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中暑

中暑

病因

因夏季在高温或烈日下劳作,或处于气候炎热湿闷的环境,暑热或暑湿秽浊之邪卒中脏腑,热闭心神,或热盛津伤,引动肝风,或暑闭气机致病。
  

症状

本病是以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突然闷倒,昏不知人,或身热烦躁,口渴,气喘不语,腹痛、头痛为主要表现的时行热性病。
  

治疗

1.暑热内郁治疗原则:祛暑清热。主要方剂:白虎汤加参须、淡竹叶,西瓜翠衣等。
  2.暑热闭神治疗原则:祛暑开窍。主要方剂: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
  3.暑热动风治疗原则:祛暑熄风。主要方剂:羚角钩藤汤加减,配服紫雪丹。
  4.暑闭气机治疗原则:祛暑开闭。主要方剂:木香顺气散,配服玉枢丹,或行军散。
  5.暑伤津气治疗原则:清暑益气。主要方剂: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6.阳脱治疗原则:回阳固脱。主要方剂: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7.阴虚动风治疗原则:滋阴熄风。主要方剂:三甲复脉汤加味。
  8.暑伤肺络治疗原则:清暑宣肺。主要方剂:犀角地黄汤合清络饮加减。
  

治疗综述

1.中西医结合治疗
  (1)立即将病人搬离高温环境,在阴凉通风处休息,补充清凉含盐饮料。
  (2)纠正失水、失盐及时补液。抽搐者,酌情补充钙制剂。高热者采用物理降温,或冬眠1号药物降温,对症处理休克、心衰、脑水肿、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积极防治感染。
  2.针灸疗法
  (1)中暑阳证及暑厥、暑风:以针为主,常用穴为百会、人中、风池、风府、大椎、少商、商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等,暑风患者,除必刺百会、人中、大椎以外,并可针刺少商、商阳、委中出血。
  (2)中暑阴证及暑脱:以灸为主,常用穴为气海、关元、肾俞等。
  3.刮瘀疗法在患者胸、腹、颈、项、背及手足弯曲处,用屈指扭捻,或用羹匙边缘刮皮肤,使皮下出现青紫色出血斑。
  4.单方验方
  (1)鲜荷叶、鲜竹茹,水煎服,用于中暑高热多汗。
  (2)大蒜3~5瓣,捣烂和开水灌下,用于中暑昏倒,人事不省。
  (3)韭菜汁1杯,灌下,用于中暑神昏。
  (4)绿豆、西瓜皮、冬瓜皮,不拘用量,水煎服,用于中暑身热汗出。
  (5)冰片、生石膏,共为细未,开水送服,用于中暑发热,胸闷不适。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6-01-08 本信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