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用药品 > 脂肪乳注射液(C14—24)

脂肪乳注射液(C14—24)

适应症

1.必需脂肪酸缺乏症。
   2.禁食7天以上的患者,肠内营养不能、不够或禁忌时,可用于胃肠外营养补充能量及补充必需脂肪酸。
   3.消化道功能衰竭。
   4.营养不良者。

不良反应

1.可引起体温升高、面部潮红、浮肿、嗅觉异常,偶见发冷畏寒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口渴、嗜睡及胸骨痛。偶可发生静脉炎、血管痛。
   2.比较罕见的即刻和早期不良反应:高过敏反应(变态反应、皮疹、荨麻疹),呼吸影响(如呼吸急促、困难、发绀)以及循环影响(如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溶血、出血倾向、网状红细胞增多、静脉栓塞、腹痛、头痛、疲倦、阴茎异常勃起等。
   3.迟发型不良反应:脂肪浸润、肝脏肿大、脾肿大、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
   4.比较罕见的不良反应还出现在病人脂肪廓清能力减退时,尽管输注速度正常仍可能导致脂肪超载综合征,甘油三酯浓度常高于3mmol/L。脂肪超载综合征偶尔也可发生于肾功能障碍和感染患者。脂肪超载综合征表现为:高脂血症、发热、头痛、胃痛、疲倦。一般只要停止输注,上述症状即可消退,待检查血中甘油三酯水平恢复正常后方可再使用或减低剂量后再输入。
   5.严重过量并且没有同时给予碳水化合物,可能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6.可能会出现反应性血糖升高(此时应停止输入脂肪乳)。

注意事项


   1.本品慎用于脂肪代谢功能减退的患者,如肝、肾功能不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甲状腺功能低下(伴有高脂血症)、贫血或凝血功能障碍、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疾病、有脂肪栓塞倾向以及败血症患者。这些患者输注本品时,适当减少用量,并应密切观察血清甘油三酯浓度、脏器功能生化指标变化以及脂肪血清能力。
   2.对大豆蛋白、鸡蛋蛋白和蛋黄或处方中任一成份过敏者慎用。
   3.新生儿和未成熟儿伴有高胆红素血症或可疑肺动脉高压者应谨慎使用本品。
   4.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长期使用必须监测血小板数目、肝功能、凝血状况和血清甘油三酯浓度。
   5.连续使用一周以上者,应做脂肪廓清试验以检查患者的脂肪廓清能力。
   6.输注速率要慢。
   7.单瓶脂肪乳剂内不宜加入电解质制剂。
   8.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头三个月可能不宜用药,除非用药的好处大于给胎儿带来的危害。
   9.儿童用药:30%脂肪乳注射液(C14~24)暂不推荐给婴儿和儿童使用。
   10.本品开瓶后一次未使用完的药液应予丢弃,不得再次使用。如瓶内液体出现油、水分离,则不能应用。在本品加入其他成份后不能继续贮存。
   11.25℃以下室温贮藏、避免冻结、避光保存,腔室间的可分离封条未拉开时有效期24个月,过了标签上的有效期则不能再用。如偶然冻结,弃掉不用。
  
  

用法与用量

本用法与用量信息仅供参考,如您的用药剂量不同,请您不要未经医生允许擅自更改剂量。请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患者在使用肠外营养期间均可使用本品,应按患者廓清脂肪的能力来调整剂量。
   1.成人静脉滴注:推荐剂量为按体重每日1~1.5g/kg。提供占总能量50%的热卡。10%制剂开始10分钟内输注速度应为每分钟20滴,然后逐渐增加,可以在4小时以上输注500ml。20%者开始30分钟内输注速度同10%者,可以在8小时以上输注500ml。
   2.新生儿和婴儿静脉滴注:10%、20%脂肪乳注射液( C14~24)使用剂量为按体重每日0.5g~3g/kg。可监测血清脂肪廓清、肝功能、氧饱和度等指标,最好是24小时连续输注。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3-11-05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