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冻伤

冻伤

  别名:Frostbites

概述

冷伤(cold injury)是低温寒冷侵袭所引起的损伤。冷伤有两类:一类称非冻结性冷伤,由10℃以下至冰点以上的低温、潮湿所引起,如冻疮(chilblain)、战壕足(trench foot)、浸渍足(immersion foot)等;另一类称冻结性冷伤,又称冻伤,由冰点以下的低温所造成,又分为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两种。

病因

1 非冻结性冷伤
   一般的低温(例如气温3~5℃)和潮湿的环境中即可发生。冻疮在个体常有复发现象,此点提示与皮肤抗寒能力降低有关。
   冻疮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部位多在耳廓、手、足等处,局部发红或发紫,肿胀、发痒或刺痛,一部分可起水疱,而后糜烂或结痂,其预后良好。
   2 冻结性冷伤
   局部冻伤(local frostbite)和全身冻伤(冻僵)大多发生于意外事故或战时,环境低温是冻伤发病的最主要原因;局部防护不当,保暖不良,散热量大于局部获得的热量,局部温度持续下降到组织冰点以下,组织即会发生冻结。人的皮肤冻结温度平均为-3.7℃(-4. 3~-3.0℃),风和潮湿也是促进冻伤发病的强力因素。因人体组织对热的传导很差,冻伤的程度与局部暴露于寒冷的时间成正比。
   全身受低温侵袭时,首先周围血管强烈收缩和寒战(肌收缩)反应,继而体温可由表及里逐渐降低(中心体温降低),使体内重要器官组织功能受损,如不及时抢救,可直接致死;如果及时抢救复苏,也常由于血循环曾经接近或完全停滞,组织、细胞可发生继发坏死和凋亡,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此外还可能有局部冻伤的病变。

症状

1 非冻结性冷伤
   冻疮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部位多在耳廓、手、足等处,局部发红或发紫,肿胀、发痒或刺痛,一部分可起水疱,而后糜烂或结痂,其预后良好。
   2 冻结性冷伤
   (1) 局部冻伤由于局部受到冰点以下冷冻后,引起血管痉挛,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发生坏死,比冻疮严重;在冰融之前,伤处皮肤苍白,温度低,麻木刺痛,不易区分其深度,复温后不同深度的创面表现有所不同,创面表现按其损伤深度可分4度。
   ①工度冻伤:伤及表皮层。局部红肿,有发热、痒、刺痛的感觉(近似轻度冻疮,但冻伤发病经过较明确),数日后表皮脱落、红肿消退而愈,不留瘢痕。
   ②Ⅱ度冻伤:损伤达真皮层。局部红肿较明显,且有水疱形成,水疱内为血清状液或稍带血性,有自觉疼痛,但试验知觉迟钝,若无感染,局部可成痂,经2~3周脱痂愈合,少有瘢痕,若并发感染,则创面形成溃疡,愈合后有瘢痕。
   ③Ⅲ度冻伤:损伤皮肤全层或深达皮下组织。创面由苍白变为黑褐色,试验知觉消失,其周围有红肿、疼痛,可出现血性水疱,若无感染,坏死组织干燥成痂,而后逐渐脱痂和形成肉芽创面,愈合甚慢而且留有瘢痕。
   ④Ⅳ度冻伤:损伤深达肌、骨等组织。局部表现类似Ⅲ度冻伤,即伤处发生坏死,其周围有炎症反应,常需在处理中确定其深度,容易并发感染而成湿性坏疽,还可因血管病变(内皮损伤、血栓形成等)扩展而使坏死加重,治愈后多留有功能障碍或致残。
   (2) 全身冻伤系人体遭受严寒侵袭,使全身降温所致的损害,主要是血液循环障碍和细胞代谢紊乱。初起时,由于血管强烈收缩和肌痉挛,患者出现寒战、四肢发凉、皮肤苍白或发绀、疲乏、无力、打呵欠等表现,当体温由表及里渐降时;患者感觉迟钝、四肢无力、头昏、嗜睡,严重者神志不清,继而出现肢体僵硬、幻觉或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终于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如能得到抢救,其心跳,呼吸虽可恢复,但常有心室纤颤、低血压、休克等;呼吸道分泌物多或发生肺水肿;尿量少或发生急性肾衰竭;其他器官也可发生功能障碍。

预防

1 非冻结性冷伤
   冬季在野外劳动、执勤的人员,应有防寒、防水服装;患过冻疮的人、特别是儿童,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手、足、耳等的保暖,并可涂擦某些防冻疮霜剂;肢端等易冻部位局部温度的保持,主要靠血液循环带来的热量,所以一切能阻碍局部血流的情况,均应避免或纠正。
   2 冻结性冷伤
   (1) 防冻教育对寒区人员应实施防冻教育,普及防冻知识,采取防冻措施,备好足够的防冻物资。
   (2) 耐寒锻炼耐寒锻炼的原则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动防冻,或加强冷水锻炼,如用冷水洗手、腿、脚,每天1~2次,每次3~5分钟,洗后用干毛巾摩擦皮肤至局部发红为止。
   (3) 防寒保暖衣着应温暖合体、遮风性能强,鞋袜要大小适合,并且注意保持干燥,潮湿时要及时更换或烤干,对身体的暴露部位如手、耳、鼻等处要加强防护,戴手套、口罩、棉帽等。
   (4) 增强机体抗寒能力对在寒冷环境中作业的人员,饮食应有足够的热量,而且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5~6小时,做到热食、热饮,保证睡眠时间充足,禁忌大量饮酒,以免血管扩张,增加身体热量散失。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