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科普知识问答  > 知"瘟"防"疫"  > 防虫灭虫,预防虫媒传染病 > 导读:传播疾病的昆虫

导读:传播疾病的昆虫

 在自然界中危害人体健康的如:蚊、蝇、虱、蚤、蜱、螨等,称为医学节肢动物,或叫医学昆虫。由它们引起的传染病,统称为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一般指由昆虫作为媒介——先叮咬病人再将病原体传播给健康人导致的传染病。而昆虫直接骚扰、刺螫、寄生和引起过敏在此不赘述。昆虫作为媒介传播病原体,可引起如:蚊可以传播疟疾、班氏丝虫病、马来丝虫病、乙型脑炎、登革热等;蚤(跳蚤)传播鼠疫、斑疹伤寒;虱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白蛉传播黑热病等;另外在非洲,蝇可传播锥虫病。蝇类幼虫寄生于动物或人的组织或器官,还可引起蝇蛆病。

 根据昆虫传播病原体的方式,可分为两大类: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像苍蝇飞行、停落,边吃边拉传播病菌,污染食物使人患病;节肢动物叮咬病人后,再叮咬健康人,将病原体传播给新的易感者;这都是机械性传播。而生物性传播是指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经过发育或繁殖,才能感染人。比如疟原虫,需要在蚊体内进行有性繁殖,才具有感染人的能力。换句话说,蚊子叮咬了疟疾患者,马上叮咬健康人,是不会感染疟疾的。

 机械性传播的疾病为数较少,节肢动物的传播作用,主要表现在生物性传播。虫媒传染病的传播,往往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与虫媒生存、发育、繁殖需要的条件、温度、湿度等密切相关。

 近20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杀虫剂耐药,使这些吸血昆虫越来越多地侵犯人类。全球虫媒传染病总体呈上升趋势。新的病种不断被发现,原有疾病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展,疾病流行的频率不断增强。由于虫媒传染病的传染源多为动物,所以很难控制。



分享到:
(创建时间 2012-12)
主编:  蔡晧东     编撰:  cp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