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巯丁二钠
别名:二巯琥钠适应症
用于治疗锑、汞、砷、铅、铜等金属中毒及肝豆状核变性。
不良反应
未见本药对肾脏有损害的报道。以下不良反应大多与静脉注射速度有关,停止给药后可自行消失:
1.静脉给药常见轻度头昏、头痛、四肢无力、口臭、恶心、腹痛。
2.少数患者可见红色丘疹、瘙痒感,以面、颈、胸前处为多见。
3.个别患者可见有短暂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增高。
4.其他不良反应还可有咽喉干燥、胸闷、食欲减退等。
注意事项
1.慎用:肝脏疾病患者。
2.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尚不明确。
3.药物对哺乳的影响:尚不明确。
4.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1)在应用本药前和用药过程中,应每1~2周检查肝功能。(2)由于二巯基类药物与金属形成的络合物仍有一定程度的解离,故应监测血液及尿中的金属离子浓度。
用法与用量
本用法与用量信息仅供参考,如您的用药剂量不同,请您不要未经医生允许擅自更改剂量。请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成人
1.静脉注射:临用时用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配置成10%溶液,缓慢注射(10~15分钟注射完毕)。
(1)急性金属中毒(如锑剂引起的心律紊乱):首剂2g,配成5%~10%的溶液,于10~15分钟内缓慢注射。以后一次1g,每小时1次,视病情用药4~5次,第2日减量。
(2)亚急性金属中毒:一次1g,一日2~3次,共用3~5日。
(3)慢性金属中毒:一次1g,一日1次,共5~7日,停药5~7日;或一日1g,连续3日,停药4日为一疗程,按病情可用2~4疗程。
(4)肝豆状核变性:一次1~2g,一日1次,5日为一疗程,需间歇重复用药。
2.肌内注射一次0.5g,一日2次,为防止疼痛可加2%普鲁卡因注射液2ml(先做皮试)。
儿童
静脉注射:
1.急性中毒:首次30~40mg/kg,以注射用水配成5%~10%的溶液,于15分钟内缓慢注射,以后一次20mg/kg,每小时1次,连用4~5次。
2.慢性中毒:一次20mg/kg,每周用3日停4日,可连用1个月,稀释方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