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念珠菌病

  别名:鹅口疮

概述

本病是由白色念珠菌(candidia albicans)在口腔大量繁殖而引起的黏膜损害。病变位于口腔和咽部黏膜者,因病损部位被一层白色假膜所覆盖,一般称为鹅口疮(thrush)。病变位于口角,舌及唇部者,分别称为念珠菌性口角炎(candidal perleche),念珠菌性舌炎(candidal glossitis)和念珠菌性唇炎(candidal cheilitis)。

病因

念珠菌属酵母菌,其孢子如串珠样相互连接,故而得名。白色念珠菌是念珠菌中最常见者,又称白色假丝酵母,属条件致病菌。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水果,食品中,也可从正常人的口腔黏膜、皮肤、指甲、胃肠道、阴道、肛门及粪便中分离出来。
   在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环境平衡失调,菌群失衡;身体虚弱的老年人,严重的糖尿病患者或各种晚期恶性肿瘤,以及维生素A、核黄素缺乏者,不适宜的牙托,口腔卫生不良,皮肤外伤、浸渍等均有利于念珠菌的繁殖。新生儿口腔pH低,对白色念珠菌的繁殖有利。新生儿鹅口疮常与母亲的阴道白色念珠菌感染同时存在,可能系产道感染所致。
   除口腔和咽部黏膜外,几乎全身所有的器官也可受到白色念珠菌的感染,如皮肤损害,甲沟炎、甲床炎、阴道炎、肛周炎、龟头炎,以及胃肠道、鼻、鼻窦、喉、气管、支气管、泌尿系统、心内膜的念珠菌病,严重者可致脑膜炎,或经损伤的黏膜、皮肤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败血症而死亡,此时,在血液中可找到念珠菌的孢子。

症状

1.鹅口疮:多见于新生儿、婴幼儿。
   患者颊部、上腭、牙龈以及舌、咽部黏膜可见乳白色或灰白色假膜,呈点状散在分布,或融合成片状,易拭去,拭除后其基底鲜红,湿润。口腔及咽部黏膜不充血。患处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吮奶或进食,亦无全身症状。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黏膜肿胀、坏死、溃疡,妨碍吞咽,如病变向下发展,累及喉和气管黏膜,则出现声嘶、咳嗽甚至呼吸困难。如黏膜充血,在鲜红色黏膜的背景上,有散在的白色点状物覆盖其中,这种表现多为对白色念珠菌的过敏性损害。少数鹅口疮可无白膜形成,而表现为点状口炎(stomatitis punctata)。
   2.念珠菌性口角炎:大多伴有核黄素或维生素A缺乏症。一侧或两侧口角糜烂,有浸渍或有裂痕,表面灰白色,基底微红,湿润,表面可覆盖一层薄痂。局部可有痛感。
   3.念珠菌性舌炎:舌肿胀,表面光滑,乳头萎缩,两舌侧及下面可见斑片状白膜,局部轻度隆起,不易剥离。亦可出现黑毛舌。
   4.念珠菌性唇炎:唇红部出现较厚的白色假膜,不易拭去。

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可确诊。

治疗

1.用1%过氧化氢溶液或朵贝儿液或10%化钾溶液含漱,后者疗效较佳。
   2.局部用1%甲紫或5%硼砂甘油涂抹,2次/d。病情较顽固者,可用2%~3%两性霉素B水剂涂抹。
   3.病损较顽固者,可服用酮康唑0.2g,2次/d;或氟霉唑首日0.2g/d,以后0.1g/d,持续2~3周。病情严重者,用两性霉素B

预防

1.积极治疗孕妇的念珠菌性阴道炎,如产前6日口服克霉唑30~60mg/kg,3次/d,新生儿口腔念珠菌病则可大为减少。
   2.注意口腔卫生,修整不适合的牙托。
   3.注意饮食卫生,摄入足量的核黄素和维生素A。
   4.加强卫生宣教,严禁滥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