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内脏利什曼病

内脏利什曼病

  别名:黑热病

概述

黑热病(kala-azar)又称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ls),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经白蛉传播的慢性地方性寄生虫病。其临床特征为长期不规则发热、脾脏与肝脏肿大、全血减少、消瘦等。在1958年我国已基本消灭本病,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部分边远地区又不断有新感染的黑热病人出现。
   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中有两种形态为利杜体和鞭毛体,前者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体内,后者寄生于白蛉消化道中。鞭毛体经白蛉叮咬,进入人体后,被巨噬细胞吞噬经淋巴液和血流到达内脏组织器官,在巨噬细胞内大量繁殖,使巨噬细胞破裂,如此反复,引起大量巨噬细胞破坏及增生,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由于浆细胞大量增生,血浆球蛋白明显增高。

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2~3.5个月。发病缓慢,早期可有不规则低热,盗汗、疲乏,数周后发热趋于明显,热型常为弛张热或稽留热,典型者呈双峰热,常伴有头痛、出汗、全身不适等。体检时发现全身淋巴结轻度肿大、肝脾肿大,而以后者尤为明显。患者皮肤逐渐变黑,故称“黑热病”。晚期患者脾脏明显肿大,甚至出现巨脾症,明显消瘦,精神萎靡。
   有时患者四肢或颜面部皮肤可出现浅红色斑丘疹或色素减退斑,如发生在治疗后则称为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PKADL)。
   本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可分为7个临床类型,以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1.结核型:发病缓慢,午后发热,并有咳嗽、盗汗、食欲不振等症状,易被误诊为结核病。
   2.伤寒型:约有1/3的病例有发热头痛等症状,继之体温上升至39~40℃,持续不退,并有便秘和腹胀,脾脏肿大及末梢血白细胞数减少,极似伤寒。
   3.波浪热型:有时患者的热型呈波浪状,多汗,脾脏肿大及末梢血白细胞数减少,类似布鲁菌病,但无关节痛
   4.疟疾型:患者有发冷、发热及出汗,类似疟疾发作,可每日或间日发作一次。
   5.双峰热型:约1/3的早期病例每日有两次体温升高,一次在清晨,一次在午后或晚间。
   6.呼吸道感染型:有不少患者的初期症状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其中有些患者的症状类似流感。
   7.胃肠型:多见于儿童患者,可有胃肠道不适、轻度腹泻便秘腹痛等症状。

并发症

并发症多见于疾病晚期。
   1.继发性细菌感染:如肺炎、齿龈溃烂及走马疳等。
   2.急性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患者高热、口腔溃疡、坏死、局部淋巴结肿大。

诊断

1.流行病学史:患者有在流行区居住及白蛉叮咬史。
   2.临床表现:临床上有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脾肿大及末梢血白细胞数减少。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降低,粒细胞比例降低,以后可出现血小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降低。
   (2)免疫学检查:血清直接凝集试验、ELISA或浸渍片(dipstick)检查阳性。血清循环抗原(CAg)检查对早期诊断及疗效考核有重要价值。
   (3)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可以检测患者血液或脾穿刺液中虫体的特异性DNA片段,对诊断本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4)病原学检查:在患者骨髓涂片中找到本虫的无鞭毛体是确诊的主要依据。脾脏穿刺查找虫体的阳性率较骨髓穿刺高。

治疗

本病首选药物为葡萄糖酸锑钠。国内常用总剂量成人为100~120mg/kg儿童为120~150mg/kg的6天疗法,成人每日静脉或肌内注射,儿童每日量可分为2次注射,少数患者需要第二个疗程。国内虫种对五价锑剂较为敏感,WHO推荐2mmg/(kg·d),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850mg,疗程在20天以上。不良反应有咳嗽、恶心、腹痛、腹泻、腿痛、鼻出血等。严重的肺结核、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患者禁用。对锑剂过敏或抗锑剂患者,可应用喷他咪(戊脘咪,pentamidine)或两性霉素B。喷他咪4mg/(kg·d),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总剂量成人为2.1~6.5g,儿童为0.7~1. 4g。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每周3次,以5~10mg的剂量开始,以后每次增加5~10mg,直到每次剂量达0.5~1mg/kg,持续到总剂达1~3克。

预防

1.治疗患者和捕杀病犬。
   2.在白蛉活动季节喷洒DDV、敌百虫等药物以杀灭白蛉,防止其孳生。
   3.使用蚊帐、纱门、纱窗防止白蛉侵袭,夜间可在身体暴露部位涂擦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防白蛉叮咬。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