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别名:无菌性脑膜炎

概述

病毒性脑膜炎(viral meningitis)是指由急性病毒性感染累及到脑脊髓膜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脑脊液(CSF)检查为无菌性炎性改变。

症状

1.通常起病急,多有发热、头痛伴呕吐,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惊厥或昏迷。
   2.若病原体为埃可病毒9型,还常伴发散在分布的斑丘疹;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常伴发痛性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B组,常并发心包炎或胸膜炎;而肠道病毒71型还可引起类似于麻痹型脊髓灰质的症状及格林-巴利综合征。
   3.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的发病率在青壮年中较高。LCMV广泛存在于自然感染的家鼠或被感染的实验小白鼠中。病毒从这些感染鼠的尿中排出后可污染尘埃、食品及水源等。人可以经呼吸道、消化道途径及皮肤破损处遭受感染,其中约15%病例可发展为脑膜炎。潜伏期8~13天。前驱症状一般为流感样表现,如发热、畏寒、疲乏及咳嗽等;历经15~21天后即出现脑膜炎的症状与脑膜刺激征,自然病程为1~2周。病程中少数可合并关节炎、心肌炎、脱发及男性患者的睾丸炎。
   4.体格检查:多数有颈抵抗、克氏(Kerning's)征阳性及轻度意识障碍。但小于1岁的婴儿中可见前囟突出,一般无颈抵抗。非瘙痒性皮疹及疱疹性咽峡炎见于肠道病毒脑膜炎;腮腺肿大及颌下腺肿大见于腮腺炎脑膜炎;皮肤或粘膜的水疱及成簇疱疹见于疱疹病毒脑膜炎。

诊断

限于目前实验室检测技术,病毒性脑膜炎中的许多病毒还难以从临床标本中检测出,因而临床主要是依据流行病学特征、脑膜炎临床表现及无菌性脑脊液的检测结果作出相应临床诊断。

治疗

1.降低颅内高压的药物可选用20%甘露醇、甘油果糖及高渗葡萄糖(非糖尿病患者)或速尿等。
   2.重症病例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选用相应抗菌药物。对继发于生殖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脑膜炎可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阿昔洛韦(ACV) 500mg(或10mg/kg),入液≥100ml中,每8小时缓慢静脉滴注1次,疗程7~10天。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