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

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

  别名:遗传性脊髓硬化

概述

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Friedreich ataxia,FRDA),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共济失调中较常见的一种,由Friedreich(1863)首先报道。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AR遗传性共济失调,尤以瑞士多见,亚洲和非洲少见。多种先天性代谢障碍疾病都可伴有Friedreich综合征的表现。

病因

大多数FRDA是由于X25基因1号内含子中不稳定的(GAA)n三核苷酸重复扩展所致,正常重复数是6~34次,而患者超过67次,可高达1700次,常见为800~1000次。约4%~6%的患者是由于点突变引起。

症状

首发症状大多为缓慢进行的共济失调,表现意向性震颤,步态不稳,站立摇晃,奔跑困难等。膝、踝反射消失。晚期逐渐出现构音障碍、震动觉及关节位置觉明显减退(80%)和以下肢为主的无力;锥体束症状少见,为伸性跖反射和肢体痉挛;2/3患者有脊柱侧凸和弓形足等骨骼畸形;少数患者出现远端肌萎缩、视神经萎缩、白内障、蓝巩膜、眼球震颤(20%)及眩晕;可有自主神经受损引起的吞咽困难、呼吸异常、唾液分泌、肢端出汗异常或括约肌功能障碍等;10%~19%患者可伴发糖尿病(一般发病10年后出现)。肥厚性心肌病几乎见于所有患者,但早期常不表现,有心慌、气短、心绞痛、充血性心功能不全、心脏杂音、心律不齐、房颤等,是未成年死亡的主要原因。

并发症

基因突变后其表达水平降低,增加了氧化应激,可导致神经退变、肥厚性心肌病、葡萄糖耐量异常等。

诊断

主要根据是青少年起病,以下肢明显的进行性共济失调,下肢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阳性。骨骼畸形和心脏损害有助诊断。基因检查可确诊。

治疗

对心肌病可用Idebenone 5~10mg/(kg·d)。有报告口服水杨酸毒扁豆碱粉,逐渐加量,连用半年或1年,有一定疗效,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预防

本病预防困难,加强遗传咨询,开展植入前诊断和产前诊断,可减少发病。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