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

  别名:Sinus tachycardias

概述

正常窦性心律冲动起源于窦房结,随年龄、性别和体力活动等不同窦性心律频率有所不同。成人60~100次/分,6岁以下的小孩可大于100次/分,初生婴儿则可达100~150次/分。窦性心律频率超过正常的上限,即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十分常见,通常都是自律性的增加,正常人在情绪激动、焦虑、饮酒、体力活动、运动、吸烟、喝茶或咖啡时可发生,病理状态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贫血和休克以及应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阿托品等药物也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另有部分为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前者较少见,患者窦房结内存在与房室结双径路相似的纵向分离,窦房结及其结周组织构成折返回路,可由异位搏动引发心动过速。患者多存在基础心脏病,常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心肌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是伴窦房结病变的老年人。后者为发生于正常人群的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无明显的生理、病理诱因,静息时窦性心律增快,特征为持续心律增快且对最低耐量呈心率过度反应,其可能机制为窦房结自律性增加或窦房结自主神经调节异常,交感神经张力过度增高而迷走神经张力减弱。

病因

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症状

心悸。

诊断

1.具有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
   2.诊断窦性心动过速需确定症状与静息状态下或极易诱发的窦性心动过速有关,排除房性心动过速以及其他自律性增高的窦性心动过速。Holter监测白天心率在100次/分以上,夜间心率可正常。
  

治疗

症状明显者可选用腺苷、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持续心动过速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

预防

心律失常的预防在于防治致心律失常基质的形成,如在急、慢性心肌缺血患者积极治疗心肌缺血、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预防心肌重塑和泵衰竭;服用降脂药物和阿司匹林预防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等措施,其延长冠心病患者寿命的效果较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更为明显。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