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胸膜结核

胸膜结核

  别名:结核性胸膜炎

概述

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是机体对结核菌蛋白成分处于高度过敏状态时,结核杆菌侵犯胸膜而引起的胸膜炎症。是最常见的感染性胸膜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

引起结核性胸膜炎的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到达胸膜的途径有三种:结核杆菌经淋巴管到达胸膜;胸膜下结核病灶直接波及胸膜;经血行播散至胸膜。

症状

结核性胸膜炎包括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脓胸,其临床表现各异。
   1.干性胸膜炎(dry pleurisy):主要症状为胸痛,为剧烈针刺样痛,深呼吸及咳嗽时更甚,多发生于肺尖部、腋下胸部。少数病人有轻中度发热、干咳及其他结核毒性症状。体征为患侧呼吸运动受限,呼吸音减弱,局部压痛,可闻及恒定的吸气相与呼气相的胸膜摩擦音,咳嗽后无改变为其特点。
   2.渗出性胸膜炎(exudative pleurisy):临床症状因发病部位、积液量不等,有较大差异。常急性起病,亦可缓发。
   (1)结核中毒症状:80%患者有发热,多为中度热,常伴有乏力、纳差、盗汗等症状。
   (2)胸痛:3/4以上患者有胸痛,与病程的发展阶段及部位有很大关系,常见于疾病初期及病程后期、呈针刺样或隐痛,出现胸腔积液时胸痛可不同程度减轻。
   (3)咳嗽:多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
   (4)大量积液可出现气急、呼吸困难
   积液体征与胸液量及积聚部位有关,积液量少400ml或位于叶间胸膜者可无明显体征。中等量以上积液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体征,如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受限、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降低或消失,语音传导减弱。大量胸腔积液气管移向健侧。
   3.结核性脓胸(tuberculous empyema):一般起病缓慢,症状轻微,可有胸闷、胸痛、干咳、气短等,多数有结核中毒症状。急性起病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出现寒战、高热、干咳、胸痛呼吸困难等。若伴有支气管胸膜瘘,可有剧烈刺激性咳嗽,常由于继发细菌感染加重病情。慢性者常呈消耗状态,贫血、消瘦明显。体征大致与渗出性胸膜炎相似。慢性者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呼吸音减弱,纵隔移向患侧,常伴有杵状指(趾)。

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X线、超声检查和胸液检查,多数病例可做出临床诊断。胸膜活检和细菌学检查可确定病因诊断。
   1.干性胸膜炎:根据病史、发热、干咳、剧烈针刺样疼痛和胸膜摩擦音等特点可以做出诊断。
   2.渗出性胸膜炎:多数病人起病较急,有发热、干咳、胸痛或先有结核中毒症状,大量胸腔积液者有呼吸困难,胸部常有胸腔积液体征。部分病人既往有结核病史或结核接触史,以青少年多见。
   3.参考胸部X线等辅助检查结果。
   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经抗结核治疗后体温迅速下降,胸水吸收,提示抗结核治疗有效,有助于诊断。
   5.结核性脓胸: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X线、B超有胸腔积液征象,胸膜增厚。胸液为脓性,可含干酪物质,白细胞数>10×109/L。胸液细菌学检查无其他致病菌生长,涂片、培养出结核菌可确诊,如混合感染可找到化脓菌。脓腔壁病理学检查有于酪性坏死性肉芽肿改变可明确诊断。

治疗

1.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抗结核化疗原则、方案与活动性肺结核治疗相同。应早期合理的联合化疗,包括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乙胺丁醇(EMB)或链霉素(SM)进行有规律治疗。疗程一般为12个月。初治轻症可以9个月,少数疗效欠佳可适当延长疗程。应避免过早停药,以防远期发生肺部及肺外结核。
   2.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可降低机体的变态反应和炎症反应,毒性症状迅速减轻,促进胸液吸收,防止胸膜粘连增厚。在有效的抗结核化疗基础上,并用激素可获得满意效果。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6-01-08 本信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