病毒唑(virazole,ribavirin),为广谱抗病毒药,疗效较好,且对正常细胞毒性颇低。眼水为0.1%及0.5%,眼膏0.5%。
  其他抗病毒药物:如阿糖腺苷(vidarabine,Ara-A)等,对治疗HSK也有一定效果,但临床尚需要观察。至于吗啉胍(moroxydinum,ABOB),多数眼科医生认为疗效不佳。
   2.肾上腺皮质激素:因它有抑制角膜免疫反应和抗炎作用,常用于HSK的治疗,但应掌握如下原则。
   感染上皮性角膜炎(此型包括点状泡状角膜病变、树枝状角膜炎、地图状角膜炎及边缘性角膜炎)及神经营养性角膜炎禁用皮质激素,因其能激活病毒和胶原酶活性,促进病毒繁殖,使病变向深层发展。它还能抑制上皮再生,甚至造成溃疡穿孔。
   角膜基质炎包括坏死性或免疫性角膜基质炎,对于坏死性角膜基质炎应根据情况选择是否应用激素,如伴有免疫反应患者可应用激素,但以病毒感染引起者不应使用激素,如对此类患者使用激素可能会引起病情恶化。对于因免疫反应而导致的免疫性角膜基质炎患者,局部应用激素有治疗的意义。角膜内皮炎包括盘状、弥散或线状角膜内皮炎,此种类型HSK与免疫功能异常明确相关,可应用激素。但应用激素时应同时应用抗病毒药物。应用激素次数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而确定,在发病的早期,抗病毒药及激素局部应用为每天4~5次,当病情控制后,通常7~10天,再将抗病毒药及激素用药的次数改为每天3次,用一周后改为2次,再一周后改为1~2次维持约3个月。应用皮质激素期间,最好1~2日用荧光素着色一次,如有溃疡出现,立即停用,按溃疡处理。当炎症完全消退后,抗病毒药物和皮质激素的次数需逐步减少,最后完全停用。过量的使用抗病毒药,不但无助于预防炎症的复发,而且会产生耐药性,影响复发时用药的疗效,同时抗病毒药物还会对眼表产生毒性;过量的使用激素也会导致眼表上皮细胞的毒性,有时会出现浅层HSK。
   3.局部应用的皮质激素有:1%地塞米松眼水、眼膏,均可每日2~4次。
   免疫调节剂:利用它试图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或增强抵抗力,可用于治疗HSK。常用药物有左旋咪唑、干扰素转移因子等。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