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恐怖症

恐怖症

  别名:恐怖性神经症

概述

恐惧症(phobia),原称恐怖性神经症,指患者对外界某些处境、物体,或与人交往时,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与紧张不安,可致脸红、气促、出汗、心悸、血压变化、恶心、无力,甚至昏厥等症状,因而出现回避反应。患者明知客体对自己并无真正威胁,明知自己的这种恐惧反应极不合理,但在相同场合下仍反复出现恐惧情绪和回避行为,难以自制,以致影响其正常活动。国外报告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6‰左右(Oxford textbook of Psychiatry,1983),我国为0.59‰(1982),相差十倍,原因待究。必须一提的是Agras1969年的流行病学研究,他报告的患病率为77‰,为我国的一百多倍。国外报道精神科门诊中以恐惧为主诉者占2.5%。在我国神经症专科门诊中,恐惧症占6.7%(长沙,1989)。

病因

1 遗传因素;
   2 素质因素;
   3 生理因素;
   4 心理社会因素。

症状

恐惧症的临床表现很多,见于文献的恐惧对象已达数百种,而且多以恐惧对象作为疾病名称,如飞行恐惧症(phobia of flying)、医牙恐惧症(phobia of dental treatment)等,但通常归纳为以下三类:
   1.场所恐惧症
   场所恐惧症(agoraphobia)以前常译为广场恐惧症、旷野恐惧症或幽室恐惧症。古希腊的agora是一种人民的聚会,所以也有人主张译为聚会恐惧症。患者主要表现为不敢进入商店、公共汽车、剧院、教室等公共场所和人群集聚的地方,担心忍受不了那种场合下将要产生的极度焦虑,因而回避。甚至根本不敢出门,对配偶和亲属的依赖突出。这种表现形式在西方最常见,妇女患者尤多,多在20~30岁起病,恐惧发作时还可伴有抑郁、强迫及人格解体等症状。
   2.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主要表现在社交时害羞,感到局促不安、尴尬、笨拙,怕成为人们耻笑的对象。他们不敢在人们的注视下操作、书写或进食;他们害怕与人近距离地相处,更害怕参加以自己为中心的活动;他们不敢当众演讲,不敢与重要人物谈话,担心届时会脸红,此称赤面恐(erythrophobia)。有的患者不敢看别人的眼睛,害怕并回避与别人的视线相遇(eye to eye),此称对视恐惧。他们并没有牵连观念,对周围现实的判断并无错误。只是不能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情感反应和回避行为,并因而苦恼。患者恐惧的对象可以是生人,也可以是熟人,甚至是自己的亲属、配偶。较常见的恐惧对象是异性、严厉的上司和未婚(夫)妻的父亲等。多在17~30岁期间发病,男女发病率相近。当患者被迫进入社交场合时,便产生严重的焦虑反应,惶然不知所措。
   3.单一恐惧症
   单一恐惧症(simple phobia)指患者对某一具体的物体、动物有一种不合理的恐惧。单一恐惧症常起始于童年。例如恐惧某一小动物,在儿童中很普遍,只是这种恐惧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为何少数人一直持续到成人呢,目前尚无法解释。不祥物恐惧(如棺材、坟堆、血污)在正常人中也不少见,不同的只是没有患者那种典型的回避行为及强烈的情绪反应和自主神经反应。单一恐惧症的症状比较恒定,多只限于某一特定对象,如恐惧昆虫、老鼠或刀剪等物品,但在部分患者,却可能在消除了对某一物体的恐惧之后,又出现新的恐惧对象。

诊断

这是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患者恐惧害怕的对象可能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常见有高处、广场、闭室、动物和社交活动等,伴有对害怕对象或处境的回避反应。且明知不合理,但反复呈现,难以控制。
   1.符合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2.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符合以下各点:
   (1)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2)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3)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4)知道恐惧过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的症状。

治疗

严格地说并无一种消除恐惧情绪的药物。但地西泮等抗焦虑药和普萘洛尔为代表的β受体阻滞剂对恐惧症的躯体症状效果很好,能减轻或消除自主神经反应、降低警醒水平。三环抗抑郁剂如多塞平、阿米替林、丙米嗪以及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对恐惧伴有焦虑的患者常有帮助。文献报道,丙米嗪对恐惧发作有时具有戏剧性效果。
  

预防

恐惧是一种痛苦的体验,但并不完全是消极有害的,它跟机体的痛觉一样具有自我防卫的作用。在危险场合下产生恐惧可促使我们迅速离开险境,显然有利。在黑暗的空旷中容易产生恐惧,这绝非仅仅是迷信的鬼怪观念造成的。在黑暗中,从环境中获取情报信息的主要途径——视觉失去了作用,这使我们对可能遭到的危害降低了分辨和防卫的能力。精神的恐惧和紧张便是一种很自然的代偿反应,因为它能调动体内各种因素,使机体处于一个高度警醒水平的戒备状态——应激状态,即战斗或逃跑(fight or flight)反应,以应付可能来自周围环境的突然袭击。恐惧症很多是与童年的心理发育有关的,因此从小就要注意培养儿童健康的行为模式,一方面教育其正视困难并设法解决困难,不回避、不拖延;另一方面要理解孩子们的恐惧,不要冷酷地加以斥责,因为恐惧也是人类一种正常的情绪,过于鲁莽、胆大包天,什么也不怕,未必是健全人格的特征。在同情与了解的基础上,支持鼓励孩子们去接受各种考验,克服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培养坚韧、顽强、沉着、豁达、泰然、勇于面对现实的性格,这对预防恐惧症是颇有裨益的。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