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莱姆病

莱姆病

  别名:莱姆包柔氏体螺旋病

概述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经蜱传播而反复发作的一种螺旋体病,1982年美国学者Burgdorfer在蜱体内分离出螺旋体,并定名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BB),为本病的病原体。是一种新发现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畜共患病。1975年美国东北部康涅狄克州莱姆镇发生本病流行,乃命名为“莱姆病”。本病起病缓慢,发病前曾有去灌木丛、树林或草地游玩及工作史。少数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以发热、皮肤游走性红斑、神经系统、心脏和关节多个系统损害为特点。
   传染源为带菌的啮齿类动物、野生动物、鸟类和家畜。传播媒介为硬蜱。人群普遍易感,但居住在本病的流行区和新进入林区者多见。

病因

1948年,Lennhoff在慢性游走性红斑患者的皮肤病变组织标本中发现螺旋体。1年后Hellerstron提出蜱可能是螺旋体的携带者,而后者可能是慢性游走性红斑中的致病因子。1981年,美国微生物学家Burgdorfer在纽约附近莱姆病流行区的Sheltter岛上,收集解剖达敏蜱126只,发现其中77只有螺旋体,并主要集中在中肠。将受感染的蜱移寄于8只新西兰白兔,10~12周后,全部兔的皮肤发生红斑。经测定病兔血清抗螺旋体抗体均为阳性。同时发现莱姆病患者血清抗该螺旋体抗体亦为阳性。根据以上结果Burgdorfer提出,从达敏蜱分离的螺旋体可能为莱姆病的致病因子,并将该螺旋体命名为Burgdorfer疏螺旋体。此后,从少数莱姆病患者的血液、脑脊液和皮疹标本检出螺旋体,其特征和Burgdorfer疏螺旋体相似。从莱姆病关节炎患者的滑膜和滑膜液,从莱姆虹膜炎患者因失明而摘除的眼球组织,以及因全心炎死亡患者的心肌组织中均发现Burgdorfer疏螺旋体。类似的螺旋体亦从瑞士的蓖籽蜱分离出。Burgdorfer螺旋体属疏螺旋体属,菌体长11~38μm,有鞭毛7~11条,微量需氧,是过氧化酶阻性菌。从患者的血液或其他标本取得原始分离物困难。

症状

潜伏期3~32天,平均9天。可侵犯多个系统,除皮肤病变外,心脏、关节和神经系统均可累及。临床一般分为三期:
   Ⅰ期(皮肤损害期)
   皮肤出现单个或几个游走性红斑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是螺旋体通过被蜱叮咬的破口进入引起的局部反应,全身皮肤均可出现,但以腋下、大腿内侧、腹部和腹股沟为常见,常伴有流感样症状。此期平均持续约1周,皮肤病变不治自愈。
   Ⅱ期(感染播散期)
   感染后数周至数月,BB螺旋体随血流播散至全身,多伴有神经、心脏受累。皮肤可出现很多慢性游走性红斑(erythema chronicum migrans,ECM),红斑较首发时小。神经系统的典型表现为脑神经炎,12对脑神经均可累及,以单侧或双侧面神经最常见。并有脑膜炎、脑炎、脊髓炎和神经根炎。
   心脏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者可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Ⅲ期(持续感染期)
   多发生在感染后数月至数年,主要表现在膝关节,可迁延成慢性关节炎或关节畸形,少数有慢性脑膜炎或脑病和心肌炎。

诊断

诊断要点: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诊断。
   1.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30天内曾到过树林、灌木丛或草地等潜在性蜱栖息地;曾去过流行区,或有蜱叮咬史。
   2.临床表现
   早期有皮肤游走性红斑,以后可出现慢性游走性红斑、心脏、神经和关节等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1)免疫学检测:血清、脑脊液中可检测到高滴度(1:128)的特异性IgG抗体,或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有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血清IgM抗体阳性,均具有诊断价值。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IF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印迹法(WB),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提高准确性。WB法测BB螺旋体抗体IgG如10条区带中出现5条,即为阳性反应。若脑脊液/血清的特异性抗体比值>1,则有助于神经莱姆病的诊断。
   (2)病原学检测:可用血、脑脊液、皮肤、关节滑膜和淋巴结等标本,直接涂片,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或染色查螺旋体;或用上述标本培养和接种动物分离BB;亦可用PCR检测伯氏疏螺旋体特异性DNA,可以确诊。
   莱姆病的病因未确定之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慢性游走性红斑和流行病学史。但是,对于那些缺乏皮疹而有神经、心脏和关节疾病的患者诊断则较困难。burgdorfer疏螺旋体的发现为本病提供了特异性诊断诊据。但是,从患者血液或其他标本检出螺旋体的阳性率极低,此项检查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常规试验。1982年以来,国外分别以burgdorfer疏螺旋体的全菌蛋白或全菌涂片作为抗原,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测定患者血清抗burgdorfer疏螺旋体抗体,阳性率在早期慢性游走性红斑患者为53~67%,在晚期患者为90~100%。ELISA比IIF更为敏感。测定血清抗Burgdorfer疏螺旋体抗体已成为临床诊断莱姆病的必备试验。抗疏螺旋体的特异性IgM抗体通常在发病后第3~6周达到高峰。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升高较慢,高峰一般出现在神经和关节病变阶段,并可长期持续。慢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抗螺旋体抗体水平升高,对诊断莱姆病脑膜炎有价值。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提出诊断莱姆病的标准如下:在流行区,慢性游走性红斑(单个红斑的直径必须至少为5cm,并应由医师检查后确定)或抗burgdorfer疏螺旋体抗体滴度≥1:256,及1个或1个以上器官系统受累;在非流行区,慢性游走性红斑及抗burgdorfer疏螺旋体抗体滴度≥1:256,或慢性游走性红斑及1个或1个以上器官系统受累,或抗体滴度≥1:256及1个或1个以上器官系统受累。符合以上条件的任何1条者可诊断为莱姆病。

治疗

主要是选用抗生素,BB螺旋体对四环素、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和头孢菌素均敏感,但对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和利福平耐药,后者不宜应用。
   Ⅰ期患者可选用多西环素0.1g,每日2次,或阿莫西林0.5g,每日4次,儿童50mg/(kg·d),口服,疗程21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250mg,一日4次,疗程同上。
   Ⅱ期患者特别有神经系统受损者,首选头孢曲松2g/d静滴或青霉素1800万~2400万U/d,分6次,静脉滴注,疗程21~30天,如有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慢性关节炎者用多西环素或阿莫西林时,可合并用丙磺舒(probenecid) 0.5g,每日4次口服,疗程3周。
   患者治疗效果欠佳,首选头孢曲松或青霉素静滴,剂量同上。常需多个疗程。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6-01-08 本信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