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冷球蛋白血症

冷球蛋白血症

  别名:冷球蛋白和冷球蛋白血症

概述

冷球蛋白(cryoglobulin),或称冷免疫球蛋白(cryoimmunoglobulin),是在低温时自然沉淀,加热后又能溶解的蛋白质或蛋白质复合物。当血液中出现冷球蛋白时,称为冷球蛋白血症(cryoglobulinemia)。
   冷球蛋白是1933年Wintrobe等在1例伴有进行性雷诺现象、紫癜、肝大和肾血管栓塞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人血清中发现的。1947年Lerner等系统地研究了这一现象,证明这些在低温时自然沉淀、加热后又能溶解的血清成分是γ球蛋白,并命名为冷球蛋白,同时也提出了冷球蛋白血症这一术语。此后,陆续报道在多种疾病中发现冷球蛋白血症。

症状

不是所有的冷球蛋白血症患者都有临床症状,大约50%以上的Ⅰ型和15%的Ⅱ、Ⅲ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就没有临床症状。实际上冷球蛋白血症和其有关疾病的临床表现也很难区别,故一般以“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为代表,常见的有;
   1.紫癜
   几乎为所有病人的主要症状,有人可因此而就诊于皮肤科。开始多在冬季出现,但症状和外界温度关系不大。紫癜的特点为间歇发作、不痒、常发生于下肢,消退后可留下色素沉着,踝周围的严重损害可致溃疡。皮肤活检为血管炎,伴不同程度的皮下组织损伤。病理特点为皮内肿胀,红细胞渗出,透明栓子和以单核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血管周围浸润,免疫荧光检查可见血管壁有免疫反应因子[IgM、IgG和(或)C]。
   2.皮肤、粘膜溃疡
   约22.5%病人发生。常伴发紫癜,以踝部,尤其外踝多见。也可见于其他暴露部位,如鼻、耳、口腔、鼻腔、喉及支气管粘膜等,少数可发生肢端坏疽。这些坏死性损害与血中Ⅰ、Ⅱ型冷球蛋白浓度较高有关。病理所见为广泛严重血管炎。
   3.雷诺现象
   作为本病的早期表现,有时很明显,涉及所有肢体末梢。以雷诺现象为首发症状者约占15%,与结缔组织病伴发的无明显区别,故临床上遇雷诺现象者,除要考虑结缔组织病外,还应想到冷球蛋白血症的可能性。
   4.关节痛
   发生率约72.5%,是一常见的症状。一般为多关节痛,间歇发作,最多见于手和足,对称性,不游走,晨僵不明显。
   5.肾损害
   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的发生率约50%。症状轻重不一,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也可为肾病综合征,严重者致肾功能衰竭。肾脏病理变化为漫性或局限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由于冷球蛋白参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的血管内膜而引起。电镜下可见沉积物中冷结晶包涵体及纤维素和管状结构。Ⅱ型冷球蛋白血症的肾损害发生率最高,但冷球蛋白的类型却与组织学变化无明显的固定关系。冷球蛋白的持续存在往往表示病情活动,肾损害严重,而多次检查阴性者,肾病变一般处于静止或痊愈期。因此,有人认为冷球蛋白比血清补体更能反映肾小球肾炎的病情和预后。
   6.肝损害
   近年比较重视,包括肝大(72%)、脾大(52.5%)和肝功异常(76%)。肝损伤常以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多见,常无症状,但也有死于急进性肝衰竭者。病理检查可正常,或呈肝炎、坏死后肝硬化等不同程度的损害。组织学发现和肝病临床严重性之间的关系不大。血清和冷球蛋白中表面抗原或抗体的、阳性率很高。
   7.胃肠症状
   可有腹痛、出血和食管静脉曲张。
   8.淋巴结、涎腺和泪管受累
   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口眼于燥,但症状大多不重。
   9.神经系统表现
   发生率为17~31.7%。Ⅲ型较Ⅰ、Ⅱ型患者的神经损害多见,周围神经受累者,感觉障碍较早出现,运动障碍如肌肉萎缩、肌张力下降、肌力减退、肌电图异常发生于感觉受损之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较少,可发生脑血管意外、癫痫及昏迷等。
   冷球蛋白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与它引起全身症状的机制可能是一致的,即冷球蛋白沉积或免疫复合物引起脑血管炎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原因。有人也认为与神经对淤血或出血的变化,以及神经炎症细胞浸润或对脱髓鞘产物的过敏有关。周围神经活检,可见伴血管壁和血管周围炎症细胞坏死的广泛血管炎,血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髓鞘纤维消失等。表现为急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尸检发现多处脑梗塞灶。
   10.其他
   如甲状腺炎、心脏受累和并发感染等。实验室检查:①血沉通常加快;②常伴有高丙球蛋白血症;③血清可有类风湿因子;④可有低补体血症,但与冷球蛋白含量无关。

治疗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两类药物可以单独使用或合并用于治疗病情较重者。有人用左旋苯丙氨酸氮芥每周用4天,剂量每天0.25mg/kg体重,同时合并用泼尼松,隔日1次,每次60mg。治疗1例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1年以后,患者神经系统损害明显减轻,肌力恢复,血冷球蛋白浓度下降。有报道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肾小球肾炎有效,而且用药后肾外症状,如发热、紫癜、关节痛、腹痛等也很快消失。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6-01-08 本信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