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淋巴结结核

淋巴结结核

  别名:结核性淋巴结炎

概述

颈部淋巴结结核(tuberculosis of cervical lymph nodes)常见于儿童及青壮年。近年来由于非典型分歧杆菌的出现,其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

病因

空气中的结核杆菌从口腔、鼻咽部侵入,在口、咽、鼻腔黏膜下淋巴结内形成病灶,通过淋巴管到达淋巴结,大多引起颌下及颈上淋巴结结核。肺部原发性结核灶可经淋巴或血行播散至两侧颈淋巴结;肺门、淋巴结结核可经纵隔淋巴结上行感染,主要累及锁骨上或颈下淋巴结。

症状

轻者仅有淋巴结肿大而无全身症状;重者可伴有体质虚弱、营养不良或贫血、低热、盗汗、疲倦等症状,并可同时有肺、肾、肠、骨等器官的结核病病史。
   局部临床表现,最初可在下颌下或颈侧发现单个或多个成串的淋巴结,缓慢肿大、较硬,无疼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病变继续发展,淋巴结中心因有干酪样坏死,组织溶解液化变软。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淋巴结可彼此粘连成团,或与皮肤粘连,但皮肤表面无红肿、热及明显压痛,扪之有波动感,此种液化现象称为冷脓肿或寒性脓肿。脓肿破溃后形成经久不愈的窦或瘘。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过去有结核病史或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胸片示肺部或纵隔淋巴结有结核病灶者,应高度怀疑本病。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一般可确诊。诊断困难者,可摘除淋巴结做病理检查,或有条件时,取穿刺液或组织作PCR,找结核杆菌DNA即可确定诊断。

治疗

常用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乙胺丁醇(EA)、链霉素(SM)等。常用的短期标准化疗方案为2HR2/4HR,异烟肼常用量每次300mg/d,利福平常用量每次450~600mg/d,毗嗪酰胺每次1.5~2g/d。局部可用异烟肼50~100mg加入0.25%普鲁卡因5~10ml中作病灶周围环形封闭,隔日1次或每周2次。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