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膀胱颈梗阻

膀胱颈梗阻

  别名:膀胱出口梗阻

概述

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是发生于膀胱颈部及其周围的任何病变导致膀胱尿液排出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的统称。常见的疾病有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肿瘤、前列腺切除术后瘢痕挛缩、膀胱段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膀胱颈部纤维化、先天性膀胱颈部梗阻、膀胱颈部炎症、膀胱颈部结核、膀胱颈部肿瘤、输尿管间嵴肥大、正中嵴肥大及膀胱颈部周围疾病压迫或累及到膀胱颈部引起梗阻,如子宫颈癌、直肠癌等。
   BOO 一旦发生,对上尿路的影响为双侧性,故肾脏的损害出现较晚,一般无上尿路损害的急性表现,但有明显的排尿困难症状。一旦引起双侧肾脏损害,其代偿能力差,易出现肾衰竭。

病因

1.女性膀胱颈部梗阻
   女性膀胱颈部梗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老年者居多,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病因、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为膀胱颈纤维组织增生、膀胱颈部肌肉肥厚、慢性炎症所致的硬化以及老年女性激素平衡失调导致的尿道周围腺体增生等。
   2.男性膀胱颈部梗阻
   男性膀胱颈梗阻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分为功能性膀胱颈梗阻和膀胱颈挛缩。
   功能性膀胱颈梗阻是由于膀胱颈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种疾病,但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根据国际尿控协会的规定:排尿时有逼尿肌收缩,但膀胱颈开放不全或完全不能开放;内镜检查及尿道探子检查无器质性膀胱下尿路梗阻证据,且无明确神经病变者称为功能性膀胱颈梗阻。其病因可能与交感神经、膀胱颈部α、β受体兴奋性改变有关。
   膀胱颈挛缩多认为是由于膀胱颈部及其周围脏器的慢性炎症导致膀胱颈部纤维化而致;亦可由各种前列腺手术时的损伤所致,以TURP术和前列腺摘除术后的膀胱颈挛缩发生率最高。

症状

1.女性膀胱颈部梗阻
   由于女性尿道比较短直的解剖特点,并非所有的膀胱颈部梗阻患者均表现出典型的排尿困难,而表现为排尿迟缓和尿流缓慢者不在少数。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尿流变细,逐渐发展为排尿费力,呈滴沥状;后期出现残余尿增多、慢性尿潴留、充盈性尿失禁。合并尿路感染的病例会出现膀胱刺激症状,梗阻严重者可有双肾输尿管积水及慢性肾衰竭。
   2.男性膀胱颈部梗阻
   主要症状为下尿路梗阻症状:排尿困难、排尿迟缓、尿流变细、尿频和夜尿增多及排尿不尽感、急或慢性尿潴留、尿失禁甚至血尿等。

诊断

1.女性膀胱颈部梗阻
   任何年龄女性如出现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特别是出现进行性排尿困难应想到本病的可能,并进行下列针对性检查:
   (1)膀胱颈部触诊:部分成年妇女经阴道触摸膀胱颈部,可感到有不同程度的增厚,特别是尿道内置有导尿管时,膀胱颈部增厚更为明显。
   (2)残余尿量测定:可用B超或导尿法测定。导尿法测定残余尿量最为准确,排尿后即刻在无菌条件下导尿,放出的全部尿液即为残余尿。正常人残余尿在10ml以下。通过插入导尿管,亦可直接了解尿管在膀胱颈部受阻情况。残余尿量与梗阻程度呈正比。而残余尿量的多少也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
   (3)X线检查:排尿期膀胱尿道透视和拍片可了解排尿时膀胱颈部的活动情况。并可了解膀胱输尿管反流及程度。
   (4)膀胱镜检查典型的表现有:①膀胱的增生肥厚性病变(如小梁、憩室等)。②膀胱颈部黏膜僵硬水肿,可见滤泡性增生。③颈口后唇突起,形成一堤坝样改变;有时可见膀胱颈呈环形狭窄,膀胱内口呈领圈样突起。④膀胱镜检查时,嘱患者作排尿动作,正常时膀胱后唇退出视野之外,而颈部梗阻者则失去此能力,其收缩运动减弱或消失,并可排除膀胱结石、肿瘤等原因引起的排尿梗阻。
   (5)尿流动力学检查 虽然尿流动力学检查在男性BOO诊断的价值已得到公认,但在女性尚无相应的诊断标准。最大尿流率检查被认为是一种最好的筛选方法,虽然尿流率低不能区别是膀胱颈梗阻引起或是逼尿肌无力引起,但如果同时做逼尿压力及尿流率,便可准确地确定有无膀胱颈梗阻。排尿时,如平均最大逼尿肌压(Pdet)高而最大尿流率(Qmax)低,则提示存在梗阻;如Pdet与Qmax均低,则表明逼尿肌收缩无力。
   (6)上尿路检查:对疑有上尿路损害者,均应做分泌性尿路造影或放射性核素检查。
   (7)肾功能及血液生化检查:双肾功能明显受损者,方出现氮质血症(血非蛋白氮、尿素氮、肌酐等升高),故此检查不能早期揭示肾功能损害情况。酚红(PSP)排泄试验能较早地提示肾盂积水及肾功能状况。对肾脏已有损害的病员,还应检测钾、钠、氯及二氧化碳结合力等,以判断有无电解质平衡失调,有无酸中毒。
   2.男性膀胱颈部梗阻
   (1)病史:有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或于各种前列腺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的病史。仔细分析临床症状和询问病史,对于确定梗阻的类型和估计梗阻的程度有重要价值。
   (2)体格检查:除了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外,应特别强调直肠指诊和尿道探子检查。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以了解尿液质量的改变和肾功能情况。
   (4)X线检查:排泄性尿路造影能发现主要并发症和了解上尿路功能情况。尿道膀胱造影可从造影片上清晰显示出梗阻部位、程度和长度。
   (5)膀胱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梗阻部位并对梗阻的原因进行诊断,膀胱镜检查时可见内括约肌呈环状狭窄,把尿道和膀胱明显分开;膀胱颈抬高,膀胱颈呈苍白色或有玫瑰色,其表面通常光滑,缺少血管分布。
   (6)尿流动力学检查:普通尿流动力学检查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应用该项检查在临床上有助于早期诊断。简单的自由尿流率测定可提供初步判断,最大尿流率<15ml/s,提示存在下尿路梗阻的可能。在普通尿流动力学检查中,压力流率测定是公认的诊断手段,判断指标有A-G图和LinPURR图等方法。与A-G图相对应的是A-G数的应用,A-G数=最大尿流率时的膀胱逼尿肌压力-2倍的最大尿流率。A-G数大于40,表示有膀胱出口梗阻存在,数值越大表示梗阻越严重;A-G数在15~40之间表示有梗阻可疑;A-G数小于15表示无梗阻存在。

治疗

主要有α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的应用。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