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成骨不全

成骨不全

  别名:脆骨-蓝巩膜-耳聋综合征

概述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又称脆骨病(brittle bone disease),脆骨-蓝巩膜-耳聋综合征。成骨不全是由于胶原代谢紊乱导致结缔组织广泛异常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累及骨骼系统,韧带、皮肤、巩膜、牙齿也可受累。表现为全身骨骼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身材矮小,独特的三角形脸,巩膜常呈蓝色,牙齿异常,常有耳聋,韧带松弛。由于遗传学上存在异源性,因此每一个患者遗传特征与严重性都不相同。成骨不全的患者多数伴有脊柱侧后凸畸形。

病因

成骨不全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组成Ⅰ型胶原的a1或a2前胶原(PrO-a1或PrO-a2)链的基因(即COLIA1和COLIA2)的突变,导致Ⅰ型胶原合成障碍,结缔组织中胶原量尤其是Ⅰ型胶原含量下降。胶原是骨骼、皮肤、巩膜及牙本质等组织的主要胶原成分,因而这些部位的病变更明显。此外,骨基质中Ⅲ、Ⅴ型胶原含量异常增加,且伴有胶原共价交联异常。此病大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有家庭史或呈散发。
   成骨不全患者出现脊柱畸形的原因,可能与骨质脆弱和韧带松弛的综合作用有关,脆弱的骨质易发生微细骨折,椎体生长板骨骺受累出现生长异常而导致椎体变形。出现“鱼尾”扁平椎或压缩性骨折成角畸形,反复的椎体微细骨折可严重影响椎体形态而造成永久畸形。

症状

多发性骨折,骨折愈合正常,但有时可形成肿瘤样骨痂及假关节。脊柱侧凸、后凸畸形。由于骨折,脊柱侧后凸畸形及生长板异常,患者表现为矮身材。巩膜常呈蓝色。常有耳聋、牙齿发育不良和韧带松弛等。
   1.轻型成骨不全(Sillence Ⅰ型)
   成骨不全Ⅰ型最常见,占本病50%,病人有典型的三角脸、蓝巩膜,巩膜颜色不同,从深色或蓝灰色随时间颜色有改变,儿童时期为深色。第一次骨折发生在新生儿期或婴儿开始爬行时。到青春期约发生5~15次骨折,致下肢体弯曲、缩短,影响步态。脊柱及四肢骨骨质生成减少,病情随年龄而发展。X线显示骨小梁粗、骨皮质薄、轻度脊柱侧弯。有些病例症状体征均不明显。有些婴儿初生时无骨折或偶有锁骨、肢体骨折。胎儿B超对诊断帮助不大,直至生了成骨不全孩子后才诊断。皮肤异常包括变薄、光滑、易淤血、关节过伸等。儿童期听力正常,20~30岁后出现高频感觉神经性或混和性耳聋。40%病人听力丧失,至50岁时全聋。根据有无牙质生成不全分为量两型;A型牙正常,B型牙黄、透明、早脱、巩膜蓝色。
   2.致死性成骨不全(Sillence Ⅱ型)
   本型约占本病的10%,不能存活,虽有隐性遗传,大多为新的基因突变。宫内发生多次骨折,出生后即可见有特征性的四肢弯曲变形及骨痂形成,致肋骨成串珠样。颅骨可见缝间骨,极少骨化。胸廓畸形使呼吸能力极弱,于生后1周内死亡。孕16周作B超检查可作产前诊断。
   3.严重变形型成骨不全(Sallence Ⅲ型)
   本型为经典型,约占本病的20%。大部为散发。主要特点是肢体严重畸形,明显脊柱侧弯,生长缓慢,5岁以后病情进展减慢至中年。很多病人身高仅90~100cm。胎儿在宫内塑形导致头型特殊,双额部突出,枕部突出,缝间骨,囟门晚闭。儿童期巩膜虽蓝染,到成年大部分病人巩膜为白色。25%病人牙发育不全,10%病人严重耳聋,轻度耳聋很常见。语音高调为本型特征。
   骨质软而易变形特别是在青春期前,脊柱弯曲,胸骨变形,四肢弯。从出生到3岁可有20次或更多次骨折。肌张力低,关节松弛,运动发育迟缓。骨骼X线片示骨质生成减少,骨干细,干骺端变宽,陷入发育不良的骨骺区的部分钙化软骨内形成爆米花样变形。青春期后骨折减少,病人可活至60多岁。由于脊柱及胸廓变形,至成人时发生严重肺功能不全。
   4.中等严重型成骨不全(Sillence Ⅳ型)
   头颅枕部突出,脊柱侧弯,至青春期脊柱变形,可有关节过伸,骨折大多发生在儿童期,绝经后再发。骨折后长骨变形。X线检查示明显骨发育不良、骨皮质薄、弯曲、骨小梁粗,但整个骨造型完整。可用有无牙质生成不全来区分Ⅰ型及Ⅳ型。

诊断

一般出生时就可诊断,诊断标准:
   1.骨质疏松及骨脆性增加。
   2.蓝巩膜。
   3.牙质形成不全(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
   4.早熟性耳硬化(premature otoclerosis)。
   上逑四项中出现两项特别是前两项,即可诊断。

治疗

曾试用各种药物、激素治疗均未成功,如各种微量元素、氟、降钙素、男性激素、维生素C及D等。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