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贫血
别名:Neonatal anemia概述
贫血是指单位体积周围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值,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临床多以红细胞、血红蛋白作为衡量有无贫血的指标。新生儿期贫血多数为伴随其他症状出现,容易被忽视。而急性失血可致循环衰竭,重度溶血可致胆红素脑病,两种情况均可危及患儿生命,或遗留后遗症。故必须及时对新生儿期贫血及其病因作出诊断,以便正确治疗。
病因
新生儿贫血原因众多,有生理性及病理性之分,病理性贫血一旦确定,可从血液丢失、红细胞破坏增加、红细胞生成减少三方面进行分析。
症状
1.症状
贫血的临床表现与病因、失血量以及贫血的速度有关。
(1)原发病表现:如失血性疾病可有便血、呕血、脐部渗血等,溶血性贫血可伴有黄疸。
(2)贫血非特异性表现:面色苍白、唇色淡,重者可出现气促、淡漠、喂养困难。
2.体征
(1)面色苍白,口唇色淡。
(2)溶血患儿同时可肝脾肿大、水肿。
(3)急性失血患儿心率增快、脉搏细数、血压下降、休克。
诊断
1.症状
贫血的临床表现与病因、失血量以及贫血的速度有关。
(1)原发病表现:如失血性疾病可有便血、呕血、脐部渗血等,溶血性贫血可伴有黄疸。
(2)贫血非特异性表现:面色苍白、唇色淡,重者可出现气促、淡漠、喂养困难。
2.体征
(1)面色苍白,口唇色淡。
(2)溶血患儿同时可肝脾肿大、水肿。
(3)急性失血患儿心率增快、脉搏细数、血压下降、休克。
3.实验室检查
(1)贫血诊断: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血红蛋白随日龄不同有生理性变化,一般认为日龄2周内新生儿末梢血血红蛋白≤145g/L,2周后末梢血血红蛋白<100g/L可诊断为贫血。
(2)病因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家族史等针对性做网织红细胞、胆红素、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母子交叉免疫试验、凝血三项检查,必要时查凝血因子活性、母血抗碱血红蛋白含量、葡萄糖-6-磷酸脱氧酶(G-6-PD)活性测定、骨髓常规及红细胞抗体、血小板抗体等检测。
预防
应注意产前检查,避免产时意外及损伤性失血,溶血病的产前诊断可减少同族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