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

  别名:三叉神经痛症

概述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为神经性疼痛疾患中最常见者。

病因

就其发病学说而言,有诸如病毒感染学说、病灶学说、缺血学说、颈神经学说、遗传学说、变态反应学说等等。诱发因素可以为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对其发病机制有多种理论,但至今仍没有一个理论可以完整解释它的临床特征。近年来研究发现本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且各因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致病。传统上有中枢病变学说和周围病变学说。近年随着研究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改进,发现免疫和生化因素也与三叉神经痛密切相关。
   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近年来,人们对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有了新的认识,对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率也明显提高。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由其所属部位和邻近部位的各种病灶引起,如各种肿瘤、炎症、血管病变或血管压迫、蛛网膜粘连等引起。
   (1)脑干内部的病变:延髓及脑桥内部的病变,如脊髓空洞症、脑干肿瘤、血管病变、多发性硬化、炎症等。
   (2)颅后窝的病变:如脑桥小脑角的肿瘤(表皮样囊肿、神经鞘瘤、脑膜瘤等)、蛛网膜囊肿或粘连等,均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发作。
   (3)颅中窝病变:颅中窝底后部肿瘤以脑膜瘤、三叉神经节神经纤维瘤、表皮样囊肿和颅底转移瘤多见,肿瘤生长累及位于Meckel囊内的三叉神经节,出现三叉神经痛症状。颅中窝底前部肿瘤以脑膜瘤、表皮样囊肿和颅底转移瘤多见。肿瘤累及眶上裂、圆孔,出现相应症状。
   (4)三叉神经周围支病变:眶内的肿瘤、蝶骨小翼区的肿瘤、海绵窦的病变及眶上裂的病变,均可累及或侵犯三叉神经根,引起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鼻窦的病变以及牙源性的病变也可引起三叉神经痛。

症状

1.症状: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得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
   (1)疼痛性质:发作常无先兆,为骤然闪电样发作,性质犹如刀割、烧灼、针刺或电击样,每次历时几十秒钟至1~2min又骤然停止,至再次发作之前完全无痛,一如常人。疾病初起时发作较少,每隔几十分钟或几小时发作1次。发作期过后,自然间歇期可长达数月至数年。以后逐渐频繁发作,疼痛程度也随之加重,严重者可连接不断发作而终日不止。发作时患者表情十分痛苦,有时突然呆木而不敢多动,有的以手掌紧按面部或用力揉搓。患侧面部皮肤显得异常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稀少。
   (2)疼痛部位:仅限于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多为单侧,以右侧居多,双侧者少见,后者也通常先由一侧起病,而后累及对侧,且两侧疼痛发作区大致对称,但以一侧为重。刚发病时,疼痛发作可仅在某一支分布区,常见为Ⅰ支或Ⅱ支,而后可逐渐扩散。据统计,疼痛发作限于单支区者占32.6%,累及2支者占54.2%,全部3支均被累及者占13.2%。
   (3)疼痛触发点:半数以上患者,在其疼痛区域内有一异常敏感区,稍加轻微触动或面部肌肉收缩牵动便可激发疼痛发作,这样的敏感区范围局限,称之为“触发点”或“扳机点”。一个患者可有一至数个“触发点”,常位于上下唇、鼻翼、口角、门牙等处。“触发点”对轻触极为敏感,而针刺或重压则影响不大。此外,面部的机械刺激,如谈话、进食、洗脸、剃须、刷牙或吹风等均可引起疼痛发作,以致患者对自己行动极为小心,甚至畏惧进食、洗脸、漱口等,使面容污秽,营养不良。
   (4)伴随症状:疼痛发作时尚可出现面肌抽搐性收缩、口角向病侧歪斜,眼结膜充血、流泪或流涎等症状。
   2.体征: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虽剧烈,但神经系统检查却无阳性发现。少数患者,久病后疼痛区出现感觉减退,这也可能与过去经过多种保守治疗,如针灸、敷药、理疗和药物局部封闭等有关,对这种患者应详细检查,以除外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并发症

1.颅内出血:半月神经节内侧邻近海绵窦和颈内动脉,穿刺不慎或进入卵圆孔过深易损伤而出血,严重者可形成颅内血肿。(仪器定位穿刺可完全避免)
   2.脑神经损害:如面部轻瘫等。
   3.颅内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可防止颅内继发感染。特别需要注意防止反复穿刺时穿刺针穿破颊黏膜将口腔内细菌带入颅内。
   4.带状疱疹:可在手术后数日出现在患区,其机理尚不清楚。局部可涂甲紫或可的松软膏,数日即可愈合。
   5.角膜炎:半月神经节热凝术的一个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即是角膜反射消失,严重者可引起麻痹性角膜炎,最终可导致患者失明。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加热的温度和时间,并随时查看角膜反射的变化。已发生角膜反射丧失者,要嘱患者带眼镜,使用眼膏保护角膜,防止角膜炎。有的角膜反射消失后需数个月才逐渐恢复。
   6.面部感觉障碍:大多数患者治疗后可有不同程度的面部感觉障碍。在Menzel总结的315例中,治疗后大约93.1%患者面部有不同程度的麻木感或烧灼感。

诊断

现代医学对本病诊断是据其疼痛部位、性质、发作次数、时间及诱因等,在排除颅脑占位性病变之后,其诊断并不困难。

治疗

1.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开始每日2次,以后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服药24h~48h后即有镇痛效果。
   2.苯妥英钠(sodium phenytoin): 别名大伦丁,为白色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醚或氯仿,在空气中易潮解。

预防

1.饮食要有规律,宜选择质软、易嚼食物。因咀嚼诱发疼痛的患者,则要进食流食,切不可吃油炸物,不宜食用刺激性、过酸过甜食物以及热性食物等;饮食要营养丰富,平时应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类,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清淡为宜。
   2.吃饭漱口,说话,刷牙,洗脸动作宜轻柔。以免诱发板机点而引起三叉神经痛。
   3.注意头、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冻、受潮,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面;平时应保持情绪稳定,不宜激动,不宜疲劳熬夜、常听柔和音乐,心情平和,保持充足睡眠。
   4.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尽量避免触及“触发点”;起居规律,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同时卧室不受风寒侵袭。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