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结肠肿瘤

结肠肿瘤

  别名:结肠癌

概述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结肠癌占大肠癌40%左右,好发于45~50岁之间,但1/3病人年龄在40岁以下。

病因

结肠癌的发病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1.致癌物质食物中黄曲霉素、胆盐分解物等均有致癌作用。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一方面产生致癌物质,另一方面使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加重了对肠黏膜的损害,故西方国家发病率高可能与此饮食习惯有关。据流行病学调查,高纤维饮食的非洲人,结肠癌发病率低。这说明,低纤维饮食时肠道蠕动缓慢,排便时间延长,从而使胆汁酸、胆固醇与肠道细菌相互作用时间延长,产生致癌物质的量可能增加,同时也使大肠黏膜与致癌物质接触时间延长。
   2.癌前病变家族性息肉病和绒毛状腺瘤被认为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若病程长久则可能恶化。目前对癌前病变有如下认识:
   (1)腺瘤越大,癌变率越高;
   (2)广基形腺瘤较有蒂腺瘤易于癌变;
   (3)异型性越重者癌变率越高;
   (4)多发腺瘤癌变率较单发腺瘤癌变率高,且左半结肠较右半结肠发病率高;
   (5)组织学类型不同的腺瘤,其癌变的比率是: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
   3.结肠的慢性炎症慢性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均可能恶化发展成为结肠癌。我国流行病学统计,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结肠癌发病率增高,说明两者有一定关系。有人认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约有5%最终癌变。病程越长,癌变几率越大。其发病机制可能由于反复组织破坏和修复而导致肠上皮增生、腺瘤化,最后癌变。
   4.遗传因素家族的遗传性与结肠癌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但除有遗传的易感性之外,还需有若干后天的激发因素,才能引起癌变。
   5.病毒感染诱发肿瘤的病毒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可能引起肿瘤恶化。

症状

1.排便习惯的改变和大便带血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或稀便;大便带血,或鲜红或暗红,亦可为潜血阳性,临床上须与痔疮、肠炎等相鉴别,随着病情的发展,大便可表现为稀便和便秘交替出现。
   2.腹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呈持续性隐痛,肠梗阻明显时则表现为阵发性绞痛。
   3.腹部包块癌肿生长到一定程度,腹部可触及包块,一般肿块较硬,形状不规
  则,表面呈结节状,早期包块活动度尚可,晚期因粘连而活动度差,当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压痛。
   4.肠梗阻较少见,肝曲结肠癌易发生梗阻,表现为下腹隐痛,便秘、腹胀明显,恶心、呕吐症状较少见,肠蠕动亢进。
   5.贫血贫血主要是由于癌肿出血及慢性全身性消耗所引起,此外,亦可出现乏力、发热、消瘦、低蛋白血症等症状。
   此外,由于左右两侧结肠解剖及癌肿病理各有特点,故临床表现存在明显区别。左侧结肠肠腔较窄,癌肿病理以浸润型为主,易造成肠腔狭窄,临床表现以梗阻症状为主;右侧结肠肠腔较宽,壁薄且扩张性大,癌肿病理以肿块型为主,并有溃疡发生,故临床表现以大便带血、贫血、腹部包块为主。

诊断

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常不明显,易被忽视,因此大多数结肠癌病人发现时已不属早期。
   1.30岁以上病人有以下症状时要警惕结肠癌的可能:
   (1)近期出现持续性腹部不适、隐痛、腹胀等,经一般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
   (2)排便习惯改变,出现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
   (3)大便带血、黏液但无其他肠炎或痢疾病史。
   (4)结肠部位有可疑肿块。
   (5)出现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或乏力症状,对有以上症状的病人,特别是大便潜血多次阳性者,应作进一步检查。
   2.结肠X线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结肠癌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稀钡及气钡对比的检查方法对显示结肠内的形态异常有很高的准确性。结肠癌在钡灌肠中的表现与癌的大体形态有关,肿块型表现为肠壁一侧充盈缺损,黏膜破坏或不规则。有的肿块较扁,结节状,并已累及肠周径全部或大部,即表现为肠腔不规则狭窄。溃疡型癌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并有龛影,其周围较透明。浸润型癌的钡灌肠表现则为肠壁一侧收缩,病变侵及全周径后即呈环状或短管状狭窄。结肠癌的病变长度一般不超过lOcm,正常黏膜突然转变为黏膜破坏。由于结肠癌在检查时多已侵犯并破坏肌层,因此病变部的结肠袋消失,呈僵硬管状。
   3.纤维结肠镜检查:纤维结肠镜的应用是对结肠癌诊断的一项重要进展,通过检查能够看清整个大肠肠腔内的情况,且可以进行活检、摄影,结肠癌经X线检查诊断后,有条件者应争取做纤维结肠镜检查,对病变部位直接观察并取组织供病理检查,还可检查结肠的其他部位有无腺瘤或其他原发性癌。
   4.B型超声扫描检查:对初步了解腹内有无肿块以及肝内有无占位性病变有帮助。
   5.CT扫描检查:主要用于发现肝内有无转移癌的表现,以及腹主动脉旁有无肿大淋巴结。
   6.实验室检查
   (1)血红蛋白:对于不明原因的血红蛋白降低,应该考虑右半结肠癌的可能,因为右半结肠癌由于长期慢性失血,而患者又无明显的大便习惯改变的症状,而引起血红蛋白降低,临床医生往往引起忽视,只给予对症处理,结果症状无好转,直至出现腹部包块时才考虑结肠癌的可能性。
   (2)大便潜血试验:大便潜血试验涉及整个消化道的出血性病变,故对大便潜血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大肠内的病变。由于升结肠和盲肠的肿瘤,往往血和大便混合充分,临床可表现为大便隐血的阳性和不明原因的贫血,故临床应该考虑大肠内的病变。
   (3)血清癌胚抗原(CEA)测定:CEA是一种细胞膜的糖蛋白,大肠癌及其他组织中均可有此类抗原,采用放射免疫法可以测定血清中CEA含量,正常值为5ng/ml以下,约60%大肠癌病人血清CEA值高于正常。如病变尚局限于肠壁内,CEA值高于正常值不及50%。CEA值测定对结肠癌的特异性不高,其他胃肠道或非胃肠道癌肿或结肠炎性病变也可以有CEA值的增高。但如结肠癌病人手术前CEA值高于正常,切除癌1个月后,CEA值仍无明显下降时,预后不佳。癌切除后CEA值降至正常,以后可定期复查;当又出现增高时,病人即使无临床症状,也大多表示可能病情复发。因此对术前CEA值高的结肠癌病人,术后可用以帮助判断预后和复发。

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常选用5-氟尿嘧啶(5-Fu)、呋氟尿嘧啶(FT207)、丝裂霉素C(MMC)等。每种药的用法有不同方案,5-Fu可每4周用药5天,每天静脉滴注剂量为12mg/kg。FT207的毒性较低,可口服,每日800~1200mg,分4次服,总量20~40g为一个疗程。MMC可每周静脉滴注一次,成人剂量每次为4~6mg,40~60mg为一个疗程。对不能切除或术后复发的结肠癌,如果病人血象和肝肾功能尚好,可给予几种化学药物联合应用。应定期复查白细胞,如<3500/cm3,则停止用药。

预防

1.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适当降低脂肪摄入量。
   2.对50岁以上患者,大便潜血多次出现阳性,应考虑结肠癌的可能性,这有利于发现症状不明显的结肠癌。
   3.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恶化可能性高,应及早进行治疗。
   4.结肠腺瘤应及时手术根除。
   5.结肠慢性炎症患者应定期行纤维结肠镜检查。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