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隐球菌病

隐球菌病

  别名:Toruloses

概述

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是由隐球菌属中的新生隐球菌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可侵犯人体的皮肤、肺部、骨骼等全身各脏器,但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约占隐球菌感染的80%。预后严重,病死亡率高。近年来由于艾滋病的出现和蔓延,隐球菌感染的发生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病因

隐球菌病的病原菌为隐球菌属中的新生隐球菌,它包括新生变种和格特变种。按血清学分类可分为A 型、B 型、C 型、D 型及AD 型等5 型。此外尚有少量未确定型。
   宿主细胞免疫功能不全是本病重要的发病因素,如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网状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结核病及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等。但在我国半数以上的病人并末发现患有基础疾病。

症状

1.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约占隐球菌感染者中的80%。主要临床类型有脑膜炎型、脑膜脑炎型及肉芽肿型等,其中以隐球菌脑膜炎常见。隐球菌脑膜炎通常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多有头痛、发热恶心呕吐和脑膜刺激征,可有颅内压显著增高。脑膜脑炎型则由于同时累及大脑、小脑、脑桥或延髓,还可引起偏瘫、失语或精神障碍、局限性癫痫发作等。
   2.肺隐球菌病:可单独存在,也可和其他部位隐球菌病同时存在。约1/3病人无任何症状,常在胸片检查时发现,易误诊为肺癌。大多数病人表现为咳嗽、咳少量粘痰或血痰、胸痛、低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少数病例可表现为急性肺炎,高热,胸痛明显、伴有肺实变或胸腔积液。
   3.皮肤、粘膜隐球菌病可为原发或继发,后者常是全身感染的一部分。临床表现主要为丘疹、水疱、脓疱、浸润性结节或单个/多个溃疡。粘膜病变常由血行播散而来,表现为结节、肉芽肿或慢性溃疡,病变部位可见于口腔、鼻腔或上颌窦等处。
   4.其他:可以受累的器官有骨、关节、肝、肾等。大多是全身感染的一部分。

诊断

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以及脑脊液直接镜检或培养发现新生隐球菌或血液、脑脊液荚膜多糖抗原阳性即可诊断。

治疗

1 降低颅内压的常用药物有20%甘露醇、甘油果糖等。经上述方法仍不能缓解颅内高压的病人可以在脱水治疗的给药期静脉注射50%葡萄糖,配合利尿剂。治疗仍不满意或短期内症状明显加重的可以考虑侧脑室引流。
   2 抗真菌治疗的常用药有两性霉素B、脂质体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推荐使用两性霉素B配合氟胞嘧啶。
   (1)具体用药方案:两性霉素B成人起始剂量为0.5~1mg,溶解于5%葡萄糖(不宜用生理盐水,以免发生沉淀),在1周内逐渐增加至25mg/d。脑膜炎患者用药累积剂量为3~4g,其他部位感染累积剂量为1~2g;在使用两性霉素的过程中输液瓶和输液导管要用黑布包裹避光。联用的氟胞嘧啶的用量为1.5~2g,3次/日,疗程3个月以上。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的病人可以使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前者起始量为0.3~0.5mg/(kg·d),渐增至2~4mg/(kg·d),累积量5~8g,8~12周为一疗程;不能用生理盐水稀释,以免产生沉淀。氟康唑成人剂量为每日400mg,分两次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停药指征:患者出现严重毒副作用、脑脊液培养(每周1次)3次无隐球菌生长,对于培养始终为阴性结果的病人,应参照脑脊液涂片和乳胶凝集试验的结果。
   (2)对于已进行侧脑室引流的病人,可经引流管向脑室内注射两性霉素B。首剂0.05~0.1mg,配伍地塞米松1~2mg及5%葡萄糖,采用缓慢反复稀释注射法。总量可用至20mg。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的用法相同。在注射药物过程中个别病人有发生难以预测的某些不良反应如抽搐等的可能性,一旦出现应即时停用。支气管或肺内感染者可以使用雾化吸入,方法为两性霉素B(5mg/ml)1~2ml,每日1~2次。
   (3)用药期间,密切观察两性霉素B的毒副作用,特别是肾功能损害、严重低钾血症甚至心脏骤停等。

预防

1.积极治疗基础病,增强病人机体免疫力。
   2.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应主动给予预防性抗真菌药物,或免疫增强剂。
   3.对危重病人加强保护性隔离,注意保持环境的清洁、干燥,控制出入人员的流动。
   4.积极治疗皮肤黏膜的真菌感染,防止血源性播散。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