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口腔白斑

口腔白斑

  别名:口腔白斑病

概述

口腔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最早的概念只是一种临床上表现为白色斑块的病变。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口腔白斑下的定义仍为:“白斑是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从临床上或组织学上不能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这种广义的白斑定义,包括从单纯局部刺激因素引起的良性口腔黏膜白色角化症(oral leukokeratosis),到有癌变倾向的,性质不同的白斑病变。因而不利于掌握癌前白斑准确的患病率及其防治规划。1983年关于白斑的国际讨论会上,又进一步修改补充了白斑的定义。按其恶变倾向将白斑病变分为良性病变即白色角化症和恶性前期病变即白斑病。良性病变包括局部机械刺激因素引起的白色角化斑和戒烟后能消退的白角化斑。恶性前期病变为戒烟后不能消退的白角化斑,白色念珠菌性白斑和无任何原因引起的特发性白斑。
   1983年我国的白斑和扁平苔藓学术会议对白斑的定义亦有说明,即“白斑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角化斑块,属于癌前病变,不包括吸烟等局部刺激因素除去后可以消退的白色角化症”。但需说明,有些无任何外界刺激原因而发生的白色角化斑,虽无异常增生,亦应称为白斑,而非单纯的白色角化症,因临床所见这类白斑更易癌变。
  

病因


   白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虽然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但是仍不很明确。目前发现有些因素的确和白斑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一种是外来的刺激因素,一种是集体内的素质因素(predisposition factor)。外来因素包括局部机械性、化学性及物理性刺激,以及其他原因如微生物感染、维生素缺乏等。内在素质则每个个体不同。同样的外来刺激对每个个体反应不全相同。有人无任何外在的刺激也可以发生白斑。其原因则完全与机体的素质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免疫功能、代谢功能及微循环变化等均可作为机体的素质因素影响白斑的发生和发展。现将常见致病因素介绍如下:
   1.吸烟及饮酒:烟草中含有有害的化学物质,主要为烟碱,又称尼古丁。其化学成分为多环碳氢化合物,如亚硝基胺、β-萘胺等,有致癌作用。当吸烟时,这些有害物质可通过上皮进入机体,激活机体细胞,引起机体的分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而致病。同时吸烟时的高温及叼烟时的摩擦,对接触部位的黏膜都是一种物理刺激使上皮发生增生及过渡角化,而可形成单纯性白色角化斑、癌前白斑直接癌变。1979年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普查资料发现,吸烟者白斑患病率为31.5%,而不吸烟者仅为3.3%。如果戒烟,有些白斑可自行消退或减轻。
   如果过度饮酒或饮烈性酒,也能对口腔黏膜产生刺激。如李辉奉等分析898例白斑患者中,饮烈性就者413例,占45.88%,说明白斑患者中多数有饮酒习惯。饮酒的刺激,可能亦是诱发白斑的原因之一。
   2.口腔内持续的机械刺激:磨耗可使牙齿边缘或牙尖过锐而刺激黏膜形成白色角化病变。其他如牙齿错位,不良咬颊、咬唇习惯,残冠、残根、不良修复体等均可对相应部位的口腔黏膜产生摩擦刺激。这种轻微而长期的刺激往往引起黏膜过度角化和增厚。久之,可形成过度角化的白色斑块。
   3.微量电流:微量的电流也可刺激黏膜发生过角化形成白色角化斑块。如吹奏乐器时金属乐器头形成的电流对唇黏膜可形成刺激。当口腔中有不同金属材料的修复体时,因不同金属的电位差所产生的电流可刺激黏膜形成白色过度角化病变。
   4.白色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于白斑发生的因果关系尚有争议。有些研究报道白色念珠菌可以引发白斑。但有些持不同意见者认为念珠菌性白斑是继发感染。近年来国内外已有更多的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观察,证明白色念珠菌感染不仅可引发白斑,且和白斑癌变关系密切。如Cawson(1966)、李辉奉等(1976)将念珠菌性白斑和非念珠菌性白斑病变的细胞动力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念珠菌性白斑上皮增厚,有丝分裂增多,细胞周期时间缩短等。说明念珠菌性白斑上皮增生活跃,可能有癌变潜能。所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作为产生白斑的因素不可忽视。
   5.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引起白斑的报道不多。曾有Lehner报道伴有上皮异常增生的白斑病例对单纯疱疹Ⅰ型病毒的免疫反应增强。因此认为白斑发病可能和单纯疱疹Ⅰ型病毒的感染有关。侯晓微(1995)用PCR扩增技术检测鳞癌和白斑病变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发现其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故认为HPV感染也可能和白斑发病有关。但因研究病历不多,故病毒感染和白斑发病的关系仍不很确切,尚需进一步研究。
   6.维生素A、叶酸缺乏:维生素A缺乏时,可使上皮细胞萎缩,而表层则引起过度角化形成白角化斑。叶酸在体内参与氨基酸及核算的合成,缺乏时,使细胞发育不良,发生萎缩,易发生白斑及癌变。
   7.梅毒感染:国外文献报道,梅毒有激发白斑的可能性。因梅毒感染可使舌乳头萎缩。因而使黏膜对化学性、物理性及机械性等刺激敏感。如常受刺激可发生白斑。
   8.机体内在因素:机体内在的遗传素质、免疫、代谢及其他功能的异常变化,均可能影响白斑的发生和发展。根据对白斑的临床表现,从病变初发至部分病例癌变,确实与前述外界刺激因素的诱导有关。外界刺激作用于机体后,通常有一个较长的诱导潜伏期,一般可达数年。在此期间,机体长期受化学、物理及微生物等因素的作用,可能开始发生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血多报道采用免疫组化,放射免疫等方法检测口腔白斑及白斑癌变病例的抑制基因、原癌基因、免疫抑制因子前列腺素E型2类(PGE2)及对机体细胞的增殖于分化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环核苷酸含量,以及有调节细胞运动和细胞分裂作用的细胞角蛋白的表达等均见异常。以上变化存在个体见的差异。有些人病变可持续发展直至癌变,另一些人病变则可停留在某一阶段,甚至有些人虽受外界刺激,但不一定发生白斑。总之,从白斑开始发生及病变发展,以及病变,都可能决定于机体内、外的两类因素的相互作用。但机体内在因素在癌变的机制中所具有的潜能占有多大分量,尚需进一步研究。
  
  

症状

白斑的病变可以长期存在数年以上。其临床表现的一般特点是在口腔黏膜上发生白色斑块,质地紧密,界限清楚,并稍高于黏膜表面。与正常黏膜比较弹性及张力降低。而其他情况,如发病部位、病损表面的表现、病损数目及范围以及自觉症状等,仔细对各个病例加以分析都可能各不相同。
   发病部位以颊黏膜最多见,唇、舌、(包括舌背、舌腹、舌缘)亦较多,上腭、牙龈及口底亦可发生白斑,但较上述部位少见。
   病损范围可以小而局限,也可以试大面积而广泛分布。颜色可以为乳白色、灰白或微黄的白色。病损表面可为粗糙不平的皱纸状,或表面有颗粒增生,或呈疣状突起,或发生糜烂。也可在白色病变中掺杂一些发红的区域。腭部白斑的表现在硬腭部的白色角化病变上可见红色脐状凹陷点,此乃腭腺导管口。
   一般无明显的阻绝症状。有些人有不适感,舔时发涩。白斑表面如果发生溃疡则会感到疼痛

诊断

1.均质型白斑表现为口腔黏膜的稍隆起的均质性斑块,表面粗糙,有小裂隙,或呈皱纸状。无任何自觉症状,或仅有涩感。
   2.颗粒型白斑发红的黏膜表面出现白色颗粒状的斑点或小结节,常有灼痛或刺激痛。
   3.疣状型白斑外形不规则的突起状白色团块,表面呈刺状或钝圆形。
   4.溃疡型白斑在上述各型白斑中伴有糜烂或溃疡出现,带有自发痛。白斑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一般为过度角化,上皮细胞增生(粒层明显,棘层增厚,钉突宽大或延长),伴有或不伴有异常增生。

治疗

1.维A酸维生素A是合成维A酸的中间产物,它可使上皮的角质形成受抑制,从而防止上皮表层的过度角化。有些研究用DMBA诱发,有上皮异常增生的白斑实验动物做试验。于病损局部涂抹0.5%维A酸软膏后与对照组比较,发现病变发展为肿瘤的时间按延长,且肿瘤的体积和数目亦明显减少,还有些未发展呈肿瘤。但病变的好转率于对照组比较却无明显差别,说明维A酸对病变的癌变有一定阻断作用,但并不能是病变逆转为正常组织。临床上使用维A酸软膏1周质数周即见白斑病变逐渐消退;但停药后易复发,再用维A酸仍能收效。
   2.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A能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及健全,缺乏时可使上皮增生及角化。有认为维生素A对预防上皮癌变有一定意义。维生素E对机体代谢有良好影响,它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防止维生素A的氧化,有利于吸收。故二者有协同作用。可给患者口服维生素A每次2.5万U,每日3次。维生素E每次50mg,每日3次。
   3.氟尿嘧啶:抗代谢药氟尿嘧啶可以一直DNA和合成,防止细胞增殖。局部应用5%氟尿嘧啶软膏可使白斑病变脱落,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
   4.蜂胶:蜂胶有消炎、止痛和软化角质的作用,具有安全无毒的优点。制成50%蜂胶药膜于病变局部贴敷有一定效果,可是白斑减轻及消退。对过敏体质患者,在应用前要先做皮肤贴敷试验。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