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P综合征
别名:溶血概述
1982年,Weinstein最先将重度子痫前期出现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命名为HELLP综合征。子痫患者易并发HELLP综合征。尽管发病率有限,但孕妇死亡率较高。
症状
有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等表现。
诊断
微血管性溶血,在临床上通常以外周血涂片发现破碎的红细胞为诊断依据,血红蛋白有下降,病情重者可出现肝脏功能的异常,间接胆红素增高;肝酶增高以LDH增高最早、最明 显,AST、ALT亦有不同程度升高;血小板减少是一个主要的、早期止血功能异常表现,几乎所有HELLP综合征患者都有血小板减少而其他凝血因子异常不 明显。HELLP综合征容易误诊,文献报道57%诊断延迟了3~22d,平均8d。
治疗
1.针对重度子痫前期:降低血压,控制抽搐,硫酸镁和降压药联合应用,防止高血压脑病,必要时应用利尿药,防止心力衰竭。
2.纠正贫血,控制出血。
(1)输新鲜血液:补充血容量及凝血因子;
(2)成分输血:血小板20x109/L以下时,输血小板悬液。
3.抗血小板聚集
(1)新鲜冻干血浆。含有丰富的凝血因子。尤其是抗凝血酶静脉滴注。可行血浆置换,降低血小板聚集。
(2)抗血栓治疗。解除血小板聚集,方法为服用阿司匹林:1978年国外有学者提出凡妊娠期血小板<7.5×109/L予以阿司匹林85mg/d,可使血小板凝集功能恢复正常,然而有导致胎儿脑室内出血的危险。也可用抗血栓素,解除血小板聚集,包括阿司匹林50mg,1/d;双嘧达莫100mg/d;氨茶碱每次0.1~0.2g,3/d,前列腺素I2(PGI2) 5ng/(min·kg)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