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用药品 > 磺胺嘧啶锌

磺胺嘧啶锌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遇光或热易变质。

适应症

本药局部用于预防及治疗Ⅱ、Ⅲ度烧伤继发的创面感染。

禁忌症


   1.对本药或其他磺胺类药过敏者。
   2.小于2个月的婴儿。
   3.孕妇。
   4.哺乳妇女。
   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不良反应


   本药局部应用有轻微刺激性,偶可引起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短暂性疼痛和皮疹。药物经局部吸收后偶可发生磺胺嘧啶所致的各种不良反应。
   1.药疹较为常见,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解症等;也可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
   2.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较为多见,一般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偶有致假膜性肠炎的报道。
   3.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重型肝炎。
   4.本药引起的结晶尿、血尿较为多见,严重者可引起少尿、尿痛甚至尿毒症;偶有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小管坏死等严重不良反应。
   5.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用药后易发生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在新生儿和小儿中尤为多见;此外,用药后也可见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6.由于本药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可致游离胆红素增高,游离胆红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新生儿尤易发生。偶可发生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欣快感或抑郁感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7.偶可发生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功能减退。

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1.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其他磺胺类药过敏者对本药也可能过敏。
   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轻、中度肝肾功能损害者;血卟啉病患者;失水患者;艾滋病患者;休克患者;老年患者应该慎用。
   3.2个月以下婴儿中禁用。
   4.老年患者宜避免应用,确有指征时需权衡利弊后决定。
   5.孕妇宜避免应用。
   6.哺乳妇女不宜应用本药。
   7.长疗程用药者应作全血象检查;长疗程或高剂量治疗时,应定期检查尿常规;用药中应进行常规肝、肾功能检查;严重感染者应测定血药浓度,总磺胺血药浓度不应超过200μg/ml。

用药前,需告知您的医师或药师,您的过敏史、手术史、病史、正在使用的药品及采取的治疗;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准备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等相关信息。

此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或查看药品说明书。

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

用法与用量

药物的剂量因人而异,请您遵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使用。下面是常用剂量,如您的用药剂量不同,请您不要未经医生允许擅自更改剂量。


   成人
   局部给药:用量随创面的大小及感染情况而定,一次量不超过50g,一日量不超过500g。
   1.普通创面处理:
   (1)用消毒溶液清洁创面后,将软膏或调成糊状的药粉直接涂于创面上,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2)将软膏或调成糊状的药粉涂于无菌纱布上,贴于创面,再覆盖无菌纱布包扎。
   (3)直接将粉剂撒布于创面上,一日1次。
   (4)将涂有软膏的无菌纱布直接放入脓腔引流脓液,外加纱布包扎,视脓液量多少,1~3日更换1次。
   2.烧伤创面处理:
   (1)采用半暴露疗法,每日检查有无积液、积脓,如有积液或积脓,则需更换敷料,否则不需更换。
   (2)采用包扎疗法,如为新鲜创面,1~2日检查1次,如无感染征象,可延长换药时间,直到创面愈合;如有感染,则需1~2日更换1次,直到感染控制再延长换药时间;如为感染创面,则需一日换药1次,以后视分泌物的多少,逐步延长换药时间,直至创面愈合为止。
   3.对于供皮区创面:在切取皮片后,将涂有软膏或糊状药粉的纱布贴于创面上,外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待创面愈合,纱布会自行脱落,切勿强行剥离以免损伤新生上皮。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5-07-0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