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鳞状细胞肿瘤

鳞状细胞肿瘤

  别名:鳞癌

概述

鳞状细胞肿瘤为起源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癌细胞倾向于不同程度的角化。病因包括目光照射、遗传、长期接触煤焦油、沥青等;常由某些癌前期病变如目光性角化病、黏膜白斑等,和慢性皮肤病变如放射性皮炎、慢性溃疡、瘢痕、慢性肉芽肿等基础上演变而来。好发于中老年人。

病因

鳞状细胞肿瘤可发生于皮肤或黏膜,常发生于某些皮肤病的癌前疾病的基础上,或由各种癌前期疾病演变而来,少数亦可为原发性。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细胞发生恶性病变的原因尚不清楚,但与下列因素明显有关:
   1.紫外线:日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和不同种族皮肤对日光照射的感受性,同时,纬度、湿度和烟尘等对紫外线的照射也有影响。有色人种鳞癌的发病率比白种人高。
   2.化学因素:一些职业经常接触到某些化学品如砷、多环碳氢化合物(焦油等)和沥青等都可以致癌。
   3.癌前期皮肤病:鳞癌常发生于癌前期病变皮肤病,如日光性角化病、砷剂角化病、放射性皮炎或黏膜白斑等。
   4.瘢痕、外伤和其他慢性皮肤病:瘢痕和外伤处易发生鳞癌,尤其是烧伤瘢痕易发生鳞癌,很多慢性皮肤病,如寻常狼疮、红斑狼疮、慢性溃疡、扁平苔藓等也可癌变。
   5.免疫抑制:在肾移植且用免疫抑制剂时,皮肤鳞癌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18倍。

症状

本病主要发生于老年人,50~60岁为发病高峰,40岁以下较少见,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头皮、面、颈和手背等暴露部位,少数为非暴露部位,多继发于上述原有皮疹的基础上,很少发生于正常皮肤。最早表现是浸润性硬斑,以后可为斑块、结节或疣状损害,质地坚实,损害迅速增大,表面菜花状增生,或中央破溃形成溃疡。基底部有浸润,边界不清,触之有坚实感。肿瘤周围组织往往充血,边缘呈污秽暗黄红色。分化较好的肿瘤呈乳头瘤状,早期表现往往有结痂,以后可脱落而形成溃疡,呈火山口样,有宽而高起的边缘,外翻如菜花状,溃疡底面高低不平,易出血,上覆污灰色痂,有腥臭的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发展较快,向深层组织浸润。软组织处的肿瘤自觉症状常轻微,如侵及深部组织,尤其是骨膜及骨质时,则有剧痛。如生长在活动部位,如口唇或生殖器,往往表现为小溃疡,反复出现不易治愈。鳞癌易于转移,尤其是沿淋巴道转移,故局部淋巴结常肿大,晚期常有全身症状,如发热、消瘦、恶病质等。

并发症

1 感染溃疡:是鳞状细胞癌的主要临床特征,癌前常有慢性溃疡并感染,亦可在癌后并发感染。感染时,坏死组织分解产生恶臭。
   2 骨髓炎或骨膜炎:鳞状细胞癌向深部浸润时,可累及下方深部的骨骼组织,发生骨髓炎或骨膜炎。

诊断


   1.皮损常为中心溃疡性皮肤结节,易出血,发展较快。
   2.组织病理:肿瘤由鳞状上皮细胞团块所组成,不规则向真皮、皮下组织增生,肿瘤团块中有正常角质形成细胞,亦有异形性角质形成细胞,后者的数目愈多,肿瘤的恶性程度越大,其异形性表现为细胞大小不一,核染色质增多,细胞间桥消失,个别细胞角化不良以及核丝分裂等。
   根据细胞分化程度、角珠多少及肿瘤深度可分为四级:恶性程度相对低的Ⅰ级和Ⅱ级,角珠多,除肿瘤细胞外,还可以看到外形正常的角质形成细胞,浸润达汗腺水平;恶性程度相对较高的Ⅲ和Ⅳ级,角珠消失,多为未分化的梭形细胞,浸润深达皮下组织,甚至更深。
  
  

预防

避免日光照射,积极治疗原发病。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