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二尖瓣脱垂

二尖瓣脱垂

  别名:收缩期喀喇音-杂音综合征

概述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使二尖瓣叶在心脏收缩时向左心房脱垂,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曾被称为收缩期喀喇音-杂音综合征、Barlow综合征、瓣膜松弛综合征等。

病因

原发性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结缔组织疾病,其确切病因尚未明了。可发生于各年龄组,较多发生予女性,以14~30岁女性最多。三分之一患者无其它器质性心脏病而仅以二尖瓣脱垂为临床表现,亦可见于马方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患者。以后叶脱垂多见。

症状

1.症状: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症状出现有间歇性、反复性和一过性的特点。常见的症状有:
   (1)胸痛:发生率60%~70%,位于心前区,可呈钝痛、锐痛或刀割样痛,通常程度较轻,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与劳累或精神因素无关,含服硝酸甘油不能使之缓解。
   (2) 心悸:出现在50%的患者中,原因不明。可能与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有关,但动态心电图监测检查发现部分患者心悸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不高。
   (3)呼吸困难和疲乏感:40%的患者主诉气短,乏力,常为初发症状。部分患者无心力衰竭的情况下,运动耐力降低。严重二尖瓣返流者可出现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4) 其它:可有头晕,昏厥,血管性偏头痛,一过性脑缺血,以及焦虑不安,紧张易激动,恐惧和过度换气等神经精神症状。
   2.体征
   (1) 心脏听诊:心尖区或其内侧可闻及收缩中晚期非喷射样喀喇音,此音在第一心音后0.14s以上出现,为腱索被突然拉紧或瓣叶的脱垂突然中止所致。紧接喀喇音可及收缩晚期吹风样杂音,常为递增型,少数可为全收缩期杂音,并掩盖喀喇音。有时在心尖区可听到高调响亮乐音性收缩晚期杂音,类似百日咳或雁鸣样。收缩期杂音出现越早,出现时间越长,表明二尖瓣返流越严重。凡能降低左室排血阻力,减少静脉回流,增强心肌收缩力而使左心室舒张期末容量减少的生理或药物措施如立位、屏气、心动过速、吸入亚硝酸异戊酯等,均可使收缩期喀喇音和杂音提前;反之,凡能增加左室排血阻力,增加静脉回流,减弱心肌收缩力而使左心室舒张期末容量增加的生理或药物因素如下蹲、心动过缓、β受体阻滞剂、升压药等,均可使收缩期喀喇音和杂音延迟。
   (2) 其它体征:心脏搏动呈双重性,在收缩中期与喀喇音出现的同时,心脏突然退缩使心脏向外的搏动突然中止断。患者体形多属无力型,可伴直背,脊柱侧凸或前凸,漏斗胸等。

并发症

1.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系瓣环扩大和腱索逐渐拉长,二尖瓣返流逐渐加重所致;亦可急性发生,多在腱索断裂或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出现。
   2.感染性心内膜炎:多见于男性和45岁以上者,发生率1%~10%。凡仅有孤立性喀喇音者出现收缩期杂音或杂音时限延长且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者,应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
   3.心律失常和猝死:二尖瓣脱垂患者易发生心律失常,一般对健康无影响。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发生率达50%以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亦较常见。机制不明,可能与二尖瓣叶、乳头肌腱索的牵拉,或交感神经活性升高有关。
   猝死偶可发生,下列情况下猝死的危险性较大:严重二尖瓣脱垂伴左心室功能失代偿;复杂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显著延长;心室晚电位阳性;心房扑动或颤动伴预激综合征;年轻女性有黑蒙晕厥史伴呼吸困难。
   4.一过性脑缺血和栓塞:多由于脑栓塞所致,45岁以下的二尖瓣脱垂患者发生率可达40%。研究表明二尖瓣脱垂患者常伴有血小板活性的增高,此外,二尖瓣心房面和腱索与左心室壁摩擦导致的左心内膜纤维化,易于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引起脑栓塞、视网膜动脉栓塞及体循环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脾动脉、肠系膜动脉等)栓塞。

诊断

临床诊断主要是根据典型的心尖区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收缩晚期吹风样杂音,药物和动作对杂音的影响以及心电图有辅助诊断价值,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胸痛者,可用β受体阻滞剂,减少心肌氧耗和室壁张力,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改善二尖瓣脱垂的程度,从而缓解胸痛。硝酸酯类药物可加重二尖瓣脱垂,应慎用。
   对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在手术、拔牙、分娩或侵入性检查前后,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
   对心律失常伴心悸、头昏、眩晕或昏厥史者,可用β受体阻滞剂,无效时可用苯妥英钠,奎尼丁等,必要对可联合用药。
   出现一过性脑缺血者,应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无效,可用抗凝药物,以防脑栓塞发生。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