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用药品 > 门冬酰胺酶

门冬酰胺酶

  别名:L-门冬酰胺酶

适应症

适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黑色素瘤等。对儿童急淋的诱导缓解疗效较好。由于单用本药时缓解期较短,且易产生耐药性,故多与其他化疗药物组成联合方案,以提高疗效。

不良反应

本药的一些严重不良反应与其作用机制有关。门冬酰胺在体内被水解为门冬氨酸及氨,这种必需氨基酸的利用减少,不仅影响恶性细胞的生长,而且也影响到正常组织。使某些必需的蛋白质(如血浆白蛋白、胰岛素、凝血因子及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引起各种组织和器官功能不全。据报道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高,但差异很大。与其他大多数抗肿瘤药不同,本药骨髓抑制轻,成人不良反应较儿童多见。
   1.精神神经系统:可有嗜睡、抑郁、情绪激动、幻觉,偶致帕金森综合征等。脑电图可有异常改变。
   2.消化系统:常见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腹泻。可引起急性胰腺炎,其中暴发型胰腺炎可致命。肝功能损害通常在开始治疗的2周内发生,可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等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偶引起脂肪肝,也有因肝功能损害而死亡者。
   3.泌尿生殖系统:至少1/4的患者用药后出现肾功能损害(表现为镜下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及血尿素氮升高)或出血性膀胱炎。高尿酸血症常发生在治疗的初期,严重者可引起尿酸性肾病、肾衰竭。少数患者因肾衰竭而死亡。
   4.血液:可有贫血、白细胞减少、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异常,部分患者有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可能升高。大剂量使用对可出现骨髓抑制。
   5.免疫系统:本药有免疫抑制作用,如抑制抗体合成、抑制迟发性过敏反应、抑制淋巴细胞转化和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等。可因免疫抑制而致感染。
   6.代谢/内分泌系统:可致高血糖、高血钙。首次给药的前2日内,血清甲状腺结合球蛋白浓度可能下降,一般可于末次给药后的4周内恢复正常。
   7.过敏反应:本药是一种外源性蛋白质,具有抗原性,用药后5%~20%的患者可出现过敏症状,约3%的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剂量越大过敏反应发生率越高,间歇给药比连续给药发生率高,静脉注射比肌内注射发生率高。过敏反应一般发生于多次反复注射者。个别过敏体质者,即使注射皮试剂量,偶尔也会产生过敏反应。
   8.其他:用药后可能引起血氨浓度可升高。自大肠杆菌提取的制剂含有内毒素,可引起高热、畏寒、寒战,严重者可致死。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来源于埃希大肠杆菌与来源于欧文菌族(Erwinia carotora)的门冬酰胺酶可产生交叉过敏。
   2.慎用:(1)糖尿病患者。(2)有痛风或尿酸性肾结石史者。(3)肝功能不全者。(4)曾用细胞毒药物或曾接受放疗者。(5)感染患者。
   3.药物对妊娠的影响:由于不能排除本药有潜在的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妊娠早期的妇女应避免使用。
   4.药物对哺乳的影响:本药对婴儿可能产生危害,故接受治疗的哺乳妇女应停止哺乳。
   5.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在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血浆凝血因子、血糖、血清钙、血清淀粉酶、血尿酸、肝肾功能及骨髓涂片等。

用法与用量

本用法与用量信息仅供参考,如您的用药剂量不同,请您不要未经医生允许擅自更改剂量。请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成人
   1.静脉滴注:根据不同病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本药用量有较大差异。急淋诱导缓解:一日500U/m2,或1000U/m2,最高可达2000U/m2,10~20日为一疗程。
   2.肌内注射:剂量同静脉滴注。
  
  儿童
   1.静脉滴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长春新碱、泼尼松联用,在给予长春新碱、泼尼松后,于疗程的第22日,一日使用本药1000U/kg,连用10日。
   2.肌内注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长春新碱、泼尼松联用,本药一次6000U/m2,自疗程的第4日开始,每3日给药1次,共用9次。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3-11-05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