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面部单侧痉挛

面部单侧痉挛

  别名:单侧面部痉挛

概述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为第Ⅶ对脑神经支配的一侧面部肌肉不随意的阵发性抽搐。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向下扩散波及口轮匝肌和面部表情肌,因此又称面肌抽搐或半侧颜面痉挛。传统观点认为多数病人为原发性,少数继发于脑桥小脑角肿瘤及锥体束损害等。

病因

关于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面神经通路上某些部位受到病理性刺激产生异常冲动的结果。微血管压迫与面肌痉挛发病密切相关,国内外许多学者相继开展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多数面肌痉挛病人为脑桥小脑角部血管压迫所致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异常动脉血管压迫都在面神经根部5mm以内,面神经因反复受动脉搏动刺激,导致神经纤维受压,受压部位的髓鞘发生萎缩、变性,传出、传入神经纤维的动作电流发生短路现象,中枢失去对兴奋的整合功能,当电兴奋叠加到一定程度便形成一种暴发式下传,引起面肌痉挛。压迫血管常见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多根襻状血管(复合性)、椎动脉、无名动脉及静脉。
  

症状

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病人多数在中年以后发病,女性较多。病程初期多为一侧眼轮匝肌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渐缓慢地扩展至一侧面部的其他面肌,日角肌肉的抽搐最易为人注意,严重者甚至可累及同侧的颈阔肌,但额肌较少累及。抽搐的程度轻重不等,为阵发性、快速、不规律的抽搐。初起抽搐较轻,持续仅几秒,以后逐渐延长可达数分钟或更长,而间歇时间逐渐缩短,抽搐逐渐频繁加重。严重者呈强直性,致同侧眼不能睁开,口角向同侧歪斜,无法说话。常因疲倦、精神紧张、自主运动而加剧,但不能自行模仿或控制其发作。一次抽搐短则数秒,长至十余分钟,间歇期长短不定,病人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工作或学习,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人眠后多数抽搐停止。双侧面肌痉挛者甚少见,若有,往往是两侧先后起病,多一侧抽搐停止后,另一侧再发作,而且抽搐一侧轻而另一侧较重,双侧同时发病、同时抽搐者未见报道。少数病人于抽搐时伴有面部轻度疼痛,个别病例可伴有同侧头痛、耳鸣。
  

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特点为阵发性不自主的一侧性面肌抽搐,而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诊断并无困难。
  

治疗

1.药物治疗:各种抗癫痫、镇静、安定剂等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海索、地西泮等,对少数病人可减轻症状。口服上述药物配合维生素B1、B2。肌内注射,有的效果更好些。
   2.药物神经注射疗法:经以上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者可进行药物神经注射治疗。注射的具体方法有两种,分述如下。
   (1)茎乳孔穿刺面神经干注射法:分乳突前缘和乳突后缘人路。
   ①乳突前缘人路:患者常用侧卧位,取2ml空针连接皮下注射针头,吸取2%普鲁卡因1ml。针自耳垂下方乳突前方向上后刺入,进入茎乳突沟,当针尖刺中面神经后,即引起同侧耳部疼痛,有时发生面肌痉挛。注入0.3~0.5mg普鲁卡因,如出现面肌瘫痪,则证实刺中面神经,即可注入药物。穿刺时注意勿过于斜向前方,否则可穿人外耳道,过深可刺达颈动脉、颈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等。刺入深度一般为2.5~3cm。
   ②乳突后缘人路:于乳突后缘根部,乳突尖上方1cm处进针,针尖向前水平方向,略向内,自乳突沟达茎乳孔后缘,刺入深度约3~3.5cm。
   (2)面神经分支注射法:面神经经过腮腺时或经过腮腺后分成末梢支,呈扇形分布于面部表情肌,注射前可用电刺激仪确定面神经分支位置,用皮下注射针头在定位处刺入皮下组织,注入少量普鲁卡因后再注入药物。注射的范围可根据面肌痉挛的部位选择。如眼轮匝肌痉挛,可于外眦外侧2cm处注射1~2个分支。由于面瘫不全,多在2~4个月后复发,疗效一般欠佳。
   面神经注射药物可用无水乙醇,当刺中面神经注入普鲁卡因出现面肌瘫痪时即可注入,注药量可按出现瘫痪的程度掌握,如注入普鲁卡因后立即产生完全性面瘫,第一次可注入乙醇0.2ml,如疗效不满意,再次注射时可增加至0.3~0.5ml。理想疗效为产生不全面肌瘫痪而面肌痉挛消失。乙醇注射于面神经干可暂时中断面神经的传导功能,使面肌抽搐解除。由于注射后面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所以它所支配的面肌立即出现瘫痪或不全瘫痪,此种面肌麻痹在数月内可恢复。解除面肌抽搐的疗效通常可维持6个月至1年,复发后可再次注射。但第三次复发后注射乙醇量不宜超过第二次所用量,以免面肌瘫痪长期不恢复。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6-01-08 本信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