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涎石症

涎石症

  别名:涎石病

概述


   涎石病(sialolithiasis)是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85%左右发生于下颌下腺,其次是腮腺,偶见于上唇及唇颊不的小涎液,舌下腺很少见。
   涎石常是涎液排出受阻,病继发感染,造成腺体急性或慢性的炎症。
  
  

病因

涎石形成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有多种学说。涎石多发于下颌下腺于下列因素有关;下颌下腺为混合性腺体,分泌的涎液富含黏蛋白,较腮腺分泌也黏滞,钙的含量也高出2倍,钙盐容易沉积; 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走行,腺体分泌液逆重力方向流动,导管长,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导管全程较曲折,这些解剖结构均使涎液易于淤滞,导致涎石形成。此外,下颌下腺结石可能与下列因素有一定关联: 全身因素: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134例下颌下腺结石症的临床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全身其他部位结石症者8例,占6%,这一比例显然高于一般人群结石症的发病率。其中胆结石6例,肾盂或输尿管结石2例,表明患者的体制状态,即全身的钙磷代谢异常可能参与下颌下腺结石症的发病;舌系带过短:134例中,3例患者伴有舌系带过短,附着靠前。舌系带过短影响舌体自如运动,不利于口腔清洁,又有可能使涎液流动状态改变,涎液中的矿物质易于沉积而发生结石;134例中有1例伴有下颌淋巴结上皮病。下颌下腺分泌能力降低,可导致腺内多量微结石形成,后者沉积扩大,可发展为涎石症。
   总之,下颌下腺结石形成的原因很多,不同病例可能有不同的直接原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下颌下腺结石。

症状

涎石病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的中青年为多见,约占50%。病期短者数日,长者数年甚至数十年。左右侧发病无明显区别,偶有双侧发病者。若以腺门或腺体内结石定为近中部位结石,其余定为导管远中段结石,则以导管远中段结石多见,占61.2%,近中部位结石占31.3%,同时兼有者占7.3%。结石数量以单个结石者多见,占86.6%,多发结石占13.4%,结石最多者达5枚。结石的大小相差悬殊,小者芝麻粒大小,大者数厘米。俞光岩等的病例中,较小的结石不足0.1cm,最大者3.6cm,多数结石最大直径小于0.9cm。结石大小与发生部位有关,近中部位结石明显大于导管远中段结石。较小的结石一般为圆形、均质,较大的结石形态多种多样,导管内者常呈梭形或长柱形,腺门或腺内结石可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
   小的涎石一般不造成涎腺导管阻塞,无任何症状。导管阻塞时则可出现排唾障碍及继发感染的一系列症状及体征: 进食时,腺体肿大,患者自觉胀感及疼痛;有时疼痛剧烈,呈针刺样,称为“涎绞痛”,并可伴同侧舌或舌尖痛,并放射至耳颞部或颈部。停止进食后不久,腺体自行复原,疼痛亦随之消失。但有些阻塞严重的病例,腺体肿胀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不能完全消退;导管口黏膜红肿,挤压腺体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导管内的涎石,双手触诊常可触及硬块,并有压痛。压痛部的口腔黏膜下有炎性浸润; 涎石阻塞引起腺体继发感染,并反复发作。下颌下腺因包膜不完整,组织疏松,炎症扩散到邻近组织,可引起颌下间隙感染。有的病例导管阻塞症状不明显,一开始即表现为颌下或舌下区的急性炎症。
   慢性下颌下腺炎病人的临床症状较轻,促使病人就医的主要原因是进食时的发福肿胀,疼痛症状并不重。检查腺体呈硬结性肿块,导管口可有脓性或黏液脓性涎液流出。

诊断

根据进食时下颌下腺肿胀及伴发疼痛的特点,导管口溢浓以及双手触诊可扪及导管内结石等,临床可诊断下颌下腺涎石并发下颌下腺炎。确诊应作X 线检查,下颌下腺涎石投照下颌横断合牙及下颌下腺侧位片,前者适用于下颌下腺导管较前部的涎石,后者适用于下颌下腺导管后部及腺体内的涎石。钙化程度低的涎石,即所谓阴性涎石,在X 线平片上难以显示。在急性炎症消退后,可用涎腺造影检查,涎石所在处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充盈缺损。对于已确诊为涎石病者,不作涎腺造影,以避免将涎石推向导管后部或腺体内。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