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肺心病

肺心病

  别名:肺源性心脏病

概述

肺原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临床上以后者多见。

病因

按原发病的不同部位,可分为三类:
   1.支气管、肺疾病
   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等。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形成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可引起胸廊活动受限、肺受压、支气管扭曲或变形,导致肺功能受限,气道引流不畅,肺部反复感染,并发肺气肿,或纤维化、缺氧、肺血管收缩、狭窄,使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发展成肺心病。
   3.肺血管疾病
   甚少见。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allergic granulmatosis),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均可使肺小动脉狭窄、阻塞,引起肺动脉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负荷加重,发展成肺心病。
   4.其他
   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及先天性口咽畸形、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均可产生低氧血症,引起肺血管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发展成慢性肺心病。
  

症状


   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按其功能的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进行分述。
   1.肺、心功能代偿期
   (1)症状: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有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急性感染可使上述症状加重。少有胸痛或咯血。
   (2)体征: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绀和肺气肿体征。偶有干、湿性哕音,心音遥远,P2>A2,三尖瓣区可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提示有右心室肥厚。部分患者因肺气肿使胸内压升高,阻碍腔静脉回流,可有颈静脉充盈。此期肝界下移是膈下降所至。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1)呼吸衰竭
   ①症状: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但白天嗜睡,甚至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②体征:明显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有视网膜血管扩张、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因高碳酸血症可出现周围血管扩张的表现,如皮肤潮红、多汗。
   (2)右心衰竭
   ①症状:气促更明显,心悸、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等。
   ②体征:发绀更明显,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甚至出现舒张期杂音。肝大且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重者可有腹水。少数患者可出现肺水肿及全心衰竭的体征。
  
  

并发症

1.肺性脑病
   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但必须除外脑动脉硬化、严重电解质紊乱、单纯性碱中毒、感染中毒性脑病等。肺性脑病是慢性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应积极防治。
   2.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慢性肺心病出现呼吸衰竭时,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当机体发挥最大限度代偿能力仍不能保持体内平衡时,可发生各种不同类型的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使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病情更为恶化,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应进行严密监测,并认真判断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的具体类别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3.心律失常
   多表现为房性期前收缩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中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最具特征性。也可有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少数病例由于急性严重心肌缺氧,可出现心室颤动以至心脏骤停。应注意与洋地黄中毒等引起的心律失常相鉴别。
   4.休克
   慢性肺心病休克并不多见,一旦发生,预后不良。发生原因有严重感染、失血(多由上消化道出血所致)和严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
   5.消化道出血
   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诊断


   根据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他胸肺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并已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如P2 >A2、颈静脉怒张、肝大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及体静脉压升高等,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有右心增大肥厚的征象,可以作出诊断。
   1977年我国颁布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它肺胸疾病和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和有心功能不全。
   说明:
   1.慢性肺胸疾病和肺血管病变主要根据病史、体征、心电图、X线。并可参考放射性核素、超声心动图、心电向量图、肺功能和其它检查判定。
   2.右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压痛、肝颈反流征阳性、下肢浮肿及静脉压增高等。
   3.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的诊断依据:
   (1)体征:剑突下出现收缩期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心音明显增强和出现收缩期杂音。
   (2)X线征象和诊断标准;
   (3)心电图诊断标准;
   (4)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
   (5)心电向量图诊断标准;
   (6)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肺上部血流增加下部减少,即表示可能有肺动脉高压。
   注:(4)、(5)、(6)项有条件的单位可作诊断参考。本标准在高原地区仅供参考。
  
  

治疗

1.纠正心力衰竭:可适当选用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及血管扩张剂。
   2.正性肌力药物:如茶碱类、β受体激动剂及小剂量多巴胺等有扩张肺血管的作用。
  
  

预防

主要是防治引起本病的支气管、肺和肺血管等基础疾病。
   1.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广泛宣传提倡戒烟,必要时辅以有效的戒烟药,使全民吸烟率逐步下降。
   2.积极防治原发病的诱发因素,如呼吸道感染,避免各种变应原、有害气体、粉尘吸入等。
   3.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卫生宣教,普及人群的疾病防治知识,增强抗病能力。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6-01-08 本信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