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

  别名:弥漫性秃发

概述

本病亦称脂溢性湿疹。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浅表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面、躯干等皮脂腺丰富区,成人和新生儿多见,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病因

1.饮食:太过肥甘油腻,食糖、脂肪过多、饮酒、过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内分泌功能失调、消化功能失常。
   2.痤疮: 青春期寻常痤疮或成人痘(毒性痤疮)没及时根治、或治疗不当,都会造成脂溢性皮炎。
   3.护理不当:滥用护肤品伤害了皮肤本身的水油均衡机能,皮肤水油代谢紊乱。健康皮肤表面的PH值约为5.2~5.5,不利于细菌生长。因为化学物质的侵袭(化妆品、护肤品、烫染剂)、皮脂分泌增加和化学成分的改变,因而抑制细菌效果降低,使存在于皮肤表面的正常菌群如葡萄球菌,马拉色糠疹菌及链球菌等,大量繁殖,侵犯皮肤而致病。
   4.治疗及用药不当:因素 现在好多的治疗和用药不当是造成脂溢性皮炎的又一病因,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是多方面的,由于每个人的症状不一样,所以治疗的方法也略有所不同。注意掌握用量,长期使用激素会造成赖药性。
   5.代谢障碍、遗传因素、维生素B族缺乏以及物理、化学刺激,经常搔抓或用碱性洗涤用品等均可加重脂溢性皮炎的发作。
   6.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细菌感染。在皮脂溢出过多的基础上,脂溢性皮炎可继发真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和细菌(痤疮丙酸菌)感染,并发痤疮症状;还可继发对真菌、细菌的过敏反应,自身的免疫反应还可继发湿疹样病变与播散性脂溢性皮炎的发生。
   7.与性腺分泌紊乱有关,为雄激素分泌亢进所致。除此以外,如女性经期综合症等。有的以为有可能与免疫、遗传、激素、神经和环境因素有关。

症状

本病往往局限、初发于头部,加重者可向面部、耳后、腋窝、上胸部、肩胛问部、脐窝、外阴部及腹股沟等处发展。初发皮损为毛囊周围炎症性丘疹,随病情发展,丘疹融合成大小不等的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上覆油腻性鳞屑或结痂。由于部位和损害的轻重不同,临床表现亦有区别:
   1.头部的轻型损害为小片灰白色糠秕状或油腻性鳞屑性斑片,基底潮红。以后渐扩展、融合成边界清楚的地图状大斑片,严重者累及大部分头皮,覆有油腻性厚痂,可有渗出,伴有腥臭味。
   2.面部皮损由头皮蔓延而来。以前额、眼睑、鼻唇沟为重,呈黄红色、油腻性鳞屑性斑片。眉及其周围弥漫性红斑、覆以白色鳞屑,或黄色油腻性厚痂,眉毛可因搔抓而稀少。眼睑受累呈睑缘炎表现,睑缘由红的细小的白色鳞屑覆盖。鼻唇沟及鼻翼多表现为黄红色油腻性斑片。男性胡须部位的皮损除可表现为片状油腻性鳞屑形红斑外,常伴发毛囊炎。单侧或双侧耳后可出现红斑、肿胀和皲裂。脂溢性外耳道炎常见于老年患者。
   3.躯干皮损好发于胸前和肩胛之间,最初为小的红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腻性鳞屑,以后融合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黄红色或淡红色油腻性斑片,有时可见斑片的中央消退而周边形成环状或多环状损害。亦可有玫瑰糠疹样的皮损形态。
   4.腋部、外阴部、腹股沟、乳房下及脐部的皮损以播散性摩擦红斑形式存在,上有油腻性鳞屑,红斑的边界清楚,往往呈急性湿疹样改变。
  

并发症

脂溢性皮炎与皮脂分泌过剩,饮食、生活、细菌感染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长时间不治疗,皮脂侵蚀毛发,很容易滋生细菌感染,导致毛发破坏逐渐引起脱发症状,最终导致斑秃或者脱发。本病慢性经过,易反复发作,常伴为毛囊炎、睑缘炎,面部常与痤疮、酒渣鼻螨虫皮炎并发。

诊断

根据本病好发于成人和婴儿,有皮脂溢出体质,在皮脂溢出基础上发生,典型皮损为油腻性鳞屑性黄红色斑片,常自头部开始向下蔓延,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诊断多无困难。

治疗

1.内用治疗: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B6复合维生素B。瘙痒剧烈时可用具有镇静作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或具有抗炎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炎症反应明显、皮损面积较大者,可短期口服四环素族抗生素或红霉素,目的在于抗炎而不是杀菌。
   2.局部治疗:以溶解脂肪、角质剥脱、消炎止痒为主。常用药物有硫磺、煤焦油水杨酸、硫化硒等。可按不同部位、不同皮损选用不同的剂型。对红斑、鳞屑性皮损面积不大者可选用弱至中效糖皮质激素霜剂。有糜烂、渗出部位可先用0.1%~0.2%呋喃西林溶液、0.5%~1%伏、0.1%~0.5%依沙吖啶溶液、1:5000的高锰酸钾湿敷,然后选择合适的外用制剂。也可以选择含有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的复方制剂,如复方眯康唑霜、复方益康唑霜等。

预防

1.注意饮食:因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消化功能失常,以及食糖类、脂肪类食物过多有关,因此,患者应禁止饮酒,少食辛辣、鱼虾海鲜、牛羊肉、狗驴肉等刺激性及油腻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
   2.每晚用温水涂少量硫磺香皂或硼酸皂洗。脸。清除面部油腻,清洁皮肤。少用烫水和碱性肥皂洗头。
   3.需耐心坚持用中药治疗,不要滥用药物,特别是激素类药物。
   4.生活规律,避免搔抓。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6-01-08 本信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