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发热与急性传染病
发烧就是体温升高,在医学上被称为发热。发热不是一种病,而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对外来微生物、毒素等侵入或机体内环境改变的一种反应,所以说发热只是一种症状。一般情况下,测量10分钟腋窝体温超过37.4℃就是发热。
许多疾病可以引起发热。最常见的是一些急性传染病。在一种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以后,一些毒素会刺激机体产生发热的症状,机体的免疫系统了也会“动员”身体里的一切力量和这些入侵的“敌人”作斗争。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因此对人体有利。但是,如果体温过高,会消耗患者过多能量和水分;小儿高热容易惊厥、昏迷,甚至严重后遗症。所以,体温过高时要适当使用退烧药。
90%以上的急性传染病都有发热症状。不同的传染病发热的热型和伴随症状有所不同,有时也可以帮助医生对疾病做出诊断。例如: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常是感冒、流感等;发热伴有皮疹,常是麻疹、风疹、猩红热、斑疹伤寒等;持续高热不退,常常要考虑伤害、败血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周期性发热,要想到疟疾或回归热等疾病的可能。
在传染病中,最常见引起发热的原因是感冒和流感,人的一生可以患无数次感冒,也可以发生多次流感。流感也是历史上“杀人”最多、最快的传染病,曾造成上个世纪3次全球大流行。2009年,一株来自于猪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再次造成本世纪的第一次全球大流行。另外,动物身上的流感病毒也不时地侵犯人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成为病死率最高的“流感”,2/3的感染者死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2003年和2004年它曾风靡一时,在短短的几个月间,造成全球8000多人患病,800多人死亡。为此,我国各大医院都专门设立了发热门诊,筛查并监测急性发热性传染病,防止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这样的传染病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