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病
别名:大肠息肉概述
大肠息肉(colorectal polyp)是指上皮源性向肠腔内隆起性的、非癌性赘生物,是大肠常见病,常可致血便或黏血便,在盲肠、乙状结肠、横结肠者可致肠套叠或扭转等并发症。新生物性息肉即腺瘤,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半数以上的大肠癌源于腺瘤癌变。
病因
病因很复杂,目前尚不清楚。一部分可能与肠粘膜上皮细胞过度成熟,上皮细胞生长速度超过细胞死亡速度,使成熟细胞产生过多堆积而成;还可能存在遗传因素、基因缺陷和基因突变等。部分炎性息肉与肠粘膜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下形成息肉样肉芽肿,可继发于各种炎性肠病,如UC、阿米巴性结肠炎和中毒性巨结肠。
症状
息肉较小时多无症状,息肉较大时可引起大便带血、血便等,主要有以下症状:
1.便血:以左侧结肠内的息肉多见,常常呈鲜红色,有时甚至可引起贫血,其中尤以老年人管状腺瘤及绒毛状腺瘤发生率最高。
2.大便性状改变:排粘液便,有时息肉为多发性,体积较大时可引起腹泻或排便困难。较大的绒毛状腺瘤可有大量的黏液分泌排除,可造成水、电解质紊乱的症状,严重时可发生休克。也可表现为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
3.其他:有腹痛、息肉脱垂、消瘦和癌变等。色素沉着息肉综合症在口唇、颊黏膜、口周皮肤、手脚掌面有黑褐色色素斑。
诊断
大肠息肉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内镜或X线检查发现大肠息肉病变,可初步诊断为大肠息肉;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组织学类型。
预防
息肉癌变的化学预防:
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尤其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多发性腺瘤及绒毛状腺瘤癌变率高,因此可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能预防癌变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介导的前列腺素合成与抑制致癌物的激活而发挥作用。目前可用于临床的制剂主要有阿司匹林(Aspirin)、舒林酸(Sulindac,奇诺力)、吡罗昔康(炎痛喜康,Piroxicam)和吲哚美辛(Indometacin,消炎痛)。由于需长期用药,吡罗昔康和吲哚美辛副作用较大,可用阿司匹林160mg/d或200mg/d口服。舒林酸是一种非甾体类前体药物,吸收后需经生物转化而成有活性的代谢产物,由于该药是以无活性的代谢物随尿排出,故副作用较阿司匹林少,常用剂量为400mg/d口服,主要副作用为消化道反应。临床上发现,舒林酸可使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息者的肠道息肉消退,动物实验也证实该药能预防致癌剂诱发的肠道肿瘤发生。虽然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影响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为重要机制之一。