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铅中毒

铅中毒

  别名:Lead poisoning

概述

铅(lead,Pb),灰白色金属,原子量207.20,比重11.34,熔点327.5 0C,沸点1620℃,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而凝集为烟尘。随着熔铅温度的升高,可进一步氧化为氧化铅、三氧化二铅、四氧化三铅,但都不稳定,最后离解为氧化铅和氧。
   铅及其化合物以粉尘、烟雾或蒸气的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体内,亦可以经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主要以不溶性磷酸三铅的形式蓄积于骨骼中,也可以蓄积于肝、脑、肾、脾、肺等脏器和红细胞中,多经尿、便排泄。铅中毒在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状群、周围神经炎及中毒性脑病等。

病因

工业铅接触有:铅矿的开采、烧结和精炼,含铅金属和合金的熔炼,蓄电池制造,印刷业铸字和浇版电缆包铅,自来水管道、食品罐头及电工仪表元件焊接,制造火车、汽车的轴承(挂瓦),制造X线和原子辐射防护材料,无线电元件的喷铅,修、拆旧船、桥梁时的焊割。以上作业铅以蒸气和烟尘形式逸散。
   铅的化合物,如氧化铅(又称黄丹、密陀僧)、四氧化三铅(又称红丹)、二氧化铅、三氧化二铅、硫化铅、硫酸铅、铬酸铅(又称铬黄)、硝酸铅、硅酸铅、醋酸铅、碱式碳酸铅、二盐基磷酸铅、三盐基硫酸铅等分别用于油漆、颜料、橡胶、玻璃、陶瓷、釉料、药物、塑料、炸药等,此铅化合物均以粉尘形式逸散。
  

症状

1.急性铅中毒临床较少见。中毒严重时可引起中毒性脑病,早期表现为剧烈性头痛、严重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眼球震颤、发音困难以及手指震颤。急性铅中毒起病急,类似脑血管病发作,可出现持续的癫痫发作,发作后常伴有暂时性瘫痪,发作间歇期意识模糊或昏迷,也可以兴奋躁动或呈谵妄状态。也可出现颈强直、偏瘫、小脑共济失调以及不自主运动、视神经萎缩甚至失明。铅中毒脑病急性期血压升高、体温中度升高,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及白细胞增多(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
   2.慢性铅中毒最突出表现为贫血、铅绞痛和铅麻痹。
   (1)神经衰弱症状群:为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倦怠乏力、易疲劳、急躁、手指震颤、体重减轻、大便秘结、食欲缺乏、腹胀、腹部不规则隐痛,部分患者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或过速以及血压不稳定。
   (2)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屈肌和伸肌均可受累,下肢肌肉受损较上肢重,肢体远端肌肉受损比近端重,可有肌肉压痛,还可出现套状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时可出现手指感觉异常、肢体苍白、发绀、水肿、发凉或灼热等,晚期可出现肌无力、肌肉萎缩。少数患者可因肋间肌及膈肌瘫痪引起呼吸衰竭。
   (3)颅神经损害:可并发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及双侧面神经瘫痪等。
   (4)进行性肌萎缩:多局限在手部小肌肉,常伴腕下垂,全身肌肉萎缩少见。还可因脊髓前角细胞变性出现肌束震颤。偶有锥体束变性出现锥体束征。

诊断

患者有接触铅及铅中毒史,以及有铅中毒的其他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周围血液红细胞增多、血铅增多、尿铅增多,排除因其他疾病导致的神经系统损害后,可以确定诊断。

治疗

1.急性铅中毒:按一般急救原则处理,口服铅毒物者可催吐、洗胃和导泻,一旦急性症状缓解,须给予驱铅治疗。中毒性脑病患者可给予大剂量B族维生素、三磷腺苷、细胞色素C等治疗。
   2.慢性铅中毒:给予驱铅治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常用的驱铅药物有:
   (1)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剂量为0.25~0.5g加2%普鲁卡因1.0ml肌肉注射,每日2次,或每日1~2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3天为一疗程,间隔3~4天后可重复使用,根据尿铅排泄情况决定疗程数。
   (2)二硫基琥珀酸钠(Na-Dms):每日1g,分两次肌肉注射或1次静脉滴注,疗程同EDTA。
   (3)青霉胺:0.3g口服,每日3~4次,同时服用维生素B6,10天为一疗程,每隔1周可重复使用。青霉胺效果较差。
   (4)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钠钙(Na,Ca-DTPA):每日0.5~1.0g,分两次肌肉注射,隔日治疗,总剂量可至3~15g。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